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发布:黄凤梅 时间:2012/7/6 11:01:12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1134 讨论: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中卫三小 黄凤梅 一、说教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故事情节简单却寓意深刻:教育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 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当我接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震撼于故事那令人痛心的结尾,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但是如果只是单纯、机械地加标签、带帽子,这样容易使语文课变成说教课,变成帽子课。因此只能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去体会,去思考。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我把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从而感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三、说学法 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课程理念,我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积极性。另外,通过圈点勾画法,培养学生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四、说教学活动设计(接下来我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 情境对比,震撼心灵。 课伊始,首先让孩子们回忆说出对故事的整体感知。然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读句子,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想象画面,并课件出示《美丽的小兴安岭》与《珍珠泉》课文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小村庄的“美”。然后出示课件(美丽的小村庄)。通过直观画面,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认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板书:什么都没有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声音、画面直接刺激学生们的视觉听觉感官,震撼学生的心灵,再结合对相关文本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灾难的可怕。(出示课件) 看了视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通过想象人们在洪水中的挣扎悲泣,从而,使孩子们领悟到洪水给人们带来的严重恶果,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不但抓住了文章的要领,还确定了下一步学习目标。 (二)文本对比,读中释疑 《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教学理念。 (阅读提示)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再加以个性化的朗读训练,和想象力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在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过程中,重点抓住一组形成对比的句子来感悟。(出示课件)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教学时,我指导学生着重朗读理解三个“变成了”,启发学生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树木还会变成什么?每一次对文字的理解后都要进行个性化朗读,这样就能把孩子们的心灵感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初步理解出斧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幸福;然后扩展: 孩子们,你现在就是小村庄里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里造起了一栋栋房子,家里多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你们觉得这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 (课件)“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在教学这句话时,我抓住了两个“不断”,引导学生透过画面,想象文字后面隐藏的内容,比如:你体会到了什么?后面的省略号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却又在暗示着什么?这又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子? 从这两个句子的对比学习中,孩子们就很自然地明白了:村民们在用斧头得到许许多多东西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宝贵的财富;从而感悟到人类在利用自然造福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帮助孩子们将从读文中积淀的强烈的情感得以升华,我设计了:正是有了这不停地砍伐,小村庄才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告诉老师,( )都没有了。是啊!师:什么都没有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没有了,清澈见底的河水没有了,湛蓝深远的天空没有了,清新甜润的空气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一栋栋房子没有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那些锋利的斧头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袅袅的炊烟没有了,森林中忙碌的身影没有了,斧子凿木的声音没有了,人们的生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生:齐读最后一段,通过老师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文本,也使情感得以升华. (四)个性作业,深化主题 1、观察日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2、设计保护环境的标示语。 3、办一期“我是环保小卫士”手抄报。 前一篇:《修鞋姑娘》教学案例 后一篇: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