分享

读诗习字·五律(75)

 龙溪舟子 2014-12-24

【读诗习字·五律(75 20141224日古甲午仲冬初三】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解】
1、少孤:指自己早年丧父。

【译文】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
咱们分别了多么叫人伤悲!
你踏上去路远在寒云之外,
送你归来正遇上暮雪纷飞。
少年丧亲过早地漂泊异土,
多难时相交怅恨识君太迟。
空朝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
世事纷繁再相见不知何时。

【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之情了然。颈联写回忆以往,感叹身世。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末联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
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有关图片】


 
 
 
 
 

【小贴士】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曾因安史之乱,迁居今江西波阳。屡举进士不第,后得宰相元载赏识,才得以做了几任小官,累官检校户部郎中。大历十大才子之一,诗多赠答应酬之作,无甚特色。但边塞诗写得很有气势,一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诗也不乏佳作。唐朝诗人。唐代诗人。玄宗(李隆基)天宝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之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位景德镇西南)。代宗(李豫)大历初,又数度至长安(今西安市)应举,均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今河南省灵宝县,位三门峡市西南)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使等职。776(大历十一年)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780(德宗建中元年)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德宗李适贞元间,在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位晋西南隅运城县西南)节度使的军幕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户部郎中。他的诗,以五、七言近体诗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在从军生活中的《塞下曲》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所传诵。他年轻时因避难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著作今存《卢户部诗集》十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三卷,收有十卷本及《全唐诗》佚诗五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五卷。

(一)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 分)

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①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 【注解】

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 ②客:

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7、诗人以一个“____”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_____”这一动作是此

种情感的具体表现。(2 分)

8、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 分)

【参考要点】

7、悲 掩泪

8、“路出寒云外”“寒云”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人归暮雪时”

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

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

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

 

6.“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故人渐行渐远,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留在旷野的只剩下自己,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我迈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诗人描写的是一幅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并于此表达出与友人告别时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

7.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悲”为其关键。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首联交待送别时的环境,枯草寒风,友人别离,“悲”油然而生(同时由此确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起到提挈全篇的作用);颔联写送别的情景,紧扣“悲”字,“寒云”“暮雪”尤其渲染了悲情;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表现了诗人深藏内心的身世之“悲”(与前面的惜别、伤怀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的高潮);尾联写到别离本不胜伤怀,想到身处战乱,与友人后会无期,“悲”更不自胜,以“悲”作结;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1 .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通过写离别之景来寄寓自己的离别之情。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悲”是全篇之诗眼,请问:诗人之“悲”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借“衰草遍”暗写寒风劲吹,渲染一种浓郁的荒凉萧索的气氛,衬托出诗人浓重的离别之情。借“寒云”“暮雪”写环境的阴冷,表达诗人内心凄冷沉重的感受。(意对即可)  
2
.诗人之“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离别之悲,身世之悲,国难之悲,相逢无期之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