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练一趟架子时,双足在进退时都是虚迈而出,迈到其点再落实而变为实的。因此手就要随关足的虚实而变换虚实。练太极拳养成这种习惯。则人来时自然能产生自动的“连”,人走时又可自然地产生自动地“随”,再也用不着多费心意来指挥动作了。
划分虚实,粗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学习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虚实,就必须进一步了解轻重浮沉四者的虚实关系。拳论说:“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有掘井徒劳不及泉之叹”,这说明了其重要性。
下面有几个关键的要点:
(1)要“半”,不要“偏”------所谓“半”,是指人身重心的偏心距未超出两腿间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而言的,这是一种位于方圆圈内的偏心,是正确划分虚实的标准。所谓“偏”,则指人身重心的偏心距已超出上述范围,致使偏心出了方圆圈,是虚实分得太过的缘故。所以“半”就是有着落,不为病,而“偏”则已无着落,是病。因此分虚实时要“半”,不要“偏”。
(2)要“沉”,不要“重”------所谓“重”,是指过于填实而产生滞的现象。所谓“沉”,是指虽为下沉,但仍能“自尔腾虚”,也就是说,沉是在上下相随之中产生的:如足下沉为实,而手上掤为虚,就可使实中有虚,因此,“沉”不为病,而“重”为病(但半轻半重除外)。所以分虚实时,要“沉”不要“重”。
(3)要“轻”,不要“浮”------“轻”是在方圆之内使动作表现出轻灵而有着落,而“浮”是出了方圆,使足跟浮起缥缈无着落,也就是虚得太过,因此浮是一种病象。所以,分虚实时,要“轻”不要“浮”。
(4)三个无病的虚实------练拳时应该学习并做到“双轻”(在心意虚灵不昧和清明在躬的行气之下虚领顶劲,上则两缚相系,下则两腿相随,虚实仅有微未之分,但却能自然轻灵地转换,是为双轻,所以不为病)、“双沉”和“半轻半重”三个无病的虚实。在这三个虚实中,又以“双轻”、“双沉”功夫比较细致难做,做不好,就有流入“双浮”(双浮是双手虚,双足由于过分大虚大实,致使在运劲过程中不但那只虚足浮起,连那只过实的足在变换时也被牵动得站立不稳而浮起,以致全身缥渺无着落,手虚足也虚,成为双浮,所以为病。)和“双重”(手实足也实)的可能,这是要充分加以注意的。特别是“双轻”、“双沉”的功手和“双浮”、“双
重”的病手,在手足轻移中仅有毫厘之差,因此更应防止这种差之分毫、谬之千里的可能发生。
虚实划分中的病手和功手
编号 病手名称 病 象 编号 功手名称 功 能
1 双 重 病在填实 1 双 轻 自然轻灵
2 双 浮 病在缥渺 2 双 沉 自尔腾虚
3 偏轻偏重 偏无着落 3 半轻半重 半有着落
4 半浮半沉 失之不及
5 偏浮偏沉 失之太过
6 半重偏重 滞而不正
7 半轻偏轻 灵而不圆
8 半沉偏沉 虚而不正
9 半浮偏浮 茫而不圆
附记:
本表按照拳论《太极轻重浮沉解》分析所得。全部虚实划分共有十二项,其中功手只有三项,而病手却有九项,占四分之三。因此,练习时稍有不慎,就易出病手,应加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