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病 概 论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患。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是中 医外科范围最普遍、最常见的疾病。它包括了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其临床特点,在肿疡 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症 状,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疮疡是中医外科的临床基础部分,古人曾有“疮者创也,疡者伤也”的解释,把疮 疡看作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损伤病变的一种疾病。历代中医外科文献常用“痈 疽”来概括疮疡疾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总论歌》认为“能疗伤寒杂证易,普 察痈疽肿毒精”,说明外科的疮疡和内科的杂病一样,是中医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基 础学科。 (病因病机] 红、肿、热、痛、溃腐流脓和全身中毒症状是疮疡的主要临床特征.每一种具体疮 疡疾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都有各自的特异性,但也有其共同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机制, 了解疮疡总的病因病机,对疮疡的治疗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致病因素 疮疡的致病因素,概之不外于外感(六淫邪毒、特殊之毒和外来伤 害)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和房室损伤)两大类,与总论“病因病理”所述大致 相同。但疮疡的发病更强调“热毒”、“火毒”的致病作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 疽总论歌》说:“痈疽原是火毒生,……外因六淫八风感,内因六欲共七情,饮食起居不 内外,负挑跌仆损身形,膏粱之变营卫过,藜藿之亏气血穷。”对疮疡的病因病机作了最 基本的概括。外感风、寒、暑、湿、燥等引起的疮疡,在初起阶段大多不具有热毒、火 毒的红热现象,倘若失治或误治,病情继续发展,待到中期,就会逐渐显现红肿热痛的 火热之象,即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所说“五气过极,均能化热生火。”内伤引起的疮疡, 大多因虚所致,且慢性疾病居多.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可产生热 毒,外发疮疡,即所谓“五志化火”;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炙煿、醇酒及晕腥发物,损伤 脾胃,湿热火毒内生,亦可发生疮疡;房劳过度,肾络空虚,则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 成为流痰;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津成痰而成瘰疬;肝肾阴虚,阴血不足阴虚而不能 制阳则火毒更为炽盛。无论哪一种病因引起的疮疡疾病,发展到后期,都会产生溃腐流 脓的现象。而脓的产生,系由火热熬炼血肉,以致肉腐成脓,即《内经》所言“热胜则 腐”。因此可以说,疮疡的发生,多有一个化火的过程,与热毒、火热关系最为密切,故 其治疗常以清热解毒为治疗法则。但临床上外感所致者病相对较轻,而内伤所致脏腑蕴 毒发病者病相对较重,治疗难度较大,故有盲“从外感受者轻,脏腑蕴毒从内而发者重。” 中医更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伤与疮疡病的 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脾胃亏虚、肝肾不足、气血不足、阴精亏虚等常构成某些疮疡疾 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其发病在临床上形成虚实夹杂的证象,而给辨证和治疗带来一定的 困难。这些情况,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重视。如消渴病患者多有阴盛内热之内在因素,容 易感染邪毒而并发痈和有头疽,这种痈和有头疽的治疗较一般的痈和有头疽难度更大。再 如小儿体质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因外伤染毒,或余毒湿热,侵入骨赂,而生附骨疽, 其病亦常虚实夹杂,诊治难度较大。 2 发病机理 2.1 经络阻隔,气血凝滞 无论哪一种致病因素引起疮疡的发生,均能导致局部和 全身的一系列病理反应。人体气血,周流全身,循环不息,而“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 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就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 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隔,首先产生肿痛症状。所以《内经》说:“营气不从。 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受阻,气不通则肿,血不行则痛。《医学入 门.痈疽证治》认为:“先痛后肿,伤乎血;先肿后痛,伤乎气;肿痛并攻,气血俱伤。” 如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又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病情不能及时控制,热毒炽 盛,进一步形成“热胜肉腐,肉腐为脓”的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治之得当, 患者抗病能力较强,病情顺利发展,脓肿溃破,疮毒得泄,经络畅通,气血调和,气血 充足而新肌渐生,疮自敛,病情愈合;若患者抗病能力差,加上失治或误治,正气亏虚, 毒邪太盛,疮毒走散,则变为走黄或内陷等虚证,或即使脓已泄,腐肉已脱,毒邪已攻, 因气血亏虚,新肌难生,疮口难敛,而病情难以愈合,甚或容易反复发作。 2。2 脏腑功能失调 疮疡大多数为体表的局部病变,但体表通过经络与脏腑有着密 切的联系。脏腑功能失调,脏腑蕴毒,自然会导致疮疡的发生.如心火炽盛,可致口舌 生疮,胃火炽盛,内脏蕴毒,可致颜面生疔;肺肾阴虚火旺,易生疖与有头疽;肺肾阴 虚火旺,灼津为痰,可致瘰疬,等等。反之,体表疮疡邪毒炽盛,超过了人体正气的生 理防御能力,或机体正气虚弱,不足以抗御外邪时,则毒邪可以通过经络、气血传导走 散入血,或内陷脏腑,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一系列全身的病理反应,轻则出现发热、 1:1渴、便秘、溲赤等症,重则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血等症。如疔 毒走散,毒入血分,内攻脏腑的疔疮走黄;疽毒不泄,反陷于里,内犯脏腑的疽毒内陷。 因此,观察有否脏腑病理反应,可以作为辨别疮疡轻重的一个重要依据。 (辨证) 疮疡的辨证也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学说,按照四诊 八纲的原则来辨证的。但疮疡的发病较其他外感杂病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但表现为全身 症状,更有明显的局部症状,所以局部辨证是认识疮疡很重要的一种辨证方法。既重视 局部辨证,又把它和整体辨证结合起来,这就是疮疡辨证的独特性。 疮疡的辨证概要,基本与总论的“辨证”内容相同,本节主要论述辨疮疡临床表现 的普遍规律、辨疮疡转化过程、辨疮疡特殊体征、辨损骨透膜等几个方面。 1 辨疮疡临床表现的普遍规律 疮疡临床表现的普遍规律,是指机体在病邪侵入人 体后,通过邪正交争的复杂的矛盾斗争过程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但是,由于 疮疡的性质、发病的部位、毒邪的强弱、人体正气的盛衰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不同,其临 床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然而,疮疡的发病也有其共同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在临床 上存在着某些共同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1.1 局部症状 各种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常首先侵犯人体某一个部位,从而导致局 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瘀而化热,热胜肉腐,肉腐成脓,并产生红、肿、热、痛、化 脓和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这是一般阳证疮疡所共有的局部病证规律。但有些急性疮疡, 如颈痈、附骨疽、流注等症,初起时常表现为皮色如常,漫肿、热、痛,除由于部分病 因尚未化热之外,主要由于病位较深,邪热一时不能反映于体表,因此9在辨证时不能 误辨为阴证。而流痰、瘰疬等阴证疮疡,初起亦无红、热现象,只有寒凝化热时才有微 红、微热,但肿、痛却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所以辨疮疡的局部症状时,应明辨阴阳、寒 热、虚实及部位深浅。现将疮疡病理过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列表(表2—1-1)如下: 1.2 全身症状 疮疡毒邪 由表传里,内侵脏腑,或由里及 表引起邪正斗争而导致全身一系 列的病理反应。在各种化脓性感 染性疾病中,其全身症状基本一 致,仅在程度上轻重不一。如阳 证疮疡一般都有轻重不同的畏 寒、发热等全身反应,轻重者可 出现寒战、高热、头晕头痛、骨 节酸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脉象洪数 或弦数、舌苔黄糙或灰腻、舌质红绛等。阴证疮疡常有低热、颧红、面色苍白、自汗盗 汗等虚象。但当机理反应能力减弱时,尤其是年老体衰之人,可能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而 实际病情很重,临床需予以重视。 2 疮疡的转化过程 邪毒与人体正气之间的斗争,邪正的相互消长,决定了疮疡的 发展、转化与结局。因此,了解这些邪正斗争的过程,了解疮疡转化的一般规律,对于 指导医疗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疮疡的初起:此期为邪毒蕴结,如果人体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强,则正能胜邪,而 拒邪于外,热壅于表,使邪热不能鸱张,渐而肿势局限,疮疡消散,即形成疮疡尚未化 脓的消散阶段;反之,如果正气虚弱,人体抗病能力低,或邪气已结聚,正气无力消之, 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热胜肉腐,腐而成脓,导致脓肿的形成. 疮疡的中期(成脓期):此期为热胜肉腐,脓肿已成.若此期患者正气尚旺,能促脓 肿自溃,脓毒外泄。溃疡则腐脱新生,疮口结痂愈合,或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脓 液畅泄,毒从外解,形成溃疡,进而腐肉逐渐脱落,新肉生长,最后疮口结痂愈合。此 过程即为疮疡后期(溃疡期)。 . 若在疮疡初、中期,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不能托毒外出,可致疮形平塌, 肿势不能局限,难溃、难腐等;若再未能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致使邪毒走散全身,入 于营血,或内陷脏腑,则形成“走黄”、“内陷”,出现恶逆之症,甚至危及生命。疮疡后 期,邪从外解,病邪渐退,理应逐渐趋向痊愈。若由于气血大伤,脾胃损伤而功能不得 恢复,加之肾阳亦衰,可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此时毒邪虽不甚炽盛,但正气已虚,无 以抗邪,同样可致毒邪内陷(虚陷)而危及生命。因此,在制订疮疡的治疗原则时,应 以其发病的规律为依据.初期宜消散,以祛邪为主;中期宜托,以扶正祛邪为主;后期 宜补,以扶正为重。疮疡发病及转化过程见表2一l一2。 3 辨疮疡的特殊体征 在疮疡的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理变化造成的特殊形态,或由 于功能障碍产生的特殊体征,对于诊断常有一定的意义.如颜面疔疮患者步态蹒跚,局 部突然疮肿塌陷,皮色黯滞,常是“走黄”的先兆;红丝疔皮肤必有一条或数条红丝上 窜,蛇头疔患指末节肿胀形如蛇头,若有损骨,其溃后疮口多有胬肉外突形如蛇眼;胸 椎流痰,可出现“鸡胸”、“龟背”,髋关节流痰除两臀肌肉不对称外,甚至患肢短缩,髋 部外凸;膝关节流痰常因大小腿肌肉萎缩后形如鹤膝;指关节流痰则指肿如蝉腹;髂窝 流注使患肢屈曲而难伸。 4 辨疮疡损骨与透膜 疮疡邪毒入蕴,深烂入里,便可出现损伤骨骼和穿透内膜 (胸膜或腹膜)的症状。 4.1 辨损骨 损骨主要发于四肢,无论肿疡,还是溃疡阶段,若毒邪久蕴,不得外 泄,深烂入里,或直接发生于骨骼,均可损骨,其辨证要点是; 肿疡:肿势为胖肿,皮面可有细小红丝或青筋暴露,摸之骨骼有增粗感,多为损骨。 溃疡:疮口胬肉外翻,经久不愈,脓出臭秽,以探针探之可触及粗糙感,多为有朽 骨的表现。 4.2 辨透膜 透膜发于躯干,无论肿疡还是溃疡阶段,脓肿深溃,均可穿透内膜 (胸膜与腹膜),产生透膜的症状。 肿疡:肿势漫无边际,扪之软绵,或有捻发感,多为气肿或透膜。 溃疡:脓出似蟹沫,.或夹有气泡,在胸壁有时可听见“曦曦丝丝”声,贴纸片试验 (即取薄纸一片贴疮口上)可见纸片随呼吸而微微煽动,在腹部有时可看见粪便流出,多 系透膜. 总之,疮疡的辨证,除应辨清疮疡的局部症状外,还应注意全身症状、整个发病史 以及季节、环境等各个因素,掌握疮疡发生、发展的规律,全面系统观察和认识疾病。才 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为正确的治疗提供前提。 (治疗] 疮疡的治疗,有内治与外治之分,内治系指通过口服或注射等途径进行全身治疗,外 治是指局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进行内、外结合,综合治疗。但轻浅的疮疡,有时 只用外治即可获得痊愈。所以在疮疡的治疗中,外治法更为重要,所谓:“外科之治,最 重外治”,说明了外治法是中医外科的一个重要特色。总之,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首先辨 明阳证、阴证,根据不同疾病的致病因素、疾病转化的阶段、患者正气的强弱、邪气的 盛衰等,决定内治和外治的具体治疗法则。 1 内治 疮疡根据其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初期、中期(成脓期)、后 期(溃后)。初期为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滞凝,但尚未成脓,宜用“消法”,以消 散邪毒,解除经络阻塞;中期为瘀滞化热,腐肉成脓,若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宜用 “托法”,以托毒透脓外出,以免毒邪深溃旁窜,甚或内攻脏腑;后期为脓毒外泄,正气 耗伤,宜用“补法”,以扶助正气,或助其生肌敛口,或促其体质康复。这是疮疡内治法 的总则,现按疮疡正邪相争和转化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将常用的内治法概述如下: 1.1 初期 宜用消法,以祛邪为主.即用消散祛邪的药物,使初期尚未化脓的肿疡 得以消散吸收。消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临床应用时必须针对病因、病情运用不同的方法, 如热毒者,清热解毒卜血瘀者,和营行瘀;气滞者,行气;表邪者,解表;里实者,通 里,湿阻者,理湿;寒凝者,温通;痰聚者,化痰。但常是多法合用,如清热解毒与行 气和营合用,由于临床上阳证疮疡居多,故以清热解毒为疮疡初起最重要的法则,常用 方剂有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五神汤和犀角地黄汤等。若阴证疮疡则 以温通化痰治法常用,常用方剂如阳和汤、小金丹等。 工.2 中期 宜用托法,以扶正祛邪并重,即用补益气血、透脓托毒的药物,扶助正 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托法有透托与补托两种,具体应用主要根据邪实和正虚 的情况而定.透托法适应于疮疡酿脓尚未成熟,毒盛正不虚者,常用方剂为透脓散,并 宜与清热、和营等方法配合使用;补托法适用于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 形平塌,肿势散漫,难溃难腐的虚中挟实证,常用方剂为托里消毒散。 1.3 后期 宜用补法,以扶正为主,即应用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健脾、益胃 等药物调补气血阴阳,扶助正气,使体内气血充足,从而消除各种虚弱现象,助养新肉 生长,使疮口早Et愈合。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归脾汤、 香砂六君子汤、益胃汤等。一般来说,轻浅的疮疡后期不必应用补法,疮口可自行愈合。 如疮疡大症,脓泄较多,气血亏乏,则疮口愈合缓慢,大多应用调补气血之剂;如疮疡 高热之后热甚伤阴,或慢性疮疡久病伤阴,见有阴虚症状者,则宜应用滋阴清热、补阴 益胃之法。至于补阳的方法则一般很少应用,因为疮疡的病因主要是“热毒”、“火毒”所 致,用之不当,易助火邪,如釜底增薪,或致死灰复燃。若疮疡的发病过程中,耗气伤 阴,阴损及阳,引起脾肾阳虚者,则又宜温脾补肾。 以上初、中、后期各种内治法则,是疮疡内治的一般规律。但疮疡的病情变化错综 复杂,在治疗时应灵活运用,往往需数法合并使用,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祛邪并重, 或用补法。总之,立法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根据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选方用药。 1.4 支持疗法 在疮疡的发病过程中,邪毒往往可以耗伤人体气阴,造成机体正气 虚弱,特别是在一些疮疡大证,如疔毒走黄、疽毒内陷、烂疔、附骨疽等,为了改善这 种虚损,除根据中医辨证施治,采用扶正祛邪的办法外,还应加强营养、输液、输血。这 些支持疗法能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并能使各种疗法通过人体更好地发 挥作用。通常采用的支持疗法有: 1.4.1 保证病人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必要时用镇静、止痛药物。 1.4。2 加强饮食营养,可食精猪肉、新鲜蔬菜、蛋类等含有丰富维生素及蛋白质类 食物。忌食辛辣、鱼、虾、牛肉、狗肉、羊肉、春笋等发物及醇酒。 1.4.3 高热病人宜用物理降温法(冷敷、冰袋、酒精擦浴),针刺曲池穴降温,以 减少体质消耗。 1.4.4 高热不能进食的病人,需经静脉输液,供给必要的体液和热量,以加速体内 毒邪的排泄,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1.4。5 有贫血、血浆蛋白低或全身性消耗者,应予输血。 1.4.6 体质衰弱,疮疡反复发作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以提高机体 的抵抗力。 2 外治 外治是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直接施用于病人体表的病变 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包括药物外治、手术外治和其他外治三个方面。 疮疡的发病有初期、’成脓与溃后三个不同阶段,因此,外治的方法也应根据具体的病情 进行辨证施治,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与药物。 2.1 初期 宜用箍毒消肿法。按剂型分为草药、箍围药、油膏、膏药、掺药等。 2.1.工 草药 可选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叶、芙蓉花叶、马齿苋、丝瓜叶、 犁头草、四季青、乌蔹莓、七叶一枝花等。 用法:将新鲜草药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1—2次。 2.1.2 箍围药 用散剂加适量的液体调成糊状的制剂。临证时可根据证型不同,而 选择不同功效的散剂。阳证,常用金黄散、玉露散;阴证,常用回阳玉龙膏;介于阴阳 之间的半阴半阳证,用冲和散。 基质的选择:一般用凉开水调敷。阳证者,用银花露、菊花汁、冷茶调敷;阴证者, 用酒、醋调敷;半阴半阳证者,用葱、姜、韭汁或蜂蜜调敷,更能提高疗效。 用法:将散剂加基质调成糊状后直接涂敷于患处,也可先摊于不吸水的纸上面再贴 于患处,或摊开薄薄一层消毒纱布,裹湿药敷于患处。 2.1.3 油膏 阳证,用金黄膏、玉露膏;阴证,用回阴玉龙膏;半阴半阳证,用冲 和油膏。 用法:将油膏摊于纱布上(涂药宜厚),敷于患处。一般2—3天换药1次,如皮肤 过敏,不宜再用。 2.1。4 膏药 又称硬膏。阳证,用太乙膏、千捶膏。太乙膏为肿疡、溃疡之通用方, 但使用于初期时常加红灵丹等掺药;而千捶膏则可不加掺药,单独用于病变部位。阳证, 用阳和解凝膏,使用时常加黑退消等掺药。 用法:用于初期肿疡的膏药,宜厚型,一般5—7天换1次,但若用于溃疡时,则宜 薄型,每天应换药1次。贴用膏药时如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即当揭去,不宜再用. 2.1.5 掺药 阳证,常用阳毒内消散、红灵丹;阴证,用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 阴毒内消散。 用法:将掺药粉掺于相应的膏药或油膏上,贴于患部,一般数日1换。若换药过勤, 药力未到,反影响疗效。敷药后,皮肤出现丘疹、水泡、潮红、渗液、瘙痒时,属过敏 现象,应暂时停药。 2.2 中期 当确辨脓肿已形成时,宜切开排脓。切开排脓的目的,可以防止疮疡毒 邪扩散,形成走黄、内陷等并发症,同时减少组织坏死,使脓液顺利地及时排出,即减 轻患者的疼痛,又有利疮口的愈合。切开排脓时,应注意消毒,适量地应用麻醉剂进行 局部麻醉,切口宜在脓肿稍低的部位,切口宜稍大,以防袋脓和引流不畅。若袋脓时,可 采用垫棉法。如患者不愿手术切开,可用咬头膏咬破疮头。 2.3 后期 脓肿切开或自行穿溃而形成溃疡,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临床需根据 具体情况处理,分有洗涤、提脓祛腐、腐蚀、生肌收口、垫绵法等。 2。3.I 洗涤法 适用于溃疡疮口脓水较多时,作洁净疮口用。阳证,可用野菊花、 蒲公英、乌蔹莓等草药,煎淡汁冷却后,冲洗或揩洗创口;不论阴证、阳证,均可用等 渗盐水清洗创口。 2。3.2 提脓祛腐法 适用于溃疡脓腐未净阶段。阳证,可用含升丹浓度低的九一丹、 A---丹;阴证,用含升丹成分大的七三丹、五五丹。浅表溃疡,可直接掺入疮面上,掺 药宜少,掺时应均匀;尉疮口深者,可将药粉粘附在药线上插入疮口中,作引流之用,外 用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一般脓水多时,每日换药2—3次;脓水少时,每日换药1次。 对汞剂过敏者应禁用,可改用黑虎丹,同时将外盖药膏改用青黛膏。在无提脓祛腐药时, 疮面较大者,可用大黄或黄柏煎汤,或等渗盐水等作湿敷。 2.3.3 腐蚀与平胬法 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或疮口僵硬,或腐肉不脱,或疮面胬肉 突出等。常用有:①白降丹、千金散,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腐肉难去。用时可用桑皮 纸或丝绵做成裹药药线,插入疮口,使疮口扩大,脓腐则易去;也可将白降丹用米糊作 条,插入瘰疬内,则能起攻溃拔核的作用.②平胬丹,适用于疮面胬肉突出。将药掺其 上,一般能使胬肉平复。用法同提脓祛腐药一样,可直接掺、涂,或做成药条插入,用 于去腐或平胬者,每天换药1次,用于蚀管可数天换药1次,均外盖红油膏或太乙膏。腐 蚀药大多含砒、汞,腐蚀性强,故用时需要谨慎,尤以头部、指、趾等肉薄近骨或近大 脉之处,不宜使用过烈的腐蚀药物,如必须使用,可加赋形药减轻其药力,以免损伤筋 骨、血络。此外,掺布烈性腐蚀药,应以不伤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为原则;待腐蚀目的达 到,即应改用其他提脓祛腐、生肌收口之药,对汞、砒有过敏反应者,则应禁用。 2。3.4 生肌收口法 适用于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时。常用有八宝丹、生肌散。 不论阴证、阳证均可应用,用时可直接掺在疮面上,再贴上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也可 将生肌类散药调成油膏应用。但不论散剂或油膏,均宜薄而均匀,药粉过多易堆积成痂 盖,药膏过厚易生胬肉,不易生肌收口。一般每天或数天换药1次,当脓腐未尽时,可 用生肌玉红膏等,不宜用本类掺药,过早用之,反增溃烂,延长疗程。 2.3.5 垫棉法 适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现象者;或溃疡新肉不能粘合者,将 棉垫或纱布垫按空腔的范围,稍为放大,垫在疮口之上,再用阔绷带扎紧。使用本法不 能取效时,则应采取清创手术。 2。4 固定与局部休息 能明显减轻疼痛。颜面部和颌颏部感染时,应尽量少说话, 进流汁饮食,避免咀嚼;感染发生于四肢时,可将患肢抬高,固定于功能位置。 此外,其他疗法如针刺、耳针、挑治等,除分述于有关各病外,在针灸学中将有专 门介绍,故不重复. 在疮疡的治疗中,除上述内治法、外治法外,护理也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 病人的精神、饮食、起居、换药四个方面,尤应注意。同时还应注意了解病人的思想情 况,充分调动其积极因素,医患合作,共同战胜疾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古籍选粹)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一》 痈疽之证,发无定处,欲令内消于初起红肿结聚之处, 施行气活血消肿之药是也。……痈疽已成,血气虚者,邪气深者,邪气散漫者,不能突 起,亦难溃脓,或破后脓少,或脓清稀,或坚硬不软,或虽得脓而根脚红肿开大,或毒 气不出疮口,不合聚肿不赤,结核无脓者,皆气血虚。气血既虚,兼以六淫之邪而变生 诸论,必以内托,令其毒热出于肌表则可愈也。内托之药,以补药为主,活血祛邪药佐 之,或以芳香之药行其郁滞,或加温热之药御其风寒。 《外科启玄.卷之一.明溃疡虚实论》 夫溃疡者,乃痈疽已出脓后之称也,当视其 虚实而治之。如脓大出,而反痛,疮口久而不敛,发热口干,脓水清稀,肿下软慢,脉 大虚微,此疮之虚也,宜补之八珍汤。如脓稀肿硬色泽,脉沉实大,焮痛,发热烦躁,大 便秘结,疮口壅实,此疮之实也,宜解毒清凉饮治之则愈. 《疡科心得集。卷上。疡证总论》 而外科之证,何独不然。有由脏者,有由腑者,有 在皮肤肌骨者,无非血气壅滞,营卫稽留之所致。发于脏者,其色白,其形平塌,脓水 清稀,或致臭败,神色痿惫,阴也;发于腑者,其色红而形高肿,脓水稠粘,神清气朗, 阳也.此其大概也.细论之,发于脏者为内因,不问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如失营、 舌疳、乳岩之类,治之得法,止可带疾终天而已。若发于腑,即为外因,其源不一。有 火热助心为疡,有寒邪伤心为疡,有燥邪劫心为疡,有湿邪壅滞为疡,此俱系天行时气, 皆当以所胜治之。又有寒邪所客,血泣不通者,反寒热大作,烦躁酸疼而似热,热邪所 胜,肉腐脓腥,甚至断筋出骨,以致声嘶色败而似寒,又有劳汗当风,营逆肉里,而寒 热难辨者。又有不内外因者,膏梁之积,狐蛊之感,房劳之变,丹石之威,无不可作大 疔,成大痈;即如误食毒物,跌压杖棒,汤火虫兽等伤,亦皆作痈作脓,总由营气不从 之所致也。 《外科真诠。卷上.疮疡总论》 第一,宜辨阴阳。纯阳之毒,高肿焮痛,来势暴急, 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初起内服加减毒散,外敷洪宝膏,自可消散.如已溃脓,外用乌 云散盖膏.腐重者用冰翠散盖膏,毒尽自然生肌合口。纯阴之毒,清冷坚硬,皮色不变, 不痛不痒,来势缓慢,治法以温经通络为主。气虚者宜四妙汤加味,血虚者宜阳和汤。外 用玉龙膏。若已溃口者,总宜补剂调理,外用海浮散盖膏,方能收功。半阴半阳之毒,坚 硬微痛,皮色淡红,治法以和营解毒为主,内服加减活命饮。外敷乌龙膏。溃后仍宜托 里,外用乌云散盖膏,或用海浮散亦可。大抵疮疡纯阳固多,纯阴原少,惟半阴半阳之 毒居多。阳者,轻而易愈。阴者,重而难痊。能分阴阳调理,大症化小,小症化无,以 图消散,斯为上上之技。若不辨证之阴阳,纯用苦寒攻逐,名为清火解毒,实则败胃戕 生也。 (现代研究) 1 发病学研究 疮疡是指体表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感染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和 病毒等,但以细菌为最常见。除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五 种与外科感染有重要关系的化脓性病原菌外,尚有一些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杆菌等所致 的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杆菌所致的流痰、瘰疬,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烂疗(气性坏疽), 炭疽杆菌所致的疫疔(皮肤炭疽病)。大部分外科感染由几种细菌引起,即使有些开始是 由一种细菌引起,但在病程演变过程中,常发展成几种细菌混合感染。多数有明显的局 部症状,与全身症状相比,局部症状常较突出。当人体抵抗力减弱,细菌进入人体组织, 局部即发生炎症。最初是细菌毒素导致的血管反应,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血管通透性 增高,以致大量白细胞游出和血浆渗出增多,在渗出的血清蛋白中含有许多抗体、补体 等,当补体被抗体复活物激合后释放趋化物质,吸引大量白细胞向细菌周围凝集,白细 胞将进一步将细菌吞噬,并在白细胞内将细菌破坏和杀灭.而炎症早期渗出的白细胞以 中性粒细胞为人体最主要的吞噬细胞。 在感染灶处,吞噬细胞和抗体、补体等的集中,均有赖于血管系统的参与。如组织 灌流减少或炎症反应的发生受阻止,则吞噬细胞和抗体、补体均会释放不足,人体易受 感染.感染的演变过程主要受病人抵抗人、细菌的毒力和治疗措施三方面的影响。细菌 毒力的大小决定于细菌的种类、菌株、。数量、繁殖速度和毒素的性质。混合感染时,细 菌之间可出现协同作用。因此,急性感染发生后一般有三种结局:①局限化:吸收或形 成脓肿;②转为慢性感染;⑧扩散:如疔疮走黄、疽毒内陷等全身化脓性感染。 2 实验研究 张军等对仙方活命饮进行了药理实验,发现该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 长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减少炎性组织 渗出,促进炎症的分解、吸收,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血清中T一球蛋白的含量,具 有激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赵洪武将金黄如意散制成黑膏药,并对提取方法进 行了研究,方法是:用天花粉500g,姜黄、白芷各250g,苍术、南星、甘草各工008,浸 入小麻油2500ml内48小时,文火先炸前6味,后炸后4味,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 度,滤油为药油。经炼油,下黄丹750—1050g,成膏,去火毒,摊涂而成。并采用传统 法、渗漉法、综合法及超滤法提取金黄散有效成分,并制备成黑膏药,结果表明综合法 提取有效成分多、含量高、疗效最好;渗漉法、超滤法次之;传统法最差.朱晓明等将 生肌玉红膏改型为生肌玉红膜。方法是:将当归、白芷、甘草用双提法,提取药液及挥 发油,将紫草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再将轻粉、血竭研细,过200目筛,加麻油、挥 发油、丙三醇,并加入吐温一80乳化,与前液混合为生肌玉红膜原液,加入成膜材料聚乙 烯醇,合成药浆,涂铺于涂有液体石蜡的成膜板上,干燥、脱膜即成。为外用剂型改革 提供了新的思路。 3 临床研究 3。1 内服药研究 吴乙青用赤甘汤加味治疗外科急性感染180例,药用生赤芍 60g,生甘草30~60g,大黄9~15g,金银花、蒲公英各30g,丹参、川芎各lOg,黄芪 10~15g。一般服药2—5剂,结果痊愈178例,切开引流2例。尹燕鸿等用反治法治疗 脓毒败血症34例,药用荆芥、栀子、桔梗、赤芍、柴胡各15g,黄芩25g,银花40g,丹 皮、知母、菊花、花粉、青皮、青蒿各20g,石膏50g(先煎),肉桂5g(冲服),日1剂, 水煎服,常规中医换药。结果有效32例,无效2例。 3.2 外治法研究 周功祥等用麝香消肿散治疗痈肿疮疖20例,药用苍术、白术、草 乌、花粉、黄连各50g,黄柏、白及、栀子各20g,破血子lOOg,共研细末,过100目筛 备用;将麝香少许研细后加菜油调匀,再倒入药粉,调为糊状。用时从患处外周围往里 涂,顶部稍厚,视病情轻重,每日换药1次,结果治愈16例,4例切开引流。阎贵旺等 用祛腐托里生肌法治疗疮疡及创伤感染性疾病1340例,方法是祛腐解毒拔脓期用新三仙 丹(水银、火硝、枯矾各50g炼成)、消核膏(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甘草各30g,香 油500g,黄丹250g炼制),祛腐生肌长肉期用祛腐生肌散(轻粉、冰片、血竭各6g,煅 石膏、皮胶珠即牛皮上炒成珠各9g,共研细末),祛腐生肌I号(新三仙丹3g,祛腐生 肌散7g),祛腐生肌收口期用祛腐生肌收口散(儿茶、血竭、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各9g, 冰片、麝香各3g,象皮炭15g,共研细末),并根据病情结合选用仙方活命饮、八珍汤、 托里透脓汤、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阳和汤等内服,结果治愈1306例,无效34例。 李留纪等用胎盘油纱条治疗疮疡久不收口87例,方法是用新鲜胎盘(不洗)焙干,研细 末,过200目筛;鸡蛋若干煮熟,取蛋黄置铜锅内文火加热,待水分蒸发后改武火,敷 去油后去渣取油。再用胎盘粉30g,蛋油lOOm|,三仙丹5g(研细),混合,将纱条入上 药浸泡,高压灭菌备用,用时外敷于疮口或放入溃疡深部,每2 Et换药1次,换药10"--- 20次,结果均获愈。 (述评) 疮疡是体表外科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的总称。西医学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 染,其致病菌除了非特异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外,特异性的细菌如结核 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杆菌亦可相应地产生瘰疬、烂疔和疫疔等特异性的疮疡疾病。 中医认为,其发病的原因包括外感六淫、感受特殊邪毒、外来伤害和情志所伤、饮食内 伤、房事不节等,其总的发病机制为营气不从,经络不畅,气血壅阻和脏腑功能失调,然 临床特别强调火热、火毒致病的重要性,以阳证疮疡较为常见,故多主以清热解毒法为 治疗大法。然,也不能拘泥于此,如流痰、瘰疬等阴证疮疡也屡见不鲜,此又当审辨阴 阳,区分治疗,不可拘泥于“痈疽原是火毒生”,而妄投清凉之品。对于疮疡的辨病、辨 证,特别强调局部症状与体征的分析,但也不忽全身症状的把握。疮疡的治疗,中医主 张内治、外治相互结合,特别强调外治法的运用,其优势在于药物外治法。药物外治法 治疗方法、剂型丰富多样,应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疮疡的特点、患者的体质等各种因 素灵活选用.某些较重的疮疡,配合使用西医的抗菌消炎药、支持疗法等治疗措施,有 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可防止走黄、内陷等危急重症的发生。今后,在改进 中药外用剂型、探讨治疗方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