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脓耳眩晕 .

 学中医书馆 2015-01-16
脓耳眩晕    .
  .[概述]    .
.  概念  因脓耳而引发的眩晕,称“脓耳眩晕”,是脓耳比较常见的并发病。本病具有
脓耳和耳舷晕的特点,类似于耳源性迷路炎。
    历史源流  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无“脓耳眩晕”这一病名。为了教学、医疗、科研的
统一,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始立脓耳眩晕病名。本病属祖
国医学眩晕范畴,在学习本病的历史源流时,可参阅。耳眩晕。。
    [病因病机]  
    一、肝胆热盛,上扰请窍  由于急性脓耳或慢性脓耳急性发作.邪毒蔓延入里,肝
胆热盛,火热生风,风火相煽,上扰耳窍,而致眩晕。
    二、渥浊停聚.蒙蔽清窍一患者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脓耳曰久不愈,脓汁停聚耳
窍.经年累月不干,邪毒潜伏于里,湿热郁蒸耳窍,久则血肉腐败,侵蚀骨质,耳窍功
能受损而致眩晕。
’  三、:肾精号损,邪蚀耳窍;由于先天不足,肾精亏损,脓耳日久不愈,邪毒滞留耳
窍.肾虚耳部骨质松脆.不堪脓耳湿热邪毒之腐蚀.久则耳骨腐烂,耳窍平衡功能失调

而致眩晕。
    [临床诊断]    、    .
    症状:急性脓耳或慢性脓耳急性发作患者.突然发生阵发性、旋转性眩晕,恶心呕
Ju:.特别是迅速转身,屈身或在车中受震时.发作明显,听力减退。
    检查:耳道有臭脓及胆脂瘤样分泌物,中耳腔或有肉芽,用手压迫耳屏或瘘管试验,
诱发眩晕或眩晕症状加重,眼球震颤,听力检查可为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乳突部
X线照片.显示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
    根据以上症状及检查,脓耳患者,有阵发性眩晕,眼球震颤,检查见有胆脂瘤,臭
脓或肉芽。瘘管试验阳性,前庭功能正常,诊断即可成立。
    鉴别诊断:脓耳眩晕须与耳眩晕相鉴别(见。耳眩晕”)。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肝胆热盛,上扰清窍
    证候:耳内流脓黄稠或脓中带血,耳痛较剧,听力下降,突然发生眩晕,动则眩晕
加剧,恶心呕吐。全身或见口苦咽干,目赤面红,小便黄,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脉
弦数.
    病机分析:肝胆火盛,邪热困结耳窍,蒸灼肌膜,故耳痛较剧。热毒炽盛.伤腐肌
膜,故耳流黄脓或脓血。肝胆火炽,火热生风,风火相煽,上扰耳窍.故突发眩晕,恶
心呕吐。火热伤津则口苦咽干,火热上扰则面红目赤。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脉
弦数,乃是肝胆火热之象。
    2.湿浊停聚.蒙蔽清窍    .
    证侯:耳内流脓.时重时轻,缠绵日久,脓粘腐臭.耳鸣失聪.眩晕反复发作,头
额重胀,胸闷不舒,呕恶较甚,痰涎较多。全身或见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
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润.脉缓弱或濡泄。
    病机分析:患者素体脾虚或久病伤脾,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耳窍失养,脾虚不化
水湿,湿浊困结耳窍.故耳内流脓经年累月不干。若湿郁化热.湿热壅盛,腐蚀肌膜,
故脓粘腐臭。湿浊之邪入里,耳骨受损.清窍受蒙。故眩晕反复发作,头额重胀。阳气
被遏.阻滞中焦.气机不利,故胸闷不舒。湿浊上泛,故呕恶痰涎多。脾虚湿困.则倦
怠乏力。脾虚不运故纳少腹胀.大便时溏。脾虚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唇舌淡白,苔
白润,脉细缓弱。
    3。肾精亏损,邪蚀耳窍
    证候: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或时流时止.止而复流,流脓污秽味臭,或成块如豆
腐渣样。耳鸣耳聋,眩晕时发,全身或见精神萎靡,腰膝痠软.遗精早泄.舌质淡,脉
细弱。
    病机分析:肾虚耳窍失健,易致邪毒滞留,湿热邪毒久困.则耳内流脓不止。肾元
亏虚,骨质松脆,邪毒侵蚀,腐败成脓,故脓液污浊味臭或成块状。肾虚髓海不足.清
窍失养,复因耳骨腐烂,功能受损.故眩晕时发。肾虚不能上荣,故精神萎靡。腰为肾
府,肾虚髓少不充于骨.故腰酸膝软。肾虚精关不固.故遗精早泄。舌质淡.脉细弱为
肾阳虚之象。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肝胆热盛,上扰清窍
    治则:清热泻火.平肝熄风。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蔓荆子、菊花、升麻、石决明。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解毒
排脓。加蔓荆子、菊花、升麻以疏风散热;石决明镇肝熄风。若火热盛者,耳痛较剧,
可选加夏枯草、水牛角等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力。大便秘结者,选加大黄、芒硝以引热下
行。脓黄带血,可选加车前子、地肤子、苦参等以渗湿解毒排脓。   
    2.湿浊停聚,蒙蔽清窍   
    治则:健脾渗湿,涤痰息风
    方药:托里消毒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运用。托里消毒散中用党参、黄芪、茯苓
.健脾益气渗湿: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兼用银花、白芷、桔梗、皂角刺解毒排脓。
.故有健脾渗湿,排脓的作用。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健脾燥湿,涤痰息风。两方合用,
.对湿浊蒙蔽清窍而致之脓耳眩晕适用。
    3。肾精亏损,邪蚀耳窍
    治则:补肾益精,去湿化浊。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本方为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剂。由于湿热久困耳窍,腐
.蚀骨质,脓液污秽味臭,宜选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泽兰、穿山甲、皂角刺、马
勘、鱼腥草以活血祛腐。眩晕甚者.宜加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等以滋阴潜阳。
    (二)外治法
    1.按“脓耳。外治法作耳局部处理。
    2。脓耳眩晕症状控制后,可考虑行乳突根治术。
    (三)针灸疗法  参考“耳眩晕”。   
    [转归及预后]
    脓耳眩晕,如能及时控制,并进行根治,则预后良好。若失治或误治,邪毒侵入颅
呐.可引起黄耳伤寒,甚则危及生命。
    [预防及护理]
    彻底治疗脓耳.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脓耳眩晕发作时,应卧床静养,进食易消化食物。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似防发生黄耳伤寒。
    [小结]
    脓耳眩晕是脓耳常见的并发病,本病具有脓耳和耳眩晕的特点,根据病因病机和临
.床症状,辨证治疗分为三型:①肝胆热盛,上扰清窍,治以清热泻火,平肝息风,选用
龙胆泻肝汤加减;②湿浊停聚,蒙蔽清窍,治以健脾渗湿,涤痰息风,选用托里消毒散
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③肾精亏损,邪蚀耳窍,治以补肾益精,去湿化浊,方田杞菊
地黄汤加减。外治方面,可参考“脓耳”,本病必须彻底根治.以防病邪蔓延入里,危及生
:命。
    脓耳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在学习本病时,可参阅古医籍中有关眩晕的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