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有三等 [图]

 雨霖收藏屋 2014-12-29
 
 
 
 
 师有三等

 
 
 
 

有人说,老师分为三等。

三等老师,老师累,学生不累;

二等老师,老师不累,学生累;

一等老师,老师不累,学生不累。

细思量,您是哪一等?


 

 
 
 
 
 
 

  师有三等 (续)

 
 
       老师分为三等是在一次很偶然的广播里听到的。记者采访一位知名教育家。教育家讲,在自己所在学校,有一位兢兢业业的老教师,每天埋头教书,早来晚走,绝对无愧于“辛勤的园丁”的称号。可是学期末老教师的班级总是远远落后于这位看似不务正业的教育家。教育家说自己不务正业,主要是因为长期在外学习、培训,参加教研活动,经常是挤时间上课,可能一个星期进教室几次而已,也从来没有留下哪个学困生补补课,做个辅导什么的。教育家很幽默,他说每次学期末,老教师都要大哭一通,郁闷好几天,然后吵着再也不跟教育家教平行班,丢不起这个人!

       听着似乎有些好笑,却引起我的思考。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教的多的不如教的巧的。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生,孩子们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初始期,逆反的性格特点凸显,大部分孩子都会讨厌天天粘着他的人。蒸年糕似的教学法显然是劳神而低效的,而且是百害无一利的。长时间的煎熬会消磨孩子对这个学科的热情,甚至会因为讨厌这份煎熬而讨厌这个学科。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还有什么学习效果而言呢?

       教的巧妙要教的恰到好处。如何才算是恰到好处,我想是在孩子们想学的时候让他学,不想学的时候变个花样让他学。总之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学,主动学,有学习的欲望。被动学习是万万不能的。可能我们班级里的学困生无论我们怎么办他们也不想学,这样孩子不是没有,但一定是微乎其微的少的。我还是坚持认为,孩子不想学是因为没有让他产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我们的课堂不足以吸引他们。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急着在怎么教上下功夫,而是需要我们在明白教什么的基础上多多考虑如何如何把握孩子们的心理,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之后在研究怎么教,这样一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今天第一节课的课间与二位教师谈心(一位是我任班级的英语教师,一位是数学老师),言语间二位教师都抱怨这个班的孩子太懒惰,上课没精神,学习积极性不高。我很诧异,因为语文课上很少看到孩子们倦怠的样子,同样40分钟的语文课孩子们总是觉得意犹未尽,总是在课间追着我问这问那,有时候一圈孩子围着问,不得不让他们跟到办公室继续交流,更有甚者,回家给我打电话接着探讨他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早已超出语文学科的范畴,尽管这样,我还是一个不漏的一一作答。孩子们对于语文的积极性是大家看得到的,他们的好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一年下来,这个稍显落后的班级不仅追平,而且超过平行班不少,为此我的孩子们甚是得意。

       由于下午有事,不得不把下午的课跟英语老师做了调整,当我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听到了孩子欢喜的声音,看到了前几排的小伙子开心的样子。“为什么那么高兴,笑什么?”我问他们。“不上英语,太好了,英语什么时候上?”李玉炎小眼睛放着亮光着急的问我。“下午上英语,我跟英语老师调课了。”“太好了!”教室里竟然是一片小小的欢呼声。上课的间隙我小声问前边两个孩子“为什么不上英语那么高兴?”“英语太没意思了,上英语课我就困,数学也没劲,数学课我脑袋都是木的,眼皮抬不起来。”这两个孩子还是班上非常优秀的两个孩子,成绩相当好,包括英语和数学都很不错,但是好成绩的背后竟然是这样的抱怨声。这可是不不好的苗头,我赶紧对他俩说:“数学和英语是有点难,但是很有用,要好好学。课前做好预习上课就精神起来了,还是课下功夫用的少。”两个孩子没有说什么,似乎是默认了我的说法,毕竟是优等生,再困,再烦也可以学到知识的,也不会很吃力。但是那些学困生的情况可能就没那么乐观了。好多孩子都是在六年级这个坎这退步的,然后就一退不可收拾。

       不敢说我们的英语和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问题,更不敢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多么高明。只不过很庆幸孩子们喜欢我的课,没有在我的课上看到抬不起眼睛的孩子。我想,无论哪个学科都要以孩子们开心学习为原则,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有可能是高效的。

       无论老师累与不累,学生累与不累,快乐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老师快乐教学,孩子们快乐学习,那么教学的过程将是多么享受的过程,师生将多么幸福!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等! (草根姚老师)

 
 

 
 
 

 
 
 
 

 教育应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学校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师资水平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师资水平已经成了决定学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基础教育改革所追求目标最终是要通过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才能得以体现的。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虽然不是教育变革本身的问题,但是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谓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职业而应该是一个专业。做为一个专业是不可替代的。个体的医生在手术台上是不能够被替代的。大家总是说,医生是个专业,律师也是专业。个体的学校教师好像是可以被别人替代,我们的老师好像从来没有被大家认为是专业所以,我们只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至少让他成为一个半专业的职业,让他具有不可取代性,我们的课程改革才具有意义。我们一个老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医生解决的是一个人的病情,老师解决的是几十个人的成长;医生解决的是现在的问题,而老师解决的是孩子一生的问题。所以,按这个道理来讲,我们的职业,性质虽然不一样,也应该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成为很要紧的方面
  
 
  

       (2014/12/29雨霖转载/编辑/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