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风波及监管组合拳对市场短期的风险偏好影响较大,对大盘股和小盘股都会产生负面影响,A股迎来调整。”在证监会例行发布会点名并处罚中信证券等3家券商的次日一早,券商策略分析师的点评即已发出。 而当投资者忐忑着重仓的券商股周一是否直接跌停板开盘的同时,分析师已预计事件冲击将进一步向更广的行业蔓延。 在A股融资融券余额1月15日突破1.1万亿元大关之时,制造业与金融业以绝对优势分列融资余额前两位,融资余额标的个股前6位均被金融股占据。分析师认为,若风险偏好和市场情绪发生急变,昔日融资客的“心头好”或也难逃此劫。 市场情绪骤变 1月15日与16日两天之内,对于融资客而言可谓冰火两重天。15日当天,A股两融余额创下新高11131.97亿元,单日增加155.27亿元。 突破1.1万亿大关并未出乎市场意料。2014年下半年以来两融余额的月均增长速度已达到1000亿元。就在此前两融余额突破1万亿之时,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何宗炎曾强调,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融资融券水平仍在合理范围之内。其分析称,A股总市值约43万亿,两融余额当时占总市值比重在2.5%;而美国该占比数据为3%至4%,中国台湾该占比数据为2%至5%。 其同时强调两融交易的风险目前也可控;并指出从监管角度来看,目前900只两融标的整体PB为1.9倍,低于所有A股股票均值与非融资融券标的均值,“因此监管机构选择两融标的本身是有一定安全边际的”。 然而就是两融余额疯长之时,监管风险却忽然变调。1月16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宣布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但个别证券公司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存在违规问题,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此外,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对安信证券、中投证券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措施。 监管突然收紧,海通证券随即对市场投资者进行调研。在消息发酵的次日,受调查的超过500名投资者中对券商股态度明显谨慎,有六成投资者认为会回撤15%以上。“未来最看好的行业选项”中,非银金融占比仅10%;然而在2014年12月9日和24日,该数据分别达到46%、22%。 金融板块或成重灾区 有分析师预计,证监会查两融旨在去杠杆和降温股市。在两融风波的发酵中,融资盘占比较高的板块和个股都难逃此次事件的冲击。而两融数据统计显示,金融板块与制造业或将成为“重灾区”。 两市截至1月1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占据融资融券余额前三位的板块分别是制造业、金融业和信息软件服务业。其中,制造业融资余额达3992亿元,金融板块融资余额达2693亿元,远超第三位信息软件服务业的626亿元。融券余量排名居前的也是金融业、制造业,融券余量遥遥领先于第3位的建筑业。 就个股来看,截至15日的融资标的余额排行前10位中仅有一只非金融板块的中国建筑(601668.SH)。前5位分别为中信证券(600030.SH)、中国平安(601318.SH)、海通证券(600837.SH)、浦发银行(600000.SH)、兴业银行(601166.SH),融资余额分别为325亿元、318亿元、148亿元、139亿元、132亿元。 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来看,中信证券融资盘已占流通市值的10%,中国平安与海通证券也近8%。融资盘超过流通盘5%的还有浦发银行、中国建筑和华泰证券(601688.SH)。 Wind资讯统计显示,就在两融余额创下新高的15日当天,仍以金融业、制造业净买入额居前列。“高奏凯歌”的标的股包括中信证券,当天融资买入额超过60亿元,已占该股流通市值的2%。中国平安当天融资买入额达到55亿元,中国银行(601988.SH)紧随其后,融资买入额为23亿元。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赵湘怀表示,两融风波加之中信证券遭大股东减持的消息,市场情绪雪上加霜。从板块冲击来看,金融股及大盘蓝筹股的融资盘占比高,券商板块短期将群龙无首并陷入回调,保险板块负面影响或远比券商股小。 金融板块回调或难避免,而风向又会转向何处?在海通证券上述投资者调研中,行业偏爱进一步向消费和成长股。在对于春节前的行业选择中,金融地产占比从2014年12月份的总数过半缩窄至37%,而医药及食品饮料等消费股占比明显提升,达到25%,TMT则升至18%。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腾讯证券(微博)微信公众号:qqzixuangu
|
|
来自: zkquan1340 > 《股票/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