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活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

 bdcxrh 2015-01-09

激活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

《 农民日报 》( 2015年01月09日   05 版)

    诗人郑小光和寒玉将一栋当地村民用作养猪、快要倒塌的徽派民居改造修缮成传统与现代兼具的乡村客栈。(资料图)

    石剑峰罗昕

    稻草和玉米堆成的草垛前,近10名汉子赤裸上身,头戴稻草编织的帽子,身穿稻草编织的草裙,脸上画着红绿两色的油彩,手执刀戟、表情肃穆,随着音乐节奏一边舞动,一边发出庄严的呼喊声……日前,一年一度的“碧山丰年祭”在安徽省歙县碧山村举行,许久没有看到这种纯正的祭祀舞蹈,围观的村民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碧山丰年祭”是由策展人欧宁和左靖发起的“碧山计划”的一项重要落地活动。欧宁说,“碧山计划”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回归乡村,重新激活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生活的构思,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

    在“碧山计划”构想中,运用了大量“现代”理念,在保有旧貌的前提下,对古村落进行内容的改造。其中“保持村落的原生态,与村民的互动”更是题中之义。项目邀约了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乡建专家、作家、导演、设计师、音乐人,与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的当地学者、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进行广泛的沟通合作,共同拓展乡村建设的生存空间。

    几年来,为了激活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他们组织了两届大型文化节,邀请南京先锋书店在碧山开设了一家书店。为了复兴传统手工艺,左靖带领他在安徽大学的学生展开对黟县手工艺传统的调研项目,并于2011年创办面向城市知识分子、关注传统文化再生的《碧山》杂志书。为了提高碧山的知名度和增强本地人的自豪感,欧宁和左靖在广州、成都、北京、台北、新西兰、丹麦等许多地方举办关于碧山计划的展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虽然困难重重、遭遇质疑,欧宁却表示,不会放弃碧山计划。如今,欧宁已经举家搬到在碧山买的老房子里,加入到新村民的行列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