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的打车再燃补贴大战 滴滴能否打破“老二必死”魔咒

 AliciaCao 2015-01-16

    沉寂大半年之后,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又进入了补贴活跃期。1月9日,快的打车向北京、上海约1000万用户的账户发送了1张等同于当地出租车起步价的代金券。

  此前,滴滴打车在微信渠道几次三番发放小额红包,供人们在打车时抵用。2014年,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领先滴滴打车几个百分点,预计在2015年里,“打车双雄”将继续争夺用户、争当冠军。

  快的用户获起步价补贴

  上海某航空公司的张先生,是滴滴打车的忠实用户,但是他在1月7日深夜,给手机安装了快的打车APP。他那时候得知,快的打车将于1月9日,在京沪两地开展“打车立减起步价”的补贴活动,这是快的打车继“双12”后推出的又一个“免费”打车活动,都是往北京、上海的用户账户里一次性撒钱。

  快的打车此次补贴活动,仅限1月8日0点前注册的北京、上海用户,并已升级到最新3.5版客户端。据悉,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的用户,大约1000万。快的打车在1月9日0点前,向这些用户发送了1张等同于当地出租车起步价的代金券,代金券自动保存于这些用户的快的打车APP账户里,用户当天使用快的打车APP支付车费,只要选择该代金券,就能立刻减去起步价。

  北京、上海的出租车起步价为13元/3公里,意味着快的打车1月9日向北京、上海市场投放了1.3亿元的活动预算。由于并非所有用户都会参与活动,快的打车的实际支出小于1.3亿元,但是,活动不仅活跃了原有用户,还“火线”新增了一批上海某航空公司张先生这样的用户,以至于当天在社交媒体上,有些网友抱怨,抢车的人太多。

  快的打车方面则表示,当日使用其客户端参与活动的用户,如果等待超过60秒仍没有司机接单,可以获得一个“抚慰红包”。快的打车未透露这种“抚慰红包”的价值。商报记者查到,2014年圣诞节期间,快的打车对抱怨“打车难”的用户,提供过5元的“抚慰红包”。

  当天,为了让用户快速打车,快的打车对司机也进行了补贴。快的打车人士解释,这种补贴是,“使用高效的司机补贴系统,根据阶段性任务对司机进行奖励,对非优质订单还有特别奖励,以鼓励司机接路程短或一些偏僻目的地的订单。”这一天,快的打车依靠大数据系统对订单进行智能调度,后台依据司机实时接单能力决定推送数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均衡业务量。

  按照最新统计,快的打车在全国覆盖358个城市,拥有135万司机和过亿用户。“北京、上海是全国最重要的城市,任何企业都会势在必得。”快的打车人士承认,对北京、上海另眼相看,但是不等于轻视其他市场,“我们后续会有活动顾及其他城市。”

  滴滴月度使用暂居第二

  2014年一季度,同属阿里旗下的快的打车、支付宝钱包,以及同属腾讯旗下的滴滴打车、微信支付钱包,分别推出巨额补贴活动,请全国用户打车。从2014年5月份开始,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相继下调并最终停止了乘客和司机的补贴,改行较为温和的市场刺激形式,比如,快的打车七夕期间送鲜花,“双11”期间可用11个快的打车积分兑换一张天猫店铺的现金抵价券,金额在5-20元不等。“这昭示着打车软件的营销已经进入"后补贴"时代,进入了稳固用户、增加用户黏性的阶段。”快的打车人士介绍,互联网企业都需要烧钱揽用户,“人头费”越来越贵;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后,烧钱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企业可以更多考虑成本了。

  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的低调行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用户流失。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快的打车2014年3月份的月度覆盖人数曾一度达到3738万人,滴滴打车覆盖2928万人,而当时正是打车软件补贴大战最激烈的时期。

  快的打车人士称,烧钱大战结束后,用户规模、用户黏性没有根本性下降,不少用户告别了马路扬招、电话预约,习惯于使用打车软件这一智能出行方式。另据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介绍,打车软件运营商相继建立积分商城,与众多商家进行合作,“通过这些手段,打车软件可以有效保证用户黏性的同时,还有望进一步实现流量变现。”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2014年每个季度发布的《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季度监测报告》表明,打车软件业在2014年形成了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双雄争霸”的稳定格局。

  2014年第一季度,快的打车的日订单数超过623万单,较2013年第四季度增长20.7倍;城市覆盖数增至261个,较2013年第四季度增长6.5倍,进一步稳固了打车软件行业第一的位置。

  截至2014年6月,快的打车覆盖人数超过2814万人,月度使用次数2.7839亿次,占总使用次数的52.05%;滴滴打车覆盖2405万人,月度使用次数2.5651亿次,占总使用次数的47.95%,两家打车软件合计月度使用总次数达5.349亿。

  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4.4%的比例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4.9%的比例位居第二。

  滴滴快的争夺战继续

  互联网企业长期存在“老二必死”的魔咒,在线旅游、团购、电商等领域都因此上演激烈竞争。在打车软件领域,滴滴打车也不愿居于人后,而201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并未遥遥领先滴滴打车,存在缩小差距的可能性。

  滴滴打车的设想是,借助微信渠道,追赶快的打车。仅2014年12月,滴滴打车就发起“抢"双12"红包”、“领千万红包”、“平安夜送千万豪礼”等活动,每个红包的金额大多在几元幅度。得益于微信在全国的广泛应用,滴滴打车的这些活动,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疯狂转发,反应稍慢者会发现红包已经发完。

  “我们不差这几元钱,我们是觉得好玩。”上海一位平面设计师告诉商报记者,每逢滴滴打车发放红包,自己和同行都会一拥而上,“把链接转发给别人也是一种心理满足,显得自己消息灵通。”在该群体里,滴滴打车是打车时的首选。

  对于无法在微信里开展活动的快的打车来说,则需要继续利用淘宝的庞大交易群体,以及支付宝的知名度,在微信以外的渠道迎战滴滴打车,手法也包括撒钱、送红包。在2015年里,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对乘客、司机的补贴,将难以停止。

  拟建立互联网调度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快的打车、滴滴打车这2家具有互联网金融背景的企业,无论谁更强,都已经共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催动出租车行业加快探索经营体制改革。

  2014年下半年,上海市交通委推动快的打车、滴滴打车与强生、大众、海博、锦江等四大出租汽车企业电调平台完成技术对接,给予公众最直观的感受是:四大出租车企业司机承接打车软件业务时,车辆顶灯与传统电调业务一样显示为“电调”,不再显示“待运”,解决了乘客扬招时的误会。快的打车、滴滴打车与四大出租汽车企业电调平台通过数据信息和技术对接,已经使得“黑车”和“克隆车”混迹其中的现象少有提及。

  在1月6日的上海出租车行业提升服务质量活动现场,上海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表示,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对接强生、大众、海博、锦江等四大出租汽车企业电调平台,不是终极目标,上海可以建立统一的出租车调度平台,纳入各家打车软件运营商、各家出租车企业。目前,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强生、大众、海博、锦江,未与政府系统对接,政府无法实时、一对一监管。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认为,互联网服务是今后的方向,上海出租车行业需要在法律框架下主动改革。他设想,在2015年内诞生全市统一的互联网调度平台,可以采用官方APP的形式,具备互联网上预约、动态监管、行驶路径回放等综合功能。上海出租车行业需要市场细分,向公众提供优质优价的服务,但是,违法、加价、“黑车”将绝对禁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