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汉字〗“夕”与“夜”

 智者1111 2015-01-18

〖趣说汉字〗

   “夕”与“夜”

    〖趣说汉字〗“夕”与“夜” - jindeshen2007 - 狂者余一的博客

   〖趣说汉字〗“夕”与“夜” - jindeshen2007 - 狂者余一的博客

        网上见到一则字谜:谜面“一夜又一夜”,谜底“多”。

      “多”字重“夕”。显而易见,这是利用“夜”与“夕”同义,将“一夕又一夕”改成 “一夜又一夜”而制谜的。

      严格来说,“夕”与“夜”只是近义词。“夕”和“夜”各有多义,唯有作“日入”这一解释时,它俩才是同义词。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讨教一下“老先生”。

      先看“夕”字。《说文》曰:“夕,莫(暮)也。从月半见。”段玉裁云:“暮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见。旦者,日全见地上。暮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见。”

      其实,“夕”是较为短暂的时间段,简言之即为“黄昏”,“傍晚”。《榖梁传·庄八年》曰:“自日入至于星出谓之夕。”《书·洪范·五行》:“初昏为夕。”《注》:“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康熙字典》则说:“晨之对,暮也。”也可以说,朝之对,夕也。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云:“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那末,许慎所说“从月半见”是什么意思呢?徐锴云:“月字之半,月初生则暮见西方,故半月为夕。”这是从造字法上讲的,意思是说,“月”字内有二画,而“夕”字只有一画,仅半个“月”字,其造字法是会意。

      “夕”有时可作“夜”解,泛指夜晚。《诗·唐风·绸缪》云:“今夕何夕?”苏轼《水调歌头》云:“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也指前一天晚上,即“前夕”。

      “夕”还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书·洪范·五行》:“(每月)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

      “夕”又特指某一(节)日。如,农历七月初七称为“七夕”;大年三十(十二月最后一天)称作“除夕”。

 “夜”字属《说文解字·夕部》,许慎释曰:“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段玉裁云:“休舍犹休息也。舍,止也。夜与夕渾言不別。析言则殊。《小雅》:莫肎(肯)夙夜。莫肎朝夕。朝夕犹夙夜也。”

 《左传·庄公七年》有“辛卯夜,恒星不见”之言,《疏》曰:“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这就是说,“夜”通常是指一个通宵,即从今天黄昏到明日天亮。故,《康熙字典》讲:“(夜)与昼对。

  有个名词叫“不夜”,乃城名。古代有两个不夜城。《杜甫诗》:“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这是指西夏的不夜城。《邵氏闻见录》:“无风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诏经略西边至其处。”另一处在山东。《齐地记》云:“齐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有“长夜漫漫”一语。一夜究竟有多长时间?依季节变化而有长短:夏季夜短,夏至这天夜最短;冬季夜长,冬至这天夜最长。但是,不管夜长夜短,古代一夜皆有“五更”,打更的人称作“更夫”,亦称“夜夫”。

  清初,有位惨遭文字狱祸害的吕留良,他曾在《家书》中说:“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恐将来有意外,奈何!”从此,就有了“夜长梦多”这则成语,用来比喻时间拖延过久,事情也许会朝不利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人人怀揣一梦,那可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取早日圆梦才好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