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冻 伤

 学中医书馆 2015-01-14
冻    伤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全身性冻伤称为“冻僵”,

一般情况下极少发生;局部性冻伤常根据受冻环境,称为。战壕足”、“水浸足”等,而
趾、指、耳、鼻等暴露部位受低温影响,出现紫斑、水肿、炎症等反应,则称为“冻
疮”。本病以严寒冬季在户外工作者多见。
    [病因病机]
    寒冷是造成冻伤的重要条件,尤其是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引起冻伤。如《诸病源
候论。冻烂肿疮候》说:“严冬之日,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瘃
冻,焮赤疼肿,便成冻疮,乃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当病后或乎素气血衰弱,身体缺乏锻炼,耐寒性差,处于疲劳、饥饿、创伤失血、长时
间静止不动和肢体上止血带时间过长等情况下,受到寒冷的侵袭,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循
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以至气血瘀滞,组织缺氧形成冻伤。此外,暴冻着热或暴热着
冻,也能促使本病的发生,故《石室秘录》说:“肌肤受冷,骤用火烘,乃成冻疮。”
    [临床表现]
    1  局部性冻伤  多发生于手、足、鼻尖、耳廓、面部等易暴露部位。每届冬令寒冷
季节,老疤处易于再发。局部冻伤后,皮肤先呈苍白色,患部寒冷、麻木、针刺样疼痛,
继而肿胀,局部皮色转为紫红,有结块,自觉灼痛,瘙痒,甚至出现水疱,糜烂,坏死、
肢端脱落。局部冻伤的突出临床表现是在开始复温解冻后,根据损害的程度一般可分为
四度。
    l度  损伤在表皮层。局部皮肤受冻后,出现红斑或轻度水肿,症见皮肤发红或紫
红,热痒,自觉灼痛.症状多在数日后消失。愈合后除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Ⅱ度  损伤达真皮层。局部皮肤受冻后,有水疱或大疱形成。症见皮肤紫红,或有
瘀斑,肿胀显著,起有水疱、疱液色黄,或呈血性,疼痛较剧,对针刺、冷、热感觉不
敏感。1—2日后疱内液体吸收,形成痂皮。若无感染,2—3周后痂皮脱落痊愈,一般少
有疤痕。
    姜度  损伤达全皮层,皮下组织。局部皮肤受冻后有坏死。开始复温后,初似置度,
但水疱液为血性,随后皮肤逐渐变黑,或紫黑,以至明显坏死。有的也可无Ⅱ度冻伤的
表现,一开始皮肤即变白,逐渐坏死。干性坏死的分界线出现较慢,一般需4—6周才明
显形成;坏死组织脱落后,所遗留的创面常不易愈合;愈合后,除遗留有疤痕外,局部
皮温常较低,并有轻度紫绀或长时间的感觉过敏或疼痛。
    Ⅳ度  损伤达肌肉、骨骼,整个肢体坏死脱落。症同Ⅲ度,病势更重,局部完全失
去感觉和运动功能,分界线出现更迟,脱落也较慢,所遗留的顽固性溃疡,肉芽组织多
不健康,常经久不愈,有时植皮也不易成活。
    2  全身性冻伤  初时表现为畏寒肢冷,发白或紫绀;随着体内热量继续丧失,体温
逐渐下降,患者全身颤抖,感觉麻木,四肢乏力肢端冷痛,昏昏欲睡,甚至四肢厥逆、僵
直,唇甲青紫,神志模糊,反应迟钝,或出现幻觉,最后知觉丧失,不省人事,呼吸浅
快,瞳孔散大,脉微欲绝,陷入僵硬或假死状态。若不及时救治,易致死亡。
    (辨证)
    1  寒凝血瘀证  症见局部麻木发凉,冷痛,肤色青紫或暗红,肿胀结块,或有水疱,
发痒,或灼痛,感觉迟钝。舌苔白,或舌有瘀斑,脉沉或细。
    2  寒凝化热证  症见冻伤后,局部坏死,疮面溃烂流脓,四周红肿,疼痛加剧,伴

有发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数。
    3  寒盛阳衰证  症见时时寒战,四肢厥冷,蜷卧嗜睡,感觉麻木,肢端冷痛,面色
苍白,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或神识不清,反应迟钝,知觉丧失,四肢厥冷,全身僵
直,唇甲青紫,面色清灰,瞳孔散大,喘息微弱,脉微欲绝,或六脉俱无。
    4  习惯性冻伤  每于冬令寒季则发,局部麻木冷痛,肤色青紫,肿胀结块,或见痒
痛,感觉迟钝。伴见身疲体倦,形寒畏冷,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
    1  现伤急救  首先应尽快使病人脱离寒冷环境,并应给予紧急处理,迅速脱去冰冷
潮湿的衣着和鞋袜,进行保暖.对全身冻僵的病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氧,应用
中枢兴奋剂、强心剂和抗休克治疗,将病人置于40~42~C温水中浸泡迅速复温,至肢体
接近正常体温时停止浸泡。要多方面供给热量,包括给以热饮料(茶、姜糖茶)、高热量
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及少量酒(病人未脱离寒冷时,不宜饮酒,以免增加体内热量的丧
失),必要时以静脉输入温溶液(不超过37℃)如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以纠正血
循环障碍和血糖不足,维持水与电解质乎衡,并供给热量。此外尚可采用其他一些方法。
如应用封闭疗法或交感神经节阻滞,应用抗凝剂、血管扩张剂以及高压氧治疗等。但严
禁伤部直接火烤,冷水浸及雪磨擦等。量度和广泛I度冻伤,应常规进行破伤风抗毒血
清注射,同时警惕气性坏疽的可能,必要时使用抗气性坏疽血清。
    2  辨证论治
    2.1  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选桂枝加当归汤加黄酒调服。气虚
者,加黄芪。
    2。2  寒凝化热证  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四妙勇安汤。
    2。3  寒盛阳衰证  治宜回阳救逆固脱,散寒通脉。方选四逆汤、独参汤加减。
    2。4  习惯性冻伤  宜补养气血,温通血脉。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
    3  外治法  轻症患者一般不需内服药,仅作局部处理便可治愈。冻伤局部红肿痛痒
未溃者,可选用红灵酒、姜汁、辣椒水等,轻柔按摩,每日2—3次。亦可用红萝卜、生
姜煎水浸泡。有水疱时,经局部消毒,用注射器抽吸后再用消毒敷料包扎。亦可用红油
膏外敷包扎,患者应抬高以利静脉血和淋巴回流,较重的下肢冻伤应卧床休息,并防治
外伤。用护架支撑被盖,以免患肢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如皮肤发黑坏死,用碘酒、酒精
灭菌后,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干燥,减少继发感染。痂下有积脓,应及时引流,待
分界线清楚后再行坏死组织切除或截肢。溃烂时用红油膏掺入八二丹外敷;腐脱新生时,
用红油膏掺生肌膏外敷,必要时可植皮。
  [预防与护理]
  1  普及预防冻伤知识,改善必要的防寒设备。
  2  增强体质,加强耐寒锻炼。例如从天热时开始,即用冷水洗脸、洗脚、擦浴等,
逐步到冬天早操时不穿棉衣以及进行冰上运动等。寒冷作业时要勤活动,例如在值勤、放
哨、乘车时,肢体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在风速较大或潮湿地区(如壕沟、坑道等),尤
应注意.
    3  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予以适当保护(如口罩:手套等),必须露出部分,可
薄涂一层凡士林等油剂以减少散热。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

衣着应温暖,而且松紧合适.饮食应合理安排,不宜间隔太长。注意质量并做到热食、
热饮.    、
    4  受冻后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以减少损害,切忌立即用火烤或用冷敷、雪擦受冻
部位;足部冻伤后,尽可能不要让病人步行,以免加重伤害。
    (古籍选粹)
    《儒门事亲。冻疮》  经曰;寒疮流水,俗呼为冻疮。或经年不愈者,用野中净土晒
干,以大蒜研如泥,捏作饼子,如大观钱厚薄,量疮口大小贴之,以艾火加于端上灸之,
不计壮数,以泥干为度。去干饼子,再换湿饼子灸,不问多少,直至疮痂觉痛痒,是疮
可治也.然后口含浆水洗渍,用鸡翎二十茎,缚作刷子,于疮上刷洗净,以此洗刷,不
致肌肉损伤也。以软帛拭干,用木香槟榔散傅之,如夏月医之更妙。
    《医学入门。冻裂》  冬月下虚身触寒冷,血涩生疮,顽滞不知痛痒,内服升麻和气
饮,去大黄,外用木香、槟榔、硫黄、吴萸、姜黄、麝香为末,麻油调搽。    ’
    《外科正宗。冻风》  冻风者,肌肉寒极,气血不行,谓肌死患也。初起紫斑,久则
变黑腐烂作脓者,以碧玉膏主之,生肌敛口。
    《石室秘录。冻疮》  冻疮乃人不能耐寒而肌肤冻死,忽遇火气,乃成冻疮。耳上冻
疮,必人用手去温之,反成疮也,方用黄犬屎。露天久者变成白色,用炭火煅过为末,再
用石灰陈年者妙,各等分,以麻油调之敷上,虽成疮而烂,敷之即止痛生肌,神方也。若
耳上面上虽冻而不成疮者,不必用此药,止消荆芥煎汤洗之,三日愈。坐板疮亦是肌肤
之病,止消轻粉一钱,萝卜子三钱,冰片半分,杏仁去皮尖十四粒研为末,以手擦之疮
口上,一日即愈。神效奇绝,无以过也。
    <<外科启玄。冻疮》  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热,亦
有元气弱之人,不奈其冷有之。
    《外科秘录.冻疮》  冻疮,犯寒风冷气而生者也,.贫贱人多生于手足,富贵人多犯
耳面,先肿后痛,痛久则破而成疮,北地严寒,尤多此症,更有冷极而得者,手足十指,
尚有堕落者。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冻疮》  此证由触犯严寒之气,伤及皮肉著冻,以致气
血凝结,肌肉硬肿,僵木不知痛痒。……若暴冻即著热,或进暖屋,或用火烘汤泡,必
致肉死损形,轻则溃烂,重则骨脱筋连。
  [现代研究]
  1  病理生理  当冷冻作用于人体肌表,一般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组织缺
血,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组织供血供氧不足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果温度持
续下降,则组织间隙甚至细胞内可形成冰晶。组织冰点因组织种类而异,皮肤开始冻结
时温度约为一5℃。冻伤对组织的损伤,一方面由于冰晶的机械性损伤,造成细胞膜的破
坏,另方面由于冰晶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组织间隙,使其形成高渗,致细胞发生脱水,蛋
白变性,酶活性降低,代谢障碍,以致坏死。但不同的组织细胞对冻结的抗力并不一致,
例如神经、血管、横纹肌则对低温的耐力甚差,而皮肤冷冻后尚可存活。表浅的皮肤冻
结,在复温后,局部呈一般炎性反应,多无严重损伤。深部组织的冻结,虽经高温,损
伤并未因此而终止,突出的是微循环的改变。这是由于复温后冻区微血管显著扩张和血
液瘀滞,以及冷冻对血管壁的损伤,.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渗出增加,出现明显水肿和水

疱,严重者可发生弥漫性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坏死。总之,由冻结开始,早期主要为代
谢障碍,继之是复温后的微循环方向改变,是冻伤引起组织损伤与坏死的基本原因。
    2  临床研究  马俊玲等用冻康灵治疗未溃冻伤120例,基本方;鲜生姜40g,红花
40g,当归40g,桂枝40g,白芍lOg,苦参lOg,苍术log,肉桂lOg,熟附子50g,辣椒
70g,甘草log,樟脑25g,薄荷脑25g,鸡血藤20g。制备方法;将鲜生姜剁成末,用70%
乙醇浸泡后捣烂取汁备用。将桂枝、当归、肉桂、红花、辣椒,苍术低温干燥后碾成3号
粗粉,用70%乙醇7倍量浸泡24小时,将白芍、熟附片、鸡血藤、苦参、甘草用70%
乙醇回流提取4小时,均取渗液备用,配制时,将樟脑、薄荷脑共溶物溶入提取的备用
液中,用70%乙醇液适量加至2000ml,冷藏24小时,过滤后即得。使用时先用温水洗
净患处,除本品,轻轻按摩发热,反复数次。每日4—6次。结果治愈率为60.71%,好
转率为39.29%,经临床对照观察,其消肿、止痛、止痒及防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防冻膏
(P<0.05)。金光泉等用冻疮搽剂治疗冻疮106例,药物及制备方法,取芫花7g,红花
3.5g,1周泡入75%乙醇溶液lOOml中,半月后取其滤液,加入654—2针剂5mg及甘油
35ml,摇匀密闭备用。治疗时先将患部洗净,用棉签蘸取药液稍用力擦患处,每日3—4
次。全部病例均治愈,平均用药3.5天,用药半小时后止痒,搽2,-~3次即止痛,消肿。
对部分往年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取得了当年未复发的效果。
    (述评工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损伤。临床以局部性冻伤多见,
又分轻症与重症,轻症以冻疮为主,发生原因以寒冷刺激为主,并与过度疲劳、饥饿、对
寒冷敏感等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中医辨证以温通经脉、调和营卫为主。全身性冻伤病情
危重,较为少见,一旦发现应迅速复温,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抢救。
    预防冻伤关键在于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适当活动,使气血流畅.
    (参考文献罩
    1  吴阶干,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9
    2  裘法祖,孟承伟主编。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85
    3  马俊玲等.冻康灵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中草药,t993,(5):276
    4  金光泉等.冻疮搽剂治疗冻疮10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5)2 3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