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热乳蛾

 学中医书馆 2015-01-16
 风热乳蛾
    [概述]    .    .
    概念  风热乳蛾,主要为风热为患,新感而发,临床以咽部疼痛.喉核红肿.或表
面附有点状,片状腐物为主要症状,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 
    本病病变在喉核(扁桃体),形如乳头,状如蚕蛾,故名乳蛾、喉蛾。因其发病急,
又称急蛾、急乳蛾、鹅风、飞蛾。肿于一边,称单蛾、单蛾风;肿于两边,称双蛾、双鹅
风。有将喉核白腐物成片者称为连珠鹅。   
    风热乳蛾是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春秋两季易于发病,儿童及青壮年患病者尤多,
并发症有喉关痈、痹证、水肿,心悸怔忡等病,所以治疗失宜时,会严重地危害患者的
身体健康。

    [病因病机]
    一、风热外侵,肺经有热  风热邪毒外侵,首先犯肺,肺脏有热:循经络上逆咽喉,
  邪毒搏结于喉核,脉络闭阻,肌膜受灼,遂致喉核红肿疼痛而为病。如《疡科心得集.
  卷上》说:“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
  乳蛾”。《重楼玉钥.卷上》也说:。此症由肺经积热,受风邪凝结,感时而发。。
    :、邪热传里,肺胃热盛  风热邪毒壅盛,乘势传里,.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燸,以致
  脾胃窘热较重,再兼感外邪而发病。当肺胃热盛时,邪热上攻咽喉,灼腐肌膜,煎炼津
  液.致喉核红肿疼痛,或有白腐物脓液。如《济生方.咽喉门》指出:“摄养乖违,善饵
  丹石,多食炙博,过饮热酒,致胸膈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者.……皆
  风热毒气之所致耳”。《喉科秘旨。乳蛾门七症》说:“此症感胃肺二经而发生”。
.    [临床诊断]
    症状:咽喉疼痛,逐渐加重,吞咽、讲话不便,咳嗽或吞咽时疼痛尤甚。轻者,鼻
  塞流涕,咽喉干痒、灼痛,与感冒症状相似,但喉核红肿.发病3~4天可以痊愈。一般
  患者多突然发病,全身不适,发热,恶寒,体温可达38-40℃,头痛,颈疼,四肢酸楚,
  胃纳差,大便秘结,部分病人耳鸣、耳聋,咽疼波及耳部,婴儿可有惊厥、泄泻等表现。
  5-7天后,体温大多下降,诸症随之缓解。    .
    检查:喉核红肿,连及喉关周围,喉核表面或有黄白色腐点,腐点可连合成片状白
  膜,白膜不超出喉核范围,颈部可扪及核。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咽白喉、喉关痈、烂喉痧相鉴别。咽白喉起病较缓,发热不高,
  37.5~38。5℃之间,热度与症状不成正比,咽痛较轻,面色苍白,身体虚弱,脉细数无
  力。喉核肿大,表面出现白点或白膜,1~2日后扩大呈小片状,超出扁桃体之外。假膜
  为灰白色;逐渐变厚,不易剥离,若强行除去,可引起出血。颈部及颌下核肿大明显。
  喉关痈初起与风热乳蛾相似,咽喉疼痛日益加重,并有吞咽困难之症,严重者张口困难,
  流涎,活动头颈时觉牵强作痛,语音模糊不清。检查见单侧喉关肿胀.表面光亮如镜面,
  压之有波动感,悬雍垂被推向对侧。烂喉痧发病突然,高热,恶寒,头痛,呕吐,12~
  36小时出现皮疹,3~5天现杨梅舌,咽痛或轻或重,病变部位在全咽部,咽部肌膜呈深
  红色,上腭可有瘀点,喉核上腐物易除去,其下层呈紫红色,不出血,亦可扪及核。
    [辨证论治]
    风热乳蛾属热证、实证。病发初期属风热外侵,肺经有热;病情进一步发展,属邪
热传里,肺胃热盛。
    一、辨证
    1。风热外侵,肺经有热
    证候:咽喉干燥、灼热,咽部疼痛偏重于一侧或诵侧,并逐渐加剧,吞咽、讲话不
便;当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尤甚。喉核红肿,可连及同侧咽喉。全身症状可见发热恶寒,

  鼻塞流涕.、咳嗽无痰.或痰粘难出,肢体怠倦,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凤热邪毒由口鼻而入,结聚于喉关及其附近,加上肺热上蒸,故咽喉干
  燥、灼热,咽部疼痛.并由一侧蔓延至两侧。由于经络瘀阻.肌膜受灼,气血壅阻于喉
  核.故喉核肿大,色红。因外感风热,邪毒在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气郁而发热,
  肌表得不到卫气正常的温煦,故恶寒.邪滞经络。兼以风热壅塞清窍,所以鼻塞流涕,头
  项强痛,肢体怠倦。邪犯肺金,肺气的宣降失常,而且津液被煎炼成痰,贮于肺窍.则咳
  嗽,痰粘难出。舌尖反映上焦病变,外邪涉及肝胆之火,因而舌边尖红,邪尚在表,则舌
  苔薄白或微黄.外邪在表,卫气与之相争,营气遂鼓动于外.加上邪热使气血运行加速,
  则脉浮数。
    二,邪热传里,肺胃热盛  。    .    ‘
    。证候。患者咽喉疼痛较剧,往往痛及耳部深处,。讲话或咳嗽时咽部疼痛难忍,吞咽
  困难,常语音不清,喉核红肿较甚.有黄白色腐点,或腐点融合成片。颈部多有核,
  且肿痛明显。全身症状可见壮热,汗出,面赤唇红.气粗,口臭,口渴引饮.胃纳差,
  腹胀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苔黄厚,脉洪大。    .
    病机分析:由于表证渐罢,邪热传里,热困阳明,出现肺胃热盛的症状。此时邪热
  壅盛,蒸灼咽喉,故咽喉疼痛颇甚,核肿痛尤为明显,喉核红肿较为严重,  白腐物尤
  多。因里热盛于内,并充斥于外,因此壮热。阳明脉盛于上而面赤。热迫津液外泄,则
  污出溅溅然。汗出肌疏,邪气内伏,致使恶寒。热盛伤津,则口渴引饮。胃腑热盛,腑
  气不通,.所以腹痛,纳呆,便秘。里热上炎舌体,又舌质红赤.苍黄而厚。热盛阳亢,
  脉来洪大。    .    ‘
       三、治疗    .
    (一)内治法
    1.风热外侵,肺经有热    ,
    治则: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药:疏风清热汤。方中荆芥,防风疏风解毒,两药性味辛温,符合。解表不远热。
  的原则,且有苦寒药制约,以防药性偏亢;银花、连翘、黄芩、赤芍苦寒泄热,凉血解
  毒;牛蒡子、桔梗、甘草、玄参、浙贝母、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本方一方面祛凤散
  邪,使风热之邪从表解;另方面清泄邪热,以降内蕴之热;再加上宣肺利咽.望药力直
  达病所,消退咽喉红肿。如《证治汇补。卷之四》指出:“属表证;…¨宜辛凉发散”。若
  鼻塞流涕,可加苍耳子,辛夷花;咳嗽、无痰,或痰粘难出,加射干、杏仁、前胡;肢
  体怠倦.加桑枝,苡仁。亦可用银翘散加马勃.玄参,大青叶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兼能解表;淡竹叶、芦根清热生津除烦;薄荷.
  淡豆豉辛凉解表;荆芥和清热药同用,起了辛凉轻散的作用;桔梗、牛蒡子、甘草配伍,
.  能宣肺解表,祛痰和咽。本方的清热药多于解表药,侧重于清热解毒。马勃、玄参、大
  青叶能凉血消肿利咽。
    2。邪热传里,肺胃热盛
    治则:清咽利膈,消肿解毒。
    方药;宜用清咽利膈汤。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疏散表邪;山栀子,黄芩、连翘、
  银花、黄连泻火解毒;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缓急利咽;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泄热。

此方清上泄下;解表疏里,而以通腑泄热为主,使热毒得以清解,邪有出路,因而咽喉
通利。胸隔舒畅,适宜于肺胃热盛之证。临床上,亦可选用普济消毒饮。本方牛蒡子、
薄荷、僵蚕、升麻、柴胡疏散风邪;黄连、黄芩、连翘,甘草,马勃、板蓝根泻火解毒;
桔梗开泄.橘皮、玄参养阴理气。本方疏风消肿,清热解毒,但通腑之力不足,必要时
可加入大黄、玄明粉等泻下药。体虚者酌加人参。龙胆泻肝汤亦可以考虑使用。本方中
龙胆草、柴胡、黄芩、山栀子清热泻火;车前子,泽泻、甘草、木通利尿去湿;生地、
当归凉血活血。   
    若患者咳嗽痰黄,颌下核疼痛明显者,可加射干、瓜荠皮、贝母以清热化痰,散
结消肿;持续高热.加石膏、天竺黄以清热清火;喉核点状或片状腐物,加马勃以祛腐
:解毒;咽喉肿痛甚者加蒲公英,或含服牛黄解毒丸或六神、丸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外治法  包括吹药、含漱、含服、蒸气吸入,外敷、外搽、点药等。
    ].吹药  咽喉疾病,来势急骤,吹药末于病所,有直接治疗的作用。
    冰硼散,吹入喉关,每日5-6次,得痰涎,可吐出.用于消肿润燥,清凉止痛。
    珠黄散,随时少量吹入患处,用于清热解毒,消肿辟秽。
    锡类散,吹于喉核,每曰10多次,用于清热消肿,去腐生肌。    、
    2.含漱  分冷漱和热漱。冷漱的作用是清凉止痛,解热收敛。热漱是将药液乘温含
潄,一方面使药液浸渍患处,另方面借温热之气行血气,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冷漱
的常用方有:    .    .    .    ,    .
    (1)扁柏叶嫩头洗净,后用冷开水浸一夜,连水捞入石臼中捣烂,冲白矾水少许出
廾,收在瓷瓶中,用时再冲冰片白矾汤含漱于喉间。此方能清热凉血,消肿除痰。    .
    (2)元明粉15克,牙皂末、稀白醋30克和匀备用。此方能生津润燥,祛痰清热。
    热漱方有:    一
    (1)银花、甘草煎水含漱,以清热解毒。    .    。
    (2)荆芥、菊花煎水含漱,以疏风消肿。
    (3)漱口方。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3.含服:含药物于口内,渐渐溶化后,慢慢咽下,使药物较长时间地停留于咽喉
都,有清利咽喉,除痰生津的作用。    .    .
    (1)牛黄解毒丸,每日3次,每次l枚,用以清热解毒,通便止痛。
    (2)铁笛丸.每曰3次,每次1~2枚,用以清热养阴,祛痰开音。
    (3)润喉丸+每日5次,每次l-2枚,用以清热生津,祛痰消肿。
  .(4)西藏青果,每日7-8枚,每次1枚,用以生津利咽,消肿开音。
    .(5)胖大海,每日4~5枚.每次1枚,用以清肺利咽,润肠通便。    .
  .  4.蒸气吸入  将药物加水煎煮,吸其热气入口内,常用药物有一枝黄花、土牛膝
.根等。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
    5.外敷  将药粉用水蜜或凡士林配制成糊状软膏荆,外敷于与喉核相应的颈项处:
对于有誉核的患者尤为适宜。可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药物,如双柏散、三黄散,
。如意金黄散。
    6.外搽  腮颊红肿或颈部核肿痛者.可用牛黄解毒丸,紫金锭以盐水或蜂蜜调
成糊状外搽之,能清热解毒消肿。

    .’
    7.点药  土大黄晒干,研为细末,用棉棒蘸药点之,可使蛾核肿势消减。    。
    (三)针灸疗法  本法有疏通经络,泄热消肿,利咽止痛的作用。
    1.针刺疗法  因本病多属肺胃实证,故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用泻沬.
  留针10-30分钟。
    主穴;合谷、内庭、曲池。 
    配穴:天突、少泽、鱼际。
    备用穴:如耳鸣、耳聋、耳痛因肝胆火炽所致者,取太冲,丘墟,用泻法清泄肝胆
  之火。小儿抽搐因热极生风者,可刺十宣出血,泄诸经之邪热;刺水沟通调督脉,开窍
  醒神;取足厥阴的太冲以泻肝熄凤。痰多取丰隆。
    2.耳针疗法  就是在耳廓上针刺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选穴:①取扁桃体区。②选反应点:反应点有两种。第一,压痛点;第二,耳中
  变形、变色、脱屑或有小红点、小星点的地方。
    方法:取患侧耳廓中的扁桃体区或反应点埋针,针是特别的蝌蚪样皮内针,、直刺或
  斜刺透针,针尖刺入后,外加胶布固定,为加强疗效,可埋2~3针。埋针期间,病人可
  自行按摩以加强刺激。
    3.穴位注射  通过针刺穴位的刺激及药物的作用,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改善病理.
  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选穴:脾俞、肩井、曲池、足三里。
    方法与作用:每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各2毫升。鱼腥
  草注射液及穿心莲注射液清热解毒,止咳利尿;柴胡注射液的退热力颇强,用于高热患
  者尤为适宜。  ,    .    ,
    4.放血疗法  用三棱针或粗针在一定的地方刺入,放血少许,以泄热透毒,活血
  消肿。    。
    选穴:①耳轮,、耳轮,、耳轮30②耳壳背部明显的三条静脉,选取一条;③少.
  商穴、商阳穴。④喉核上下方表浅处。
    (四)其他疗法    .
    I.擒拿法  木法能止痛缓急,适用于乳蛾肿痛剧烈,滴水难入者。
    2.提刮法  即提痧法和刮痧法+本法可泄热透毒,去瘀消肿.。多用于风热乳蛾的j
  早期(详见“风热喉痹”)。
    (五)民间疗法
    I.草药  用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    (1)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地胆头,崩大碗,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本方着重于.
  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
    (2)火炭母、土牛膝根、岗梅根各60克,水煎服。此方擅长于利湿解毒,清咽止
  痛。    ,    .
    (5)山豆根10克、锦灯笼30克,水煎服。该方泄热消肿.解毒之力较强。
    2。饮食疗法
    (1)明矾拌橄榄:每次用橄榄12个,明矾约1.5克,先将榄子用冷开水洗净.用方
  逐个割4~5条纵纹,将明矾研末掺入刀口内,每l~2小时含2。个,细嚼慢吞,有痰吐

痰,无痰将汁咽下,榄渣可吐出弃之。本方能清热化痰,生津利咽。    .
    (2)萝白苗晒干后,每次用30-60克,煲汤佐膳,以清热解毒利咽。
    (3)咸橄榄芦根茶:每次用芦根30克(鲜品60~120克),咸橄榄4枚,清水两碗
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有解毒利咽,降火除烦,清热生津的功效。
  ’[转归及预后]
    本病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可并发核肿痛、喉关痈、痹证、
心悸怔忡、水肿,淋证。本病治疗不彻底可转变为虚火乳蛾。
  [预防及护理]    ,
  一、预防  
  I。宣传教育及药物预防  加强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说明本病的病因、危害
性和预防的方法。并可用下列方法加以预防:
    (1)鬼羽箭l 0克、贯仲15克、土牛膝根20克、岗梅根2 O克,煲水饮.每日1次,
连服4~5天。    .
    (2)25Q5白矾水含漱,每日7~8次。    .
    (3)紫金锭,每曰含服I片,连续4-5天。
    (4)青龙白虎汤(青果30克、莱菔60克共捣汁,开水冲服),每曰1次,连服3
天。
    2.慎其居处  春夏宜凉,冬时宜温,避风火袭击,防烈焰寒冰所伤。宿舍和工作
场所应保持通风透气,光线充足,湿度适宜,并尽力减少空气污染,避免咽喉部受过多
不良气体的刺激。注意口腔卫生,在时病流行期,不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3.节其饮食  食物宜淡薄.不宜熏炙生冷,以免肺脏受伤及胃腑壅热。可多服清凉
饮料.如荸荠、竹蔗,橄榄等煲水饮。    .
    4。增强体质,扶持正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及炼气功等)
和从事体力劳动,以增强身体素质。积极治疗凤热乳蛾及虚丸乳蛾,必要时火烙或剜除
喉核。
    二、护理  体温过高时,要适当降温及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流质或半流质,保
持二便通畅。可用银花甘草水漱口。小儿患者要注意痰液的排出及降温,避免惊风的发
   
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