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寻真州古迹

 云天123 2015-01-17

踏寻真州古迹

  

  真州,不说你能否猜到今的名址?反正我是没猜到。要不是这次从扬州这样一路走下来,或许以后也不知道。

  

  曾熟悉的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头。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始修。月明人依楼。”我常常问吴山哪里?此次去仍旧只经过了瓜州仍不知道吴山所描写的在何处(要有知道的朋友给俺吱一声哟)。

  

  地名由来: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信奉道教的宋真宗下诏建玉清昭应宫。五年,又诏令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四座金像,当时有人向宋真宗上奏,说建安军西北小山(今马集二亭山)上出现王气,宋真宗立即派大臣到此设置冶炉,挑选能工巧匠,铸造金像。

  

  六 年三月,金像铸成。像成以后,宋真宗又派心腹大臣作为迎奉圣像的特使,将金像迎到京城。金像所到之处,沿途州县官员均出城十里迎拜。金像至京城后,京城禁 屠刑,皇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仪式,将金像迎送到玉清昭应宫供奉起来。因四座金像仪容逼真,皇帝龙颜大悦,下诏将建安军升为真州,并在熔铸金像之地 建仪真观,此为仪真和真州名称的由来。

  

  明代设仪真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仪征县。末代皇帝溥仪统治年间为避讳,曾短期改扬子县(唐置扬子县),后恢复。

  

  历史:

  上古岁月

  仪征,风物淮南第一州,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自 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上古时代在幅员辽阔、山海相连的东方大地上,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人兽共栖的蛮荒生活,依靠勤劳、智慧和勇气,开辟 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上古华夏分九州,仪征属扬州。先秦时期,仪征先后属吴、越、楚、秦,迄今这里已发现先秦时期古遗址7处,从考古资料判断,当时仪征已是中华大地上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家畜饲养和渔猎经济为辅,手工业亦随之兴起,我们的先民们创造着灿烂的原始文化,揭开了仪征历史的序幕。

  

  秦汉

  秦 皇汉武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元封五年仪征置舆县,是为建县之始。水旱灾害是农耕的大敌,汉代仪征境内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陈公塘,使农业生产有 了可靠保障,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汉代厚葬之风盛行,仪征境内现保存大量的汉代墓葬,尤其是蜀保存大量的汉代墓葬,尤其是蜀岗丘 陵地带自北向南墓区鳞次栉比,有盘古山、庙山、烟袋山、虎山汉墓等,其中随葬品更是绚丽多姿,目不暇接。

  

  六朝

  东 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以后天下三足鼎立,南北硝烟不断,偏安南方的六朝内乱频发,政权争夺变换如“传舍”、人生命运漂泊如“转蓬”。在频繁的改朝 换代中,仪征郡县俱废,行政隶属多变。这一时期,仪征一方面因处于战略要津成为南北争夺的地带,另一方面因与京城建康、重镇京口关系密切,经济得到较快恢 复和发展,文化科技亦有长足进步。仪征境内三国、西晋、东晋及南朝时期的墓葬均有发现,其中造型雅秀,釉色纯丽的六朝青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仪征六朝时期 社会生活风貌。

  

  唐宋

  随 朝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由于邗沟开拓,运河开通,处于江淮运口的仪征成为漕、盐中转的枢纽。到唐宋时,仪征已发展 成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被誉为“纲运喉舌,东南水会”,商贾云集,肆铺联袂、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建置亦相继由县上升为军、郡、州。宋政和七年 (1117年)赐名仪真郡,这是“仪征”的由来。唐宋时期仪征得繁丽还吸引了许多诗人、文学家、骆宾王、孟浩然、李白、刘禹锡、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在仪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唐风宋韵,绵延不绝。

  

  明清

  明清两代仪征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大批富商特别是盐商纷纷来此置业、造园、园林兴盛,最多时有40座, 世界上最早的造园专著《园冶》在仪征问世,仪征当时成为与扬州、苏州齐名的园林城市。文人墨客莫名而来,流连忘返。汤显祖、袁枚、王士祯、孔尚任、吴敬 梓、郑板桥都与仪征结下不解之缘,一组雅致清新的《真州绝句》不仅成为古诗文的经典之作,也使仪征美名远扬。仪征境内的明清墓葬极为丰富,传世佳品,赏心 悦目。

  

  人文荟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仪征历史悠久,风物繁华,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批彪炳千辉的杰出人物,他们中的宋代著名农学家陈旉、名医徐叔徽、清代政治家阮元、篆刻家吴让之、近代大学者刘师培、世界文化名人盛成、化学泰斗柳大纲等,在群星璀灿的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他们是仪征人的骄傲,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古迹:

  仪征鼓楼

  

  仪征鼓楼位于扬州仪征市区城河景观带,建于明代成化二十三年,即公元1487年,向为城区中心,几百年来,屡经战火摧残,长期风蚀雨剥,失去原貌,梁木腐朽,结构紊乱,已成危楼。后几经修复。

  

  楼体建在有拱门的通道的高台基之上,面阔三间,两 层,层面铺简瓦,为带回廊的重檐九脊歇山顶式结构建筑。有碑记两方,一方为嘉靖甲申年间(公元1542年)记载鼓楼被辟为关王祀祠的情况;一方为嘉靖44 年间(公元1565年)记载倭寇侵犯我东南沿海的史实。

  

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的故宅就在鼓楼以南的崔家巷。

  

  仪征天宁寺塔

  

  仪征天宁寺塔座落在城河南岸,与鼓楼对峙,隔河相望,与鼓楼并称为真州“双 壁”。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公元709年),毁于五代十国,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历代屡建屡毁,现存为明代初年建筑。塔身外部为正八面形仿楼阁形状,外部层层有徊廊,砖木结构建筑;塔体内部为正方形,层层收宿,交错上升,总体气势十分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原有刹件、腰檐、平座等砖木结构已在大火中塌毁,现仅存一砖筒塔身,高47.2米,仍为江苏省境内最高之塔,是历代文人来仪征观光的景区。

  仪征奎光亭

  

坐落在仪征扬子公园内。亭几经风雨,已摇摇欲坠。小坡上去便写有警告牌“奎光亭危险,请不要靠近”。此亭出处未能查到,只有拍照作为留念。

  

仪征扬子公园小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