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辩旧六法——包浆

 RK588 2014-12-26

2014年01月07日 作者:收藏大参考 

无论是瓷器、木器、铜器,还是玉器、砚台、印石等,各类传世的古玩艺术品,因年长日久,器品上均会留下岁月侵淫的痕迹,即所谓包浆。

核桃上的包浆    

有包浆的器物只要拿干净的燥布轻轻的揩擦,立即就会出现一种光亮,而且有越揩越亮的感觉,这就是所谓包浆亮。有人为了追求包浆效果,常常将新品用蜡打,皮鞋油擦,椰子油擦,色拉油浸,于是也出现了一种光亮,但仅仅是一种肤浅的浮光,玉精光深邃的包浆亮差之千里。

老玉器上的包浆    

近年作伪的铜器,如佛像、香炉等,可以做成旧色,看似古色古香,可是难以造成包浆亮,就露出破绽。用氨水等化学药水浸泡的瓷器,可退去火光,形成一定程度 的宝光,却毫无包浆。木器更是这样,凡是高级的木器,如紫檀、黄花梨、红木、乌木等其本身就有一种油性,加上包浆,就会越揩越亮,精光内含,灵气四溢,领 人百看不嫌。可是有人不知包浆的珍贵,硬是用热水和洗洁精,将包浆洗的一干二净,变的白乎乎、燥兮兮,毫无灵气可言,殊为可惜。其他如古籍善本、书画也同 样有包浆,不过没有出现光亮,只是一种旧色,阴阳面有明显的色差,作伪书画用茶水喷洒,混充包浆,正反面就没有色差,有种色差也称阴阳面。

紫砂壶上的包浆    

包浆是一种难以伪造的时代特征,传世时间越久,包浆也越深,因而容易出现包浆亮。包浆是传世古物的标志,新品与旧物的试金石。只要学会看包浆,即能鉴别器 物的新旧,推断其年月的长短,可以少花冤枉钱!自从北京王世襄先生在80年代发表《明式家具珍赏》后,海内外掀起了收藏中国古典家具热潮。在各大拍卖行 中,中国古典家具特别是黄花梨、紫檀、铁梨、鸡翅以及红木家具,价格直线攀升,出现了数万元乃至千万以上意见的高价。这一收藏热更折射到大街小巷,人们都 想争购古典家具,以图厚利,于是高仿品便应运而生。他们用现代化的加工手段和作旧技术,一件件貌似古朴苍劲的名木家具便陆续上市,同时涌向拍卖行。要识别 是传统旧物还是高仿新品,关键的一点便是看包浆。新品易仿,而包浆难造。如传统的黄花梨家具,就有一种因年长日久而形成的包浆,有类似缎子一样的辉光,且 越揩越亮。因为高级名木的特性,加上长年累月空气侵蚀、手摸布揩等附上的一种“油层物质”,这是传世物品的珍贵“衣裳”,任何仿品,都无法与其类同。两者 比较,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老家具上的包浆    

所以,新老器物只需观其是否村扎起包浆便可知其真伪!同时用手抚摸来回滑动,旧物有一种滑不溜手的感觉,即所谓手感。木器、铜器、瓷器等都有相同的道理。

 铜质香炉上的包浆  

 有一位外地企业家托朋友当眼,高价购入了一张黄花梨画桌,十分高兴,因他初涉古玩界,还不懂如何让看包浆,用打火机照看桌子背面,倒是完全古旧,其实那是木匠采用旧桌木板贴衬,蒙混过关。

银币上的包浆    

所以,看木器的关键先要设法观看真家伙,仔细观察,留下印象,方能识别赝品。其实,黄花梨新品也完全可以收藏,因材料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至今正宗材料 价值昂贵,可知收藏前景看好,只是旧物与新品,在历史价值上有天壤之别,不能混为一谈。最近在古玩市场出现了一张前屏“全拷头”架子床,主人介绍说是红木 制作,一流水平。粗看是红木,是色泽近黑的一种老红木,从床杠起全都采用“拷头”的床较为少见,不仅做工考究,而且甚有气派。但仔细观察不见包浆,木纹又 未见黑线,因老红木虽黑,也一定有若隐若现的黑线。一无黑线,二无包浆,就应排除第一印象。难道不是红木?再仔细观察才发现是花梨木涂上染发液而成,原来 包浆早已被罩掉、染黑,终于发现了破绽。

了解更多收藏类全国销售冠军,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