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流派知识介绍互动百科链接

 zcm1944 2015-01-19

京剧流派知识介绍互动百科链接  

京剧流派知识介绍互动百科链接

京剧流派知识介绍互动百科链接 - 非常有戏 - 非常有戏 

流派,是艺术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流派的多样化,是艺术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京剧艺术自不例外。京剧流派主要是指演员的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一个剧种中出现不同的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多种流派的形成是艺术昌盛的反映。

在各种艺术中形成不同的学派是很自然的。诸如表现派、体验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识流等。而京剧中的学派都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的,所谓梅派,程派等等。这是因为京剧是以主演为中心的演员艺术,都是通过演员本人广泛学习与继承前辈的表演技艺,结合本身的性格爱好、生理特征和艺术修养在艺术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艺术见解,并据此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表演剧目、方式和手段,经过频繁的演出实践,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在京剧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潮流和学派。京剧流派的形成不外有三: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而不是简单地继承某一流派创始人或传人的艺术衣钵。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系统的,符合观众欣赏要求的理论根据和艺术创造,并在频繁的实践中得到观众的理解和熟悉,而不是通过评选、大赛和某位专家的批准。三是必须建立以主演为中心的创作和表演团体,从编剧、演员、作曲、乐队、服装上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例如四大须生的余、言、高、马,都是在继承谭、孙、汪等前辈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长期的演出中逐渐形成了简约明快的余派,委婉俏丽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潇洒飘逸的马派。四大名旦的梅、尚、程、荀则是在继承陈德霖、孙怡云、王瑶卿等前辈艺术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本身条件发展成庄重深邃的梅派,矫健流畅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质朴的荀派。三大名净的金、郝、侯则是在学习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等前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成以重唱工的金派铜锤、以"架子花脸铜锤唱"为特点的郝派架子花脸和以表现人物精气神为特征的侯派架子花脸。

京剧经典399部(段)(点击播放器左上角显示菜单即可选择播放)

青衣
花旦
武丑
梅派
小生
杨派
叶派
老生
李派
净行
花脸
文丑
武生
马派

麒派
言派
生行
盖派
武旦
姜派
老旦
尚派
荀派
张派
筱派
王派
陈派
龚派

谭派

新谭派

罗派
裘派
侯派
郝派
黄派
余派
杨派
奚派
程派
武净
高派
唐派

旦行
尚派
红生
金派
李派
俞派
叶派
萧派
孙派
丑行
汪派
黄派
俞派
汪派

京剧流派知识介绍互动百科链接 - 非常有戏 - 非常有戏

京剧流派简介

一位网友问京剧是否分南北两派,借此我把所知道京剧流派问题向有兴趣的朋友介绍介绍。

京剧不分南北两派,而是以演员自身的艺术风格来分流派。

京剧渊源乃徽汉调在北京成熟变革而成。并深受大江南北的接受与青睐。现在已经成为国剧,京剧是因兴起于北京而名其为京剧,在民国政府期间,北京更名“北平”,故曾名为“平剧”。而现在称为评剧的解放前多称为“络子”。虽然以北京命名,但南方很多城市也有京剧团。例如上海,也是我国京剧事业重要的根据地。云南也有京剧团,著名京剧艺术家关肃霜就是云南团的。武汉也有京剧团,团中有名丑朱世慧等。所以相对于京剧,其他剧种则称地方戏。

但是上海京剧与北方的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略有不同,就是少了传统京剧的一些框架束缚。敢于创新,因此有“海派”一说。可并不是一种流派,上述网友所说的南北两派之说我尚未听说过。

京剧流派众多,我就所知道的介绍一些。

老生:

谭派,创始人谭鑫培,后其孙谭富英发扬广大,有人称新谭派。谭鑫培先生是京剧老生领域的里程碑,现今大家所听到的老生流派,几乎都是从谭鑫培先生的谭派衍生出来。我国第一部电影,就是拍的谭鑫培的《定军山》可见谭先生在京剧艺术领域的地位。

同时代有刘派(刘鸿声),汪派(桂芬),孙派(孙菊仙)等。此后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余派(余叔岩),门徒众多,如杨宝忠、谭富英、李少春等,传人中影响大者有孟小冬、张文涓、王少楼、孙岳等,当今出名的是王佩瑜。

高派(高庆奎),传人有李宗义、李和增、李盛藻及当今的辛宝达等

言派(言菊朋),传人有李家载、张少楼、关正明、毕英崎等,还有当今的言兴朋。

马派(马连良)。传人有周啸天、马长礼、张克让、安云武、冯志孝、张学津,当今的朱强等。

麒派(周信芳),有过去有南麒北马之说,周信芳因童年时西太后赐艺名麒麟童,故称麒派,传人有高百岁、陈鹤峰、周少麟、陈少云等。

杨派(杨宝森),应当是当今老生行当流传最广的流派。传人有汪正华、李鸣盛、杨乃彭、程正泰等,

奚派(奚啸伯),传人有欧阳中石、张建国等

李派或称少派(李少春),传人有李宝春、钱浩梁、王立军等

唐派(唐韵笙),传人尚未考证,过去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之说。

另武生有杨派(杨小楼)、厉派(厉慧良),盖派(盖叫天),擅演关公的林树森、演猴戏的李万春等

青衣

梅派(梅兰芳),门徒众多,很多著名青衣(如程砚秋、张君秋等)都曾师从梅大师,梅派传人有李世芳、杨荣环、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丁至云、杨秋玲,当今的李胜素、王艳等

程派(程砚秋),传人有王吟秋、赵荣琛、新艳秋、李世济,当今活跃的有迟小秋、张火丁等

荀派(荀慧生),传人有童芷苓、孙毓敏、宋长荣等

尚派(尚小云),传人不多,有影响的更少,较出名的是杨荣环及学生王艳等兼学尚派。

张派(张君秋),传人有薛亚萍、张学敏、杨淑蕊、张萍等

黄派(黄桂秋),传人待考,虽然名气不如四大名旦,但是其演唱颇具艺术魅力,也是我国男旦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有京剧爱好者未曾听过,可以到京剧网站听听他的《别宫祭江》《起解》等。

青衣中还有很多艺术家,在梅兰芳之前的如王瑶卿、陈德霖等派。与张君秋同时代的像毛世来、宋德珠,以及杜近芳、赵燕侠等虽然宗梅,可形成自己独特的一些风格,他们是否形成流派有待我再进一步学习。

其他行当流派:

花脸有金派(金少山),裘派(裘盛戎),郝派(郝寿臣),侯派(侯喜瑞),袁派(袁世海)等

小生有叶派(叶盛兰),姜派(姜妙香),余派(俞振飞)等

老旦有龚派(龚云甫),多派(李多奎)等

由于对京剧只是喜欢,谈不上研究,故所介绍的未必准确、全面。请专家指点、修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