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林肯说过:“人人都喜欢赞美。”詹姆斯则从心理学角度揭示出“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丹麦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 ? 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和鼓励。”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亲和、信任和期待的态度对待学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情景展现】 案例 1 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成就动机的激发,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心理学家佩奇对 74 个班的两千多中学生进行的实验。 这个实验中 , 他把每个班的学生都分成三组 , 分别给予不同的评价:第一组只评出“甲、乙、丙、丁”的等级;第二组除给出等级外 , 还给以相应的评语 , 即按照学生的成绩给予相应的评语;第三组给予特殊的评语 , 得甲等成绩的,给予“优秀 , 保持下去”的评语,凡得乙等成绩的 , 给予“良好 , 继续前进”的评语 , 凡得丙等成绩的 , 给予“试试看 , 提高点”的评语等。实验结果表明 , 对第三组的评价具有最高的激励作用 , 学生的成绩进步最大,对第二组的评价虽有激励作用 , 但效果弱,对第一组的评价效果则明显低落。由佩奇的实验我们知道,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案例 2 在一节“有几瓶牛奶”的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计算过程。有一位学生把手放在耳边,想举手又不敢举手,当教师叫到他时,他说:“老师,我怕讲不好。”教师说:“别怕,讲不好,老师和同学们会帮你的。”当他讲到“ 9+5 ”,并把 9 分成 4 和 5 时,却停了下来,停了大约几分钟后对教师说:“老师,我不会讲了。”教师说:“你讲得非常准确,老师听懂了,继续讲下去。”“把 5 和 5 相加等于 10 , 10 加 4 等于 14 ,所以 9+5=14 。”当该生战战兢兢地把题讲完后,教师说:“××同学今天真勇敢,用凑十法把 9+5 的计算过程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真了不起,以后可要继续努力呀!” 案例 3 教师在教“元、角、分”的内容时,让学生亲自去购物,并把购物的过程记录在日记本上。一名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吃的,买了一袋薯片 1 元,一袋果冻 1 元 5 角,一箱牛奶 28 元,一瓶果汁 3 元 5 角,我付给阿姨 2 张面额为 20 元的钱,阿姨找给我 6 元钱。列式: 1 元 +1 元 5 角 +28 元 +3 元 5 角 =34 元。 40 元 -34 元 =6 元。今天我很高兴,我能自己购物了。” 在批改该生的日记中教师写道:“祝贺你,你已经长大了,今天你能亲自去购物,明天你会学到更多的本领。” 【案例评析】 案例 1 和案例 2 中,评价者教师对学生倾注了真切的期待和激励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鼓舞学生积极肯定自我,并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抱有坚定的信念,学生从教师的关注和信任中,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力量,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案例 3 中通过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不仅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获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特别是通过日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的激励评价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大有裨益。 【理论提升】 激励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需求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激励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高层次需要,如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等)的满足(得到肯定评价)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自我发展。激励评价应遵守下列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 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立翁效应”,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对这些学生充满期望和信任,驱使教师时时处处激励这些学生奋发向上。有位学者说过:“世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马卡连柯说:“教育就是信任。”如果教师全身心地爱着每一个学生,各个细节都倾注对学生的信任,这便是激发学生上进的巨大力量。 2、注重情境创设——搭设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 有句教育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对学生进行激励,创设愉悦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上进心,激活其思维。 3、注重分层时效——挖掘潜在学习动机 评价具有传导功能。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知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客观的激励评价,那么,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就被激发,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和成功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干劲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深层次的需要。 【实践操作】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常用到的激励评价的方法有面对面交流法和温馨式评语法。不论哪种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确立志向,树立目标 一旦学生确立了坚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们便会调动全部能量,主动求知,积极进取。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经常与学生一起设计学习目标,使远期的理想和近期的目标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通过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逐步接近人生的理想,在理想和目标的激励和鼓舞下,实现真正的自觉主动的发展。 2、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方面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便会在兴趣的感召下,积极主动地去钻研探索。教师要善于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用好奇心的星星之火燃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之火。强烈的求知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实现自觉主动地求知。 3、引导学生养成乐观自信的积极心态 心态就是个人平时的心理感受,既包含情绪状态,也有对世界的认识和反应。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其能力的发挥。当学生对学习和人生充满坚定的自信心的时候,他们才能以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地求知学习,实现学习的目标和人生的理想。一个自卑而悲观的学生,绝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他对于学习一定是消极被动的。所以,教师要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必先引导他们塑造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 4、慷慨地赏识和激励学生 学生最需要教师的赏识和激励,教师对学生每一个进步的热情赏识和激励,都能够点燃他们心头的进取之火,使他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激励,鞭策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5、大胆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事情 教师敢于放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的事情,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精神和自立意识。而独立精神和自立意识是自觉主动地学习必不可少的精神内核。 6、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辛的事,自觉主动的学习更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养成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在坚强的毅力和意志的支持下,将学习进行到底。 7、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果单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是难以持之以恒的。因为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学生就会对自觉主动的学习失去积极性。所以,自觉主动的学习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坚强的支柱。 【思考与拓展】 1、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当、有效地使用激励性评价? 2、怎样处理好激励与批评的关系? 3、您在教学中是如何贯彻激励性评价的?请讲述一个您开展激励性评价的小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