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银河:激情之爱是我人生中的两次大奖

 邂园 2014-12-24

(李银河资料图)

凤凰资讯 今年62岁的李银河在星期四的晚上以一份声明的形式向公众宣布了自己与一位跨性别者过去17年的爱情生活。自丈夫王小波17年前去世之后,她又拥有了新的,与王小波同样热烈的爱情。

“要知道,对一个人真的发生一种激情之爱,机率是非常小的。在现实生活中激情之爱是非常罕见的东西,它要很多很多条件才能生成。遇到了就相当于中了一次大奖。我中了两次奖。”才做完眼袋消除手术的李银河还没完全复原,左眼下的淤血被她自嘲为“像是刚刚经历过家暴”。

她是中国性学研究最著名的学者。1977年,她与王小波相爱,“非常强烈而美好的爱情”。王小波去世后,她遇到现在的伴侣T.,“也是非常猛烈而让人感动的爱情,他与小波爱我都多过我爱他们,我嫂子说我又掉进蜜罐子里了”。

李银河没有透露T.的名称,她惯用“我家那位”来称呼。

两段感情,醋与酱油

“银河,你好!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得来的,你也是偶然得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这是王小波在某个星期一的晚上写给李银河的信。李银河说,自从认识了小波,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如果他是一瓶醋的话,他已经把瓶子装满了,论才华论写作,我身边不会再有男人超过他。可能会产生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之所以接受T.的爱,“因为他是一瓶酱油。他一切一切的味道跟小波全都不一样,这个弄得我没有办法比较。”

T.是与王小波完全不同的人,甚至与李银河也完全不同。“我喜欢的书、电影,他全部不喜欢,让他陪我看电影等同于让他受罪。他爱打麻将,打通宵。我们只能自己玩自己的。他做我的助手,但我写的东西他从来不看,我做的研究他也不感兴趣。”

此外,T.暴躁、爱跟人打架,这在李银河的生命中,都是从未出现过的事情。

李银河从恋爱心理学的角度将爱情对自己的吸引分为两类,一类是两人之间高度契合,兴趣爱好理想志趣相投,互相吸引;另一类是差异特别大,各个维度都不一样,也能互相吸引。

“跟小波是属于前者,跟他则是后者。我们之间就只有爱,除了爱情之外,没有任何可以在一起的理由。”

小波妈妈:有人照顾你挺好的

1997年,王小波去世。三个月后,李银河在一次同性恋聚会上遇到了T.,随后,T.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一开始觉得匪夷所思,大约一年之后,实在是被感动了,就接受了他。”

认识李银河的时候,T.33岁,在一家出租车公司里工作。    T.告诉过李银河,跟他相过亲的男人大约可以装一卡车,多半都在他莫名其妙发脾气之后闹掰。“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脾气,反正跟男人约会,他就莫名其妙发脾气。”

T.也曾差点嫁给一个男人。在谈婚论嫁,商量好买家具的事情之后,T.对母亲说“我这个婚可是为你结的,我不是为我自己结的。”T.的母亲告诉他,“你别为我,结婚最后过日子还是跟你过,不是跟我。你们结了婚如果整天打架你也不快乐。” 

“他妈妈这句话不是说她理解了孩子是什么性倾向,她是凭着爱孩子的直觉,说你快乐我才快乐,你别为了我委屈自己。”李银河与T.至今都感激他妈妈当初的这番话,“他之所以有了后来的快乐,是因为他妈妈发给他了这个通行证,大赦令。”

T.退了婚,开始出入女同性恋圈子并寻找异性恋女友。

当他见到李银河时,陷入了跟王小波同样的处境,“碰上了,然后就爱上,然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追求李银河的那一年,T.痛苦不已,整日以泪洗面。

“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17年,从未想过离开。我们没有争执,没有矛盾。现在完全是亲人般的相处,像姐弟。”李银河说当时恋爱中的火已经变成了亲人间的水,稳固而温暖。

她的母亲很快接受了T.,T.的父母也对李银河非常喜爱。王小波的家人在得知此事后,送来了祝福。“小波妈妈挺高兴的,她跟我说,有人照顾你了,挺好的。”

"妈妈"与"妈咪"

与T.在一起三年之后,两人决定收养一个孩子。“T.的妈妈希望抱一个男孩,因为他家里就俩姐妹。所以我们去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抱了一个男婴。”

因为离开福利院之后得过肺炎,男婴被T.的父亲取名为“壮壮”。当年5个月大的壮壮现在已经14岁,在北京一所寄宿学校读五年级。

“有了孩子,就多了好多事。生活上主要还是T.在负责,他照顾孩子多一些。”在壮壮3岁时,李银河发现他不太愿意让人抱,说话的时候不敢直接看着人。“当时没多想,直到孩子上学了,才显现出来。然后去检查,轻度自闭症。”

壮壮现在的心里年龄只有8、9岁,但生活能够自理。他可以独自住寄宿学校,周末回家。

在家里,壮壮喊T.“妈妈”,喊李银河“妈咪”。“大概在他6岁的时候,我们让他自己选,问他想喊‘爸爸’还是‘妈妈’,他说那就叫‘妈妈’吧,之后就这样一直称呼。”

T.的父母极其宠爱这个孙子,他们不在意壮壮延缓的发育,“这样也好,他没有压力,很快乐。”李银河说道。

同性恋与跨性别者

李银河坚持用“他”来指代T.,“因为他的性别身份就是男性,只是男儿心女儿身而已。”

在性别研究领域,LGBT分别用于指代不同性向的人群。L是

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的简称,G是男同性恋者(Gays)的简称,B是双性恋者(Bisexuals)的简称,T是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简称。

李银河的伴侣T.则是属于跨性别者。这与在女同性恋里,角色细分为“T”、和“P”,即假小子(Tomboy)和公主(Pricess)不同。

“同性恋是性倾向上的少数派,在性别认同上是没有问题的。好比一个女同性恋她认为自己是女的,一个男同性恋他认为自己是男的。然后他们喜欢同性。

而跨性别者是性别认同上的少数派,多数人生理和心理认同是不一致的。比如女儿心进了男儿身,像金星。她做了手术以后,找的是一个德国男人,她是个异性恋。或者男儿心进了女儿身,像我们家那位。”李银河解释说。

T.是女儿身,但性别认同上,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男性。认识李银河之前,他也混迹在同性恋圈子里,但在那里他无法找到朋友。T.只喜欢异性恋的女孩。

相比人群中3%-4%的同性恋概率,跨性别者的人数更少,更加隐形。

今年2月,Facebook在用户的性别选项上出现了革新。除了传统男与女的选项外,又多设立了48种性别:包含了跨性别(transgender)、阴阳人(Androgyne)、双性人(Bigender)、心理认同为女性(Cis Female)等。

Facebook希望借此举引发了大众对于多元性别的重视。负责此次革新的Facebook工程师哈里森本身也是由男性变成女性,革新后她将自己个人档案中的“女性”改为“跨性别女性”。她说:“这鼓励人们跳脱传统二元范围思考,也意味我们不必再强迫自己选取错误的选项。”

让生命自由奔放

王小波曾经说“自由这件事,真是无与伦比地好”。

李银河说,“自由奔放”是她最喜欢的词语。

“我觉得我的精神是很自由的,人真的不应该压抑自己,生命这么短暂,没有必要活得压抑。”

她喜欢福柯的一句话——人能比他自己所以为的自由得多。

“你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有的时候人愿意自己把自己关在监狱里。好比一个同性恋,他非得要跟异性结婚吗?70%的中国同性恋都是跟异性结婚。他说我没有办法,周围压力很大,父母逼着,环境不能容,我不得不这么做。可实际上你是不是真的不能这么做?你要是这么做了,你没去结这个婚,你去找一个同性同居了,你就快乐了,你就自由了。” 

李银河说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她基本过着她理想状态中的生活。王小波曾经跟李银河说过:“别人也许会很诧异咱们的幸福和他们的不一样,可那与我们有何相干?他们的我们不要,我们的他们也不知道。”

(凤凰网/杨希越)

(凤凰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