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 孕 症

 学中医书馆 2015-01-15

可另查:免疫性不孕排卵阻塞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如不孕证是由炎证带下过多引起应先医炎证,如由月经病引起先医月经病,然后再按本网页辩证医治,灵活随证用药,一般都见效。治疗不孕证一般花费时间较长,其关健是医生治疗方案正确,病人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医好此病。

一.肾虚型:

 1.肾阳虚证: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见月经稀发甚则闭经。全身症状:面色晦暗,腰痠腿软,性欲淡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毓麟珠或温肾丸

 2.肾阴虚证:婚久不孕,月经前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色红无块。全身症状:形体消瘦,腰痠,头晕目花,耳鸣,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养精种玉汤或清骨滋肾汤

二.肝郁型:婚久不孕,经行双乳小腹胀痛,周期先后不定,经血夹块。全身症状:情志抑不畅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黯红脉弦。开郁种玉汤或疏肝解郁汤

 经前有胸闷乳胀等症状者,十有六七兼有不孕症。治疗药物

三.痰湿型:婚久不孕,经行后期,量少或闭经,带多质稠。全身症状:面色苍白,形体肥胖,头晕心悸,呕恶胸闷,苔白腻脉滑数。启宫丸或加味补中益气丸

四.血瘀型:婚久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多少不一,色紫夹块,经行腹痛。全身症状:小腹作痛不舒或腰骶骨疼痛,拒按,舌质或紫脉涩。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病因病机】【不孕检查、诊断与鉴别诊】【辨证论治预防与护理】【现代研究】【疗效评定其它疗法中药名厂与中成药
  不孕症是指孕龄妇女由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原因,导致冲任、子宫功能失调,结婚2年以上,或曾孕育后2年以上,夫妇同居,配偶生殖功能正常,而不受孕的一种疾病。
  诊断依据
  1.育龄妇女结婚2年以上,夫妇同居,配偶生殖功能正常,不避孕未受孕者,称为原发不孕。曾有孕产史,继又间隔2年以上,不避孕而未怀孕者,称为继发不孕。
  2.排除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

  证治概要
  不孕症的原因,主要与肾有关。肾主生殖,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两精相搏,乃能受孕。由于某些因素影响了上述某一环节的正常功能,就会导致不孕。而影响肾与冲任者,又将引起月经的异常。临床常见的证候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肾虚则阴阳失调,阴虚则精血不充,物质亏少,子宫干涩;阳虚则命门火旺,功能减弱,胞宫失于温煦。肝为肾之子,肝郁不畅,疏泄失常,气血不调,冲任失和。痰湿、血瘀常为肾阳虚及肝气郁所产生的病理物质,胞脉受阻,冲任不通,同样可致不孕。本病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的重点,是审脏腑、冲任、胞宫之病位,辨气血、寒热、虚实之变化,还当辨病理因素痰湿与瘀血。辨病的重点是注重与不孕症有较大联系的其他疾病。本病的治疗,应以补肾调经种子为大法。虚者补益脏腑,添精养血,燮理阴阳,调补冲任;实者当调理气血,化痰祛瘀。凡大苦大寒或辛燥之品皆当慎用,而以温润填精,甘咸柔养之剂为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男女双方均须注意起居房事有所节制,以保养肾精,并注意情志因素对受孕的影响,掌握“氤氲”、“的候”期交媾,以增加受孕机会。
分证选方      
  一、肾阳亏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酸形寒,小腹冷感,带下清稀,性欲淡漠,大便干实,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 温肾助阳,暖宫种子。
  [常用方] 毓麟珠(《景岳全书》)。
  人参、炒白术、茯苓、炒白芍各60g,川芎、炙甘草各30g,当归、熟地黄、制菟丝子各120g。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次1—2丸,空腹时,用酒或白汤送下。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辨证加减]
  1.如腰痛似折,小腹冷甚,脉沉迟者,加巴戟天、补骨脂、紫石英、鹿角霜等,以温肾壮阳。
  2.如夹有客寒,风冷侵入胞宫,小腹隐痛,经行量少色紫者,加艾叶、官桂、制香附等,以温经祛寒。
  3.如阳虚夹肝郁者,经前胸闷烦躁乳胀,加制香附、柴胡、陈皮、延胡索等,以疏肝理气。
  [按语]
  1.本方为肾阳虚不孕症之专方,用于阳虚血少之不孕症。经间期、经前期服用。现代在“补肾调周法”中,亦是调周法中经前期的主要代表方之一。经前期以补阳为主,补阳的目的在于维持阳长至重,温煦子宫,为孕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精卵结合乃至发育成长。
  2.阴虚火旺,湿热偏盛者忌。
  [参用方]
  1.温胞饮(《傅青主女科》):白术、巴戟天各30g,党参、杜仲、菟丝子、山药、炒芡实各lOg,肉桂6g,附子3g,补骨脂6g。水煎服,每日l剂。功用:温肾助阳,暖宫种子。主治:阳虚宫寒,小腹冰冷之不孕症。
  2。温肾丸(《妇科玉尺》):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当归、菟丝子、鹿茸、益智仁、生地黄、杜仲、茯神、山药、远志、续断、蛇床子各等份。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下。功用:温肾助阳,益精养血种子。主治:肾阳不足,排卵功能不良者。
  3.艾附暖宫丸(《仁斋直指附遗》):艾叶90g,香附180g,吴茱萸、川芎、炒白芍、黄芪各60g,续断45g,生地黄30g,官桂45g,当归90g。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7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送下,每日2—3次。功用:温经暖宫,扶阳抑阴。主治:子宫虚寒性不孕症。经行小腹冷痛,经色淡或有血块,或腰酸带多质稀色白。
  4.温土毓麟汤(《傅青主女科》):巴戟天、覆盆子各30g,白术15g,人参15g,山药15g,神曲3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补肾助阳,健脾益胃。主治:脾肾阳虚之不孕症伴经期量少,色淡,神疲纳呆,大便偏溏,腰酸形寒。
  5.助阳抑抗汤(《中国医药学报》1990,(6):43):黄芪15g,党参、鹿角片、丹参、赤芍、白芍、茯苓、续断、山楂各lOg。水煎服,每日1剂。排卵期后开始服至月经来潮。功用:补气助阳,活血壮肾。主治:妇女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症属阳虚瘀浊者。
  6。补肾种子方(《古今名方》):金樱子18--30g,菟丝子:人参、熟地黄各24g,桑寄生、何首乌各30g,淫羊藿9g,枸杞子15g,砂仁3g。水煎服,每日l剂。功用:补肾壮阳,益气养血。主治:肾阳虚子宫发育不良者。
  二、肾阴亏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经行先期,量少色红,五心烦热,咽干口渴,头晕心悸,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肾养血,调冲益精。
  [常用方] 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
  熟地黄30g,山萸肉、白芍、当归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阴虚火旺,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者,加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龟甲等,以清热降火,滋润填精。
  2.心烦失眠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以宁心安神。
   [按语]
  1。本方用于肾阴虚,排卵功能不良之不孕症,经后期服。经后期以补阴为主,在滋肾养血提高阴分的前提下,涵精益精,促进精卵发育成熟并排卵。此方不仅补血而且纯于填精,通过滋养阴精,达到受孕的目的。
  2.虚寒宫冷者忌。
[参用方]
  1.归芍地黄丸(《上海中成药标准》):熟地黄240g,山药、山萸肉、当归、白芍各120g,茯苓、泽泻、丹皮各9g。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2次。功用:滋阴补血,养肝益肾。主治:阴虚血少,月经不调,先期量少不孕症。
  2。清骨滋肾汤(《傅青主女科》):地骨皮30g,丹皮、沙参、玄参各15g,五味子1.5g,炒白术9g,石斛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补肾益精,清火除蒸。主治:阴虚火旺不孕症,见骨蒸潮热,口干舌燥者。
  3。增损三才丸(《医学纲目》):天门冬、熟地黄、人参、远志、五味子、茯苓、鹿角各等份。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每日 2次。功用:补气养阴,宁心益肾。主治:妇人体瘦无血而不孕。
  4.滋阴抑抗汤(《中国医药学报》1990,(6):43):炒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萸肉、丹皮、生地黄各lOg,甘草6g,钩藤15g。水煎服,每日l剂。月经干净后开始服。功用:滋阴养血,壮肾和脾。主治:妇女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症属阴虚火旺者。
  三、肝气郁滞证
  [主症] 婚久不孕,经期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小血块,情志失畅,经前胸闷急躁,乳房作胀,经行少腹疼痛。舌质正常或黯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养血和络。
  [常用方] 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白芍30g,当归15g,香附、丹皮、茯苓各lOg,白术15g,天花粉6g。水煎服,每 日1剂。
   [辨证加减]
  1.胸胁胀满甚者,去白术,加青皮、玫瑰花、绿萼梅,以理气舒郁。
  2。乳房胀痛有灼热感或触痛者,加川楝子、郁金香、蒲公英以清热活血,理气散结。乳胀有结块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橘核,以破气行滞。
  3.兼有湿热,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腻者,去天花粉,加黄芩、泽泻、车前子,以清热化湿。
  4.若夹有瘀血者,乳房刺痛,小腹胀痛拒按,舌有紫斑,加五灵脂、生蒲黄、赤芍、丹参、泽兰,以活血祛瘀,调畅气血。
  5.兼肾虚,腰膝酸软,脉沉细者,配合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肝肾。
  6.心烦失眠,梦多寐差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以益肝宁神。
  7.纳呆,大便偏溏者,加六曲、炒谷芽、炒麦芽、砂仁,以健脾培土。
[按语]
  1.本方用于肝郁型不孕症,经前期服为宜。肝气郁结,不仅影响心肾之间阴阳消长转化,从而抑制排卵,而且紧张忧郁,易使盆腔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络脉不和,难以受孕。因此对本型的治疗,应配合思想工作,消除顾虑,使患者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情绪。
  2。阳虚气弱,湿热蕴阻者忌服。
  [参用方]
  1.疏肝解郁汤(《中医妇科治疗学》):香附9g,青皮、柴胡、郁金各5g,丹参12g,川芎5g,泽兰12g,延胡索lOg,川楝子5g。水煎温服,每日1剂。功用: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主治:不孕且月经后期量少色红、有块,小腹胀痛,胸胁胀满者。
  2.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30g,甘草15g。上为粗末,每次6—9g。煨生姜1块,薄荷少许,水煎服,每日2—3次。亦可作汤剂;亦有丸剂,每日2次,每次6~9g0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不孕,月经不调,经前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经后诸症消失,呈周期性发作者。
  3.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9g,芍药18g,茯苓、白术、泽泻各12g,川芎9g。上为散,每次6g,温酒调下,每日3次。功用: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主治:肝郁血虚,脾虚湿滞之不孕症。
  4.合欢丸(《叶氏女科证治》):当归、熟地黄各90g,茯苓、白芍各45g,炒酸枣仁、炙远志各30g,炒香附、炙甘草各2。4g。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次6g,白汤送下,每日2次。功用:舒肝补血,养心健脾。主治:妇人思郁过度,致伤心脾,冲任之源日枯,渐至经脉不调,难成胎孕之气郁不孕者。
  四、痰湿内阻证
  [主症] 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形体肥胖,胸闷口腻,带多粘腻。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燥湿化痰,启宫助孕。
  [常用方] 启宫丸(《医方集解》)。
   川芎、白术、半夏曲、香附各30g,茯苓、神曲各15g,化橘红、甘草各3g。上为末,以粥为丸。每次lOg,用白开水送服,每日2次。
  [辨证加减]
  1.兼肾虚,腰膝酸软,性欲淡漠者,加杜仲、菟丝子、山萸肉等,以补肾壮腰种子。
  2.兼肝郁脾虚,胁痛便溏者,加香附、醋柴胡、白术、白芍、陈皮,以疏肝健脾。
  3.湿蕴化热,口苦,舌苔黄腻者,加黄柏、牛膝、薏苡仁、败酱草,以清热化湿。
  4.兼有瘀阻,经行腹痛,舌质淡紫者,加泽兰、丹参、延胡索、桃仁等,以祛瘀调经。
  5.痰瘀互结成症者,加昆布、海藻、三棱、莪术,以软坚化痰消症。
[按语]
  1.本证应从温脾肾之阳论治,才能杜绝痰湿之源。一般痰湿证,均由肾虚,肝脾失调所致。因此,补肾调肝脾,特别是补肾阳尤为重要,而且要坚持长期服药。从临床角度来看,痰湿是标,痰湿偏盛,急治其标。如治之无效,当从补肾调周法论治,才是治本之道。
  2。阴虚火旺,心肝郁火,津液亏耗者忌。
[参用方]
  1。消脂膜导痰汤(《济阴纲目》):制半夏、胆南星、化橘红、枳壳、茯苓、滑石各9g,川芎、防风、羌活各1.5g,车前子2g。上细切,加生姜5片,水煎温服,每日l剂。功用:化痰开结,清肃胞门,调理经脉。主治:宫冷不孕,痰纳胞门,闭遏子宫,经水不调,不能孕育。
  2.苍附导痰丸(《叶氏女科证治》):苍术、香附、炒枳壳各60g,陈皮、半夏、茯苓各45g,胆南星、甘草各30g。上药共为末,姜汁和神曲为丸。每次3—5g,每日2次,淡姜汤下。功用:燥湿化痰,理气调经。主治:痰湿内蕴,胞脉闭阻之不孕症。
  3.植芝汤(《医学纲目》):当归30g,川1芎22。5g,白芍、白术、半夏、香附、陈皮各30g,茯苓6g,甘草15g。上为粗末,分作10剂,每次1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3次。功用:养血健脾,利水化痰。主治:妇人体内脂膜过多,形体肥盛,子宫闭塞,年久无子。 .
  4.芎归平胃丸(《中药成方手册》):制苍术3。25g,茯苓、半夏、川芎、香附、制胆南星、神曲、当归、羌活各3g,枳实、滑石、陈皮各2g,防风lg。上为丸。每次6一l0g,每日2—3次,饭前温水送下。功用:燥湿化痰,理气调经。主治:妇人体肥痰盛,痰湿内蕴,凝聚结块之不孕症。
  五、瘀滞胞宫证
  [主症] 婚久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紫有块,小腹疼痛,临经尤甚。舌边有紫斑、瘀点,苔薄黄,脉细弦或沉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气通络。
  [常用方]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炒小茴香7粒,炒干姜0。6g,延胡索3g,官桂3g,赤芍6g,生蒲黄9g,炒五灵脂6g,没药、川芎各5g,当归9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下焦久瘀,易夹湿热,而致湿热瘀血交阻,酌加红藤、败酱草、二妙散,以清利湿热。
  2.肝郁化火,少腹灼热抽掣性作痛者,去肉桂、小茴香,加甘草、川楝子、钩藤、炒丹皮以清肝止痛。
[按语]
  1.本方用于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所致之不孕症,经前、经后服用为宜。少腹盆腔部位,乃脉络丛集之处,为寒湿、瘀血极易留阻之地,逐少腹之瘀,尤当温经散寒为先。本方的运用要点是:经期错后,经行少腹疼痛较剧,经色紫黑夹瘀块,少腹常发凉,脉象多沉涩。
  2。虚而无瘀或阴虚火旺者忌。
   [参用方]

  1.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炒五灵脂6g,当归9g,川芎6g,桃仁9g,丹皮、赤芍、乌药各6g,延胡索3g,甘草9g,香附4。5g,红花9g,枳壳4.5g。水煎服,每日1 剂。功用:理气化瘀种子。主治:气滞血瘀,胞脉失畅之不孕症。
  2。硝荡胞汤(《备急千金要方》):朴硝、丹皮、当归、大黄、桃仁各9g,细辛、厚朴、桔梗、人参、赤芍、茯苓、桂心、甘草、牛膝、橘皮各1g,虻虫10枚,水蛭10枚,附子6g。上为粗末。用清酒1000ml,煮取600ml,分4次服,日3夜工,覆取微汗。功用:温肾暖胞,荡涤瘀血。主治:瘀血较为严重,身体健壮,久不生育者。
  3。螽斯丸(《古今医鉴》):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各120g,茯苓、川芎、赤芍、炒枳壳、炒黄芩、延胡索、青皮各60g,陈皮、苏木、红花、五灵脂各30g,炒干姜15g,甘草6g,香附500g。上为末,用艾煎汤,人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40一50丸,空腹时用酒或白开水送下,每曰2次。功用:活血行气,调摄助孕。主治: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行小腹疼痛,腰酸膝软,子宫不能摄养。
  疗效评定
   1。治愈:2年内受孕者。
   2。好转:虽未受孕,但与本病有关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