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论坛|大资管时代金融业该怎样融合与创新

 haosunzhe 2014-12-28


  金融的江湖里,从来不乏智者的强强联合。


  12月26日,杭州洲际酒店,冬日的阳光给予2014(第七届)浙商年会最纯朴的温情,也给分论坛之一的2014浙商金融创新年会着实添了一把热情之火。


  在分业经营的现实环境下,“新常态”对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机构如何立足于监管政策,准确把握套利与越线的界限的同时,发挥各自的业务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来自全国各地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等约120家的金融机构代表,以及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齐聚于2014浙商金融创新年会,为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出谋划策。


  本次年会由浙商全国理事会、《浙商》杂志主办,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特别主办,特别指导单位浙商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也来到现场见证了这一盛会。


  《浙商》杂志社社长、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朱仁华在致辞中说,目前我国金融业已进入分业监管综合经营的大资管时代,不同的经营机构分别活跃在各自的领域当中。“在这个发展金融业的最佳机遇期,各类机构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希望大家互相取长补短,进行更多跨界合作。”


  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利明在欢迎辞中表示,随着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迅速地发展和积累,我国也迎来了大资管时代。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需要一个交流与整合的机会,希望本次论坛能帮助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双赢和多赢。

 

  论坛上,虞利明代表杭州工商信托与信达财险、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招商银行杭州分行、杭州银行、苏州信托及浙商传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机构表示将开展多维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以下是论坛嘉宾的部分精彩观点。


  传统金融机构应告别“小农经济”

  丁建萍 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在分业监管下的条件下,机构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混业经营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利率市场化倒逼中国融资格局的变化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资产证券化则是在消化原有的银行业资产结构的一些非常传统的存量,来转变银行的资产结构,使增速变为转速,加快银行业的流转;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一个消化中国国内产能以及人民币地位逐渐国际化的一个过程。这三者意味着国内的金融机构合作蕴含着非常大的机会。


  杭州工商信托目前也已跟不少机构已经展开合作,并且正在做一些中、长期的准备,例如将目前通常的平台型的、监管套利型的或通道型的合作,转向以金融工具、产品、服务、技术这些方面的深层次的合作,激发出真正的金融创新产品。


  传统金融机构容易陷入“前店后厂”的方式,即产品设计、资产打包、产品销售、风险管理等,都是一家机构自己做,这是小农经济。再这样做下去,机构不仅发展不了,更可能走下坡路。


  绿色金融可使合作蛋糕增大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对金融机构而言,盈利是第一诉求,但仍要探索金融如何对社会发挥正面的作用。首先是利用金融的资金通汇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初步的层面;其次,是对环境与生态的关心,金融怎么样服务于生态?放眼全球,已经有绿色债券、绿色金融、绿色保险,银行业也有了各种绿色评估,还有绿色征信,这就是我们通过联合提高合作广度的一种表现。


  跨界融合带来低成本和差异化

  王维安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


  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跨界融合,最关键的还是能够体现融合以后的机构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跨界融合首先体现了一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能够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这样的融合必然能够降低成本。虽然金融有分工,但我们提供的金融产品往往具有同质性,差异化不明显,而跨界融合更是体现了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久困鸟儿飞出笼,发现世界很大

  吴承根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之间(包括金融与非金融,银行跟非银行)的界限都越过了,门已经打开,监管的政策环境也正在变化。


  浙商证券刚刚完成了浙江省最大的一支公募基金的发行,总额15.8亿,这是证券公司介入公募基金行业。同时,券商旗下的资本管理公司可以研究向私募基金公司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尝试思考,券商是否可以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形式介入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从证券公司来说,混业经营的门也已经打开,就像一只鸟被关在笼子里,有明确的边界,现在笼门打开,鸟飞出去了,同时,鸟飞出去后发现空间很大。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可干的活有很多。


  金融机构单边玩将玩不下去

  章国华 中国光大银行杭州分行行长


  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一定是越来越多。一家银行也好,一个证券公司也好,一个信托公司也好,如果单边地玩就玩不动了,必须要多边地去完成。跨界,一定要有这样的思维。


  今天杭州工商信托与多家机构签约合作,我坐在观众席,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在反思,我们为什么没有主动要求进行强强合作,然后再进行更多的创新?今天我还去考察了蚂蚁金服集团,如果我们跟上他们的节奏,把金融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该配置的地方,那将是一个多么共赢的事。


  若仍各自小打小闹,五年后将一塌糊涂

  宗佩民 华睿投资董事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我们深切体会到金融机构之间跨界融合的大潮已经开始出现了。


  以华睿投资为例,我们与银行之间有投贷产品,在投项目的过程中,这些产品非常有用。我们与证券公司也可合作。很多证券公司有类似股权投资的项目,不过与股权投资机构比,在项目数量和敏感性上会弱一点。如果证券公司能与我们合作开发产品,能够优势互补,对双方都有利。


  跨界融合还是壮大浙江省金融业的迫切需要。目前,浙江法人金融机构的规模还是太小,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在浙江算大了,但在全国的银行里还是算小。所以,机构间的合作也是壮大浙江金融业的最重要出路,如果还是小打小闹、“前店后厂”的话,五年以后就一塌糊涂了。


  █文/浙商杂志全媒体记者 郑夏忆 孙岚,摄/宋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