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滞 颐

 学中医书馆 2015-01-16
   滞  颐
    [概述]
    概念  临床上把儿童涎液从口角流出,渍于颐间者称为。滞颐。。
    本症以3岁内的小儿多见,由于经常不停的流粘稠涎液,致使口腔周围潮红、糜烂、
发疹,常使患儿烦扰不安。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脾脏寒冷,功能不足.津液收摄失常;
亦有因热邪壅结于脾.脾脏湿热积聚而流涎不止。如若幼儿乳齿萌出阶段流涎者.无其
他症状,属生理性改变不属病态。

    [病因病机]
    一、脾胃虚寒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构成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主升,
.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而脾胃虚寒,功能不健,津液收
摄失常。如《寿世保元.卷八》曰:“涎者津之液,脾胃虚冷,故涎自流,不能收约。”又
:如《婴童百问。卷五》云:“滞颐,……此由脾冷涎多故也。”所以脾胃虚寒是导致滞颐的
重要原因之一。   
    二、脾胃湿热  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而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
燥恶湿,两脏湿燥相济,阴阳结合,方能完成食物津液转化过程,如脾为湿困,清气不
升,涎液聚结而外溢;胃为热壅,则失和降,涎液不能约束而外流不止。如《灵枢.口
伺》篇中说:“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因此
脾胃湿热亦成滞颐之疾。
    [临床诊断]   
    症状:其症见涎液多,从口角流出.致下唇、颏下、颈前等处满布粘滑涎液.并常
弄湿衣襟,一般全身症状较轻。
    检查:见涎液自流,口角及口腔周围或赤烂.流涎曰久可见面颊.颈、胸前发疹或
.糜烂,患儿常烦躁不安。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脾胃虚寒
    证侯:症见流涎清稀量多,唇淡、面白,不思饮食,消瘦,便溏肢软.倦怠,舌质
淡,苔薄白.脉细缓。
    病机分析:涎为口津,涎出于脾溢于胃,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
外,而脾胃虚寒,运化和输布水液功能减退,导致收摄无力,故见涎液清冷而自流量多;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如
脾胃功能健旺.则气血充沛,唇红而润,而今脾胃虚寒,气血虚亏,故面白唇淡;脾主
肌肉.主四肢,全身肌肉四肢,都需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丰满发达,
臻于健壮,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筋骨、血脉、肌肉、皆无气
血以健旺,故表现消瘦、肢软、倦怠,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细缓等一系列脾胃功
能不足的虚寒证候。
    2.脾胃湿热
    症侯:症见流涎量多而粘稠,面赤唇红,口角潮红,或颈、胸前赤烂,发疹,口渴

思饮,口臭.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浮数。
    病机分析:湿邪困脾,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液停聚,故涎渍于颐;因湿邪性插
腻不爽,再加热邪其性上炎,升腾蒸灼津液、故见流涎量多而粘稠;流涎日久,唇口厨
围肌膜受火热亢盛之邪燔灼,则见口角潮红,如热毒不能控制,进而腐蚀血肉,则出现
受犯的颈及胸前赤烂;脾胃湿郁生热,热盛化火,火易耗气伤滓,消灼阴液,故见口渴,
思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等,为胃腑热盛之证。
    二、治疗
.    (一)内治法
    1。脾胃虚寒
    治则;温中燥湿。
    方药:温脾丸。方中以益智仁,温脾开胃摄唾,白术补气健脾,燥湿收敛;再与姜:
汁同用,增强温脾散寒之疗效。方中还有木香温中行气;陈皮理气运脾,调中快膈;青
皮辛散温通;半夏和降胃逆而燥湿止涎。全方合用可达温中燥湿,收约流涎之功。或用
温胃散,方中以干姜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收敛而止涎;人
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和中;半夏、木香燥湿运脾。全方合用可达祛脾胃寒湿.对脾冷‘
滞颐,特别廉泉穴不能收摄所致者更显效。临床上对小儿脾胃虚弱而兼痰湿者,可选用
陈夏六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兼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兼食积者用大安丸(即
保和丸加白术)以行气消滞健脾之功。
    2。脾胃湿热
    治则:清热泻脾。   
    方药:清热泻脾散,方中以赤芍泻脾火,山栀泻火除烦,清三焦湿热之蕴结;石膏:
清热泻火止渴生津;黄芩、黄连解毒去中焦脾胃湿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灯芯.
清心除烦。全方合用能清湿热,泻脾火之功。如湿盛于热者用通心饮。本方木通利水通
淋除湿浊;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瞿麦利水清湿热而通经络;栀子泻火除烦去湿浊;
黄芩解毒,开膈清肠;灯芯清热除烦;麦冬润燥养阴;甘草清热。全方合用清热去湿止.
涎。如脾经蕴热而舌下廉泉穴不能挟制而下涎者,用清脾饮。方中黄连泻火清热解毒;
茯苓,山药.莲子、薏仁去湿清热而健脾;半夏祛痰浊而制涎下;人参益气养阴;石膏’
清热泻火;石斛养阴清热而不伤脾;灯芯除烦而制水。合用可达清脾经之蕴热而不伤正
气。如若小儿心脾壅热而多涎用牛蒡子、散。方、中用牛蒡子、栀子仁、甘草、川硝、郁金,
枳壳等药,以清心脾之壅热。
    (二)外治法  脾胃虚寒者.可用白附子30克,研细末,醋调为膏,晚上睡前敷于双
足涌泉穴,外用绷带包扎固定,次晨除去,隔天1次,  3次为一疗程。如脾风多涎,心.
胸壅闷而乳食不下用铅霜散。方中以牛黄、铅霜、天竹黄、犀角屑,黄芩,马牙硝、白
附子等,以清热解毒,开窍豁痰止涎。脾热多涎也可用金朱丹。方中以金葙、朱砂、半.
夏、天南星、石膏、白茯苓等药。以定惊除痰清脾热。
    [转归及预后]
    该病以3岁以下小儿多见,由于机体发育未全,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备,特别是乳齿.
未齐,恒齿未长,涎液分泌功能不稳,脾胃一遇寒邪,则廉泉开而不收,涎液自流,临
床上以脾冷多见。但小儿脏腑娇嫩.纯阳之体,易虚易实.故用药时或辨证时不准确,

域用药过于偏盛,则往往积热于脾,由脾胃虚寒转化为脾胃湿热之症,故治疗本证时要
注意的。滞颐如辨证治疗洽当,预后良好。
    [预防及护理]
    对小儿应调制饮食,注意饥饱适宜,免致脾胃损伤;注意口腔清洁,.减少邪毒滞留
.机会;有口齿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都是预防滞颐发生的措施。
    护理方面,脾胃虚寒的小儿,应避免过食寒凉食物,脾胃湿热患者,宜饮食清淡,
避免膏梁厚味和辛辣之品,对患者口腔周围及颈项胸前的皮肤要注意清洁,勤换衣服,
如发现皮疹或溃烂要及时用药,小心保护患处,设法避免小儿搔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