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近代、现代书法史,章草名家寥若辰星。继清末王世镗以来,以章草名世的当推现代书家王蘧常。 王蘧常,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生于天津,浙江嘉兴人,字瑷仲,小名阿龙,铁弥陀,晚号欣欣老人,取陶渊明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之意。其书斋名号颇多,有端六、涤如、玉树堂主、角里翁、明两、四照常、继明轩、窈窕轩、珠朗楼等。其出身书香世家,幼受庭训,家学渊源。三岁启蒙,四岁后读四书与《毛诗》、《礼记》、《尚书》、《左传》,七岁能诗,有神童之誉。小时曾从成亲王永(王星)楷法入手。临欧阳询《九成宫》,醉心《张猛龙碑》,于北碑颇有根基。十九岁时,有幸拜近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家沈增植、寐叟先生为师。沈老系王氏同乡戚谊,书名冠绝,对王氏示笔法、章法。连寐老挚友康有为也独予青睐,亲为指点。沈老对王氏寄予厚望,要求甚严,诲以学书须寻源溯流,曰:“凡治学,毋走常蹊,必须觅前人忧绝之境而攀登之,如书法学王草,唐宋诸家已为人摹滥,即学二王,亦鲜新意。不如学二王之所自出……章草。自明宋以后已成绝响,汝能兴灭继绝乎?”从这个时候开始,王蘧常遂改换旧轻,从篆隶、章草入门,潜心研习,卓然成家。 王蘧常原本饱读诗书,天分甚高,加之名师点拨,茅塞顿开,以写碑笔法作章草,弃前人秀丽妍媚一路,独辟蹊径,用笔方正、生辣,结体平实稳健奇崛,线条如龙蟠曲,枯藤老树,气韵高古。尤以擘窠大字,更见雄浑气魄,如江涛腾空,天风扑面。日本友邦人士评价王蘧常的章草,有“今日中国王羲之”之美称。观《二十世纪书法经典——王常蘧》卷,便可知王老对《石门颂》、《乙瑛碑》、《郑文公碑》寝淫甚久,对《十七贴》、《月仪》、《急就》、《出师》、《平复》及西北出土之章草简牍,着实下过大功夫,在继承传统中,学古化古,汲古常新,独出机杼,揉篆隶多变之结体,自成格调,开章草雄强书风。 王氏之章草艺术集中表现在《二十世纪书法经典——王蘧常》卷中,此卷收王氏真草隶篆56篇,朴茂天成,字字珠玑,实为王氏书法之面目。此卷内中收入王氏楹联18副,均为八十岁后所作。其中赠亭林纪念馆四言联:“行已有耻,博我以文”;赠荣华先生五言联:“道积宜蒙福,德盛自延年”两副,以篆入书,方笔为主,间以圆笔,使转处,曲屈盘绕,整体上既大气磅薄,又敦穆厚重,一派雄浑气象。《居延汉简》跋、《文天祥.正气歌》、刘禹锡《陋室铭》欧阳修《醉翁亭记》、赠杨仁恺先生十言联,及鲁迅诗四首扇面等,无论横批、中常、条屏、楹联、扇面,大字小字,大幅小幅,总感到作者一气呵成,沉着安祥,毫无造作,纯任自然。下面以他八十七岁高龄时所作的章草,杜甫《壮游诗》四条屏来探究。此屏包括落款共107字。纵观全屏,气势沉雄,神采飞扬,一派大家风范。从运笔来看,使转全以中锋,起笔收笔处切金断玉,干脆利落。线条苍健,肥瘦互顾,墨色时浓时淡,润燥兼间。结体或扁或长,或大或小,或正或倚,阴阳背向,恰到好处。尤其是横画与捺画,一反历代章草向来以波挑上翻见长的写法,改为平送急收,内劲十足。象武林高手,点到即止,尤见功力。字断意连,气势酣畅。整个章法呈竖有行,横无列,穿插错落,极有节奏感。这是王氏晚年十分成熟的章草,完全溶进了王氏一生的审美情绪和思想感情,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再来分析他八十岁时书赠辽宁博物馆的一副四言联:“凤翔龙跃,岳色河声”,此联八个大字,以方笔为主,圆笔为辅,浓墨重彩,古拙凝重,朴茂奔纵,疏宕洒脱,大气豁达,的确非同凡响,大有泰山当前,鼓荡濯胸之感。若以风骨论,则尽得阳刚之美。 在欣赏王氏章草时,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章草明显的波挑笔画,他已将波挑转化为含 蓄凝 练的收笔,有点象《好大王碑》的横画笔势。这是王氏章草线条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可贵之处。也是章草突破性的创举,对现代影响甚烈。笔者近年来在对古代章草的临写中,以为除了宋无名氏的章草歌诀类似外,尚无那一家的线条象王蘧常这样。 王蘧常的章草,点画形态,方圆兼并,外方内圆,轻如游丝勾连,重如掷铁有声。其使转顿挫,落落大方,无论暗揉、绞转、突放、急敛,挥运切裁,均显筋骨内含,线条的立体感极强,这是力求中锋用笔的结果。至于整个字体是形态架构,基本上属方构图,或长方形。他有意避开崎险,以端正、方严、肃整来显示章草书法的古朴美与高格调。这种雄强壮美的风格如军营中之列兵操演,待命出征,如进行曲,旋律节奏昂扬奋发,憾人心魄。王蘧常创作中敢于大破大立,走的是一条由无法到有法,再由有法升华到无法之路。这一升华过程,王氏用了几十年的艰难探索。这在章草的发展史上,无疑是独树一帜并带有开拓性的。晚年王蘧常在自叙中说:“师又知予学《十七帖》,曰:'右军书远承章草,旧有传本,已不传。今传章草,仅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萧子云《月仪帖》,数种而已,疆域褊小,殊难光大,汝能融冶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而上及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小子勉之。’余敬志不敢忘。此余究心章草之始。”可见王氏之章草,得益于名师启蒙教益并终生实践磨砺,史出有源。 章草这个源于西汉,兴于东汉,衰于魏晋的古代书体,本质上是在古隶的基础上逐步向楷行过渡的。历来对章草的溯源众说纷纭。以“史游之作说”,“汉章帝之作说”居多。然从近年出土的《流沙坠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及甘肃出土的大量竹木简帛书中,起码证明,章草远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早期已产生并广泛流行使用。这是无庸致疑的。这应该为是当时民间的一种以篆隶为形质的快速书体,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作。从文字发展的历史看,这种简化快捷的书法,上承秦代,下启魏晋,并使章草逐步走向规范化。至于《急就》、《月仪》等章草,当属后来继承整理之后的集大成者与代表作。隋唐之际,章草已逐步走向下坡。虽然宋以后的赵孟俯、宋克、傅山等人也有章草力作问世,然章草之落伍,被冷淡之命运仍无法改变。“既自赵宋后,此学始日亡”。只是到了清末之王世镗作《稿诀集字》之后,章草之命运才有了改变。(这其中功劳,相当一部分应归功于右任之力荐)此时期可看作是清末章草的中兴。“目未寓章草,落笔坠荒唐。弊坐昧矩危,功亏矜癫狂”。王世镗强调章草之重要,提醒世人学草书,应懂得源头在章草,学草书先学章草。到了王蘧常,在其师沈寐叟的引导下,继民国王世镗之后,数十年来第一个把北碑和笔法融入章草中并使之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成就卓著的书法家,王蘧常的书法修养是全方位的。尽管他的精力放在章草上,然纵观其篆隶书体,亦堪称大手笔。尤其是楷书,早年受《郑文公碑》、《峄山碑》及二《爨》等北碑影响,字体瘦硬遒劲。看他1947年写的《杨大雄烈士殉国碑记》,便可知端倪。此碑文辞悲壮,豪气荡胸,催人奋起,洋洋千言,一百二十七行,楷法精严、整肃,点画峻峭,而又无单薄之弊,几乎是笔笔中锋,凝重而骨力内含,字字如灵珠荆玉。 王蘧常章草独步海内,蜚声书坛,早有定论。作为当代德高望重的学者,章草大家,其高风亮节,在日寇侵华时,便为时人所赞誉。八年抗战时,王氏所在国立交通大学为汪精卫接管后,他毅然辞去教授一职。屡次拒绝汪伪聘任之中央大学文字院院长,并作《节妇吟》一诗明志。诗云:“有女十六余,皎皎冰雪姿。一朝嫁夫子,夫子出不归。三年沉消息,,六年泪涟而。邻媪前致词,夫归不可期。餐飧且不继,苦守空尔为?不如嫁富儿,富儿真光辉。居有连去栋,衣有明月玑。食有五候鲭,出有四牡啡。邻媪语未毕,女已泪双垂。自我嫁夫子,生死誓不携。生作出头石,死作江头泥。泥入江头水,犹行载夫回。悠悠生与死,区区寒与饥。富贵有时尽,此情无尽时。江山有时改,此心不可移。”(2)其诗文辞佳妙,情意婉转,托物言志。今日读之,尤感慨良深。当时他一家老小近十人,度日艰难,但他宁原忍饥挨饿,也不肯坠青云之志。峥峥铁骨,大义凛然,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国难当头,王氏对日寇深恶痛绝。据说日本投降那天,当时他正在洗澡,闻此喜讯,激动使他一下子从浴缸里跳了出来,刚要开门,才突然想起自己尚未穿裤子,可见他当时高兴的心情。 解放初,1950年他51岁时任中国文学院副院长,交通大学中文科主任教授,后全国院系调整,52年调往复旦大学中文科任教授。时心脏病发作,1954年至1962年在家养病读书。文革时受批判,工资扣发,每月仅得六十元维持家计。88岁时,患难与共,相依为命的老伴沈静儒因病去世,他身心深受打击。九十岁时,他自己也因心肌梗塞逝世。其著述甚多,代表作有《梁启超诗文选注》、《章草十家传》、《秦史稿》等。83岁时,上海师范学院曾为他拍摄书法教学电影,这也是他书法艺术成就的最好的佐证。 王蘧常一生,坎坷曲折,饱经忧患。无论是在军阀混战年代,还是在解放后国家多难之秋,他在逆境中始终保持气节,光明磊落。他治学严谨,精研经史,博学多才,声名满天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兼书法家。其章草书法艺术造诣,已经达到熔古铸今,炉火纯青的境界。平心而论,不在古人之后。正如著名学者,书法家谢稚柳先生评其书云:“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用历史的眼光扫视书坛,于章草书法艺术大家中,同时代获此高誉者无出其右,真乃千秋书坛佳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