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学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例题:
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 再如: (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 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 例句: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结论: ⑶.用“
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
②.被明月兮佩宝璐 ﹙璐:美玉﹚ 结论: 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钅(金)、木、氵(水)、(火)、土”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 、 (心)、 (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
二、例题: ① ② ③ 解析:从字形入手 例题: ⑦烟涛微茫信难求 ⑧楚王贪而信张仪 ⑨信义著于四海 归纳: 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练习: 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2000年全国) 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4、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5、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三、例题: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六国论》
4、通五经,贯六艺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归纳: 联系上下句,作结构推断 练习: 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可矜怜。“顽鲁”的释义提供了四个选项:
解析: 2、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四、例题:
联想:第一册《劝学》(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用——因为 启示:联想教材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根据课文中类似的例句来解释有关实词的含义,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例如: 2001年第11题:C.使老弱女子乘城 练习:
1、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2、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3、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五、例题: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势拔五岳掩赤城 启示:联想成语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练习: 1、1997年全国卷:
“善才绳之” 2、1995年全国卷: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 3、2004年高考辽宁卷: “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 启示: 结合语境,纵横联系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文段阅读(一)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现代汉语 文段阅读(二)
文段(三)1996年全国试题: 解题技巧]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有两个:“给”和“亟”。 文段阅读(一)
翻译: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整个句子: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3、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
4、慄深林兮惊层颠
5、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7、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9、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0、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