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爷——古代的咨询师

 互联网周刊 2015-01-23

师爷——古代的咨询师 师爷——古代的咨询师

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其佐治人员则统称幕僚。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之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称谓。

师爷渊源

幕业之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周礼》载:“六官、六军并有吏属,大则命于朝廷,次则皆自辟除。”夏商之家臣、两周之命士,“身贱而见信,位卑而使重。”当是幕僚之昉始。战国时期,一些才识之士,挟术怀策,四处奔走,多被各国诸候聘为宾客、舍人,显示幕宾制度已在日逐成型。秦汉时期,养士辟客之风演进。“汉氏公卿、郡守皆得自举其属,中兴之后辟召尤盛。”汉末,各派豪族军阀,拥兵割据,激烈混战,为确保各自发展,争将天下文人、学士罗致幕下,幕僚制度有所发展。隋始罢郡,置州统县。改别驾赞务为长史司马。及至唐代天宝之后,各地有团练防御使及节度使之属,允许配备判官2人,掌书记1人。“五代之初,各方镇犹重掌书记之官。盖群雄割据,各务争胜,虽书檄往来亦耻居人下。觇国者并於此观其国之能得士与否,一时遂各延致名士,以光幕府。”唐末,藩镇势力导致中央大权旁落,致使北宋统治者对幕僚制度作出许多举措:聘用方式由自辟,改为中央任命;数目无定,改为员额限定。最大更张乃是削弱幕僚地位,使其功能由可以侵代正官,决策政务,转向协助官长管理行政。自此幕僚渐次与官长脱钩,成为幕主之佐治人员而定型下来。元、明两朝,基本沿袭宋制。清代明确规定,各省、道、州、府、县之主篆者及主持学政者由中央任命,其属下之三班六房、胥吏书办一概列在编外,全由官长自行辟除聘请。故师爷之与官长,才无行政隶属关系,而一宾一主。师爷所得只是聘书,而不是委任状。可见,幕僚制度曾经过由聘用到任命,又由任命到聘用这样一条曲曲弯弯之道路。然而,自明以来,我国封建经济开始孕着资本主义胚胎,各级各类行政衙门事务纷繁,师爷名额渐渐失控。清初,统治者从建立国家官职机构,平定边疆叛乱,发展生产,安定社会大局出发,改“排汉”为“溶汉”,利用汉族知识分子进行统治,尽管这一政策曾经受到满族贵胄反对,但是清太宗皇太极还是告诫曰:“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行导者,吾安得不乐。”由此,以沈文奎等为代表之文人学士终于踏上政治台阶,开始参预清廷政事。师爷也乘国家需用之机,凭藉聪明才智,纷纷投入各级政府衙门,发挥其熟谙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之优势,加速汉、满一体之进程。世宗雍正曾在河南巡抚田文镜所述之清安摺上硃批曰:“朕安,邬先生安否?”据《清稗类钞》所述,邬系绍兴人,曾为田文镜劾世宗元舅隆科多出力,深得世宗赏识。于是清代幕景特别繁荣,师爷数量之多,史所未有。

曾做过师爷的名人

道光年间的禁烟名臣林则徐,就当过两江总督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师爷。山阴有一位名声远扬的师爷叫娄春范,他先后给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杨士骧、端方、陈葵龙等大官当过幕友。一代名臣左宗棠和李鸿章也都是师爷出身。左宗棠3次未考上进士,就灰心仕途,专心去研究舆地兵法,先后给两江总督陶濧、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当过师爷,后来当了官,负责组建楚军,与太平军作战立了功,终成封疆大员。李鸿章起初是曾国藩的师爷,太平军进逼上海后,曾国藩派他胞弟曾国荃去救援。曾国荃一心想在打南京时建头功,再三拒绝。这就给了李鸿章一个大好机遇,主动请缨,曾国藩就派他去招兵练军,支援上海。李鸿章3个月就组建成著名的淮军,后来他的官位超过曾国藩成了中堂李大人。再如著名学者、曾主讲杭州诂精经舍的孙星衍,当过陕西巡抚毕沅的师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当过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师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当过宝应县令孙惠的师爷;《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当过山东巡抚张曜的师爷;这张曜还聘请过后来成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当过师爷。当年孙中山也曾想入曾府做师爷,但因介绍未成。

绍兴师爷

师爷头上冠以“绍兴”二字,出于两种原因:一示地域差别。明、清时,徽州亦多出师爷;二因“操是业者之类皆绍人也”,即绍兴八邑之人为多。山阴徐渭,会稽沈文奎,萧山汪辉祖,诸暨骆彪,嵊县张益,均为饮誉大江南北之名幕。据余姚《邵氏宗谱》记:邵氏家族有师爷7、8人。《会稽陶氏族谱》中明确记载有作幕经历者达39人。《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有名师爷150余人。故绍兴府县县出师爷,而以山阴、会稽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两县约出师爷2000余名。乾嘉时期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曰:“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王士性《广志绎》载:“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顾炎武《日知录》称:“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故有“无绍不成衙”之谚。
绍兴多出师爷有其特定之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一是绍兴向为文化之邦,人文荟萃,仕进有限,读书无成者,学幕为其一大出路。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谓:“吾辈图名未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统计,从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绍兴学子中进士者636人,举人者竟达2361人。如此众多士人,势必不能一一仕进,遂以幕业为其进身之途。加之清代仕途杂进,可由佐变官。徐珂《清稗类钞》:“雍正初,上谕有曰:‘今之幕宾即古之参谋记室,凡节度、观察皆征辟幕僚,功绩果著即拜表荐引’。”只要在幕中积得军功、治功,可以由督抚等“保题议叙”。二是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具有作为智囊之多方面能力,故绍兴幕宾多受幕主欢心,从而为绍籍人士广泛入幕造就良好契机。三是越地偏狭,士人清高自恃,薄农工商贾而不为,遂驱而之幕。《祁彪佳集》:“越中依山阻海,地窄民稠,即以山阴一县计之,田止六十二万余亩,民庶之稠何止一百二十四万。以二人食一亩之粟,虽甚丰登,亦止供半年之食,是以每籍外贩,方可卒岁。”人口密度与土地面积比例失调,迫使许多文人外出壮游,择主而幕。四是幕业地位特殊,待遇丰厚,可仰以养亲育后。与师爷交往者,多为社会上层人士,妙如徐文长所谓“处于不显不隐之间”,故乐以为幕。名幕汪辉祖曰:“吾辈从事于幕者,类皆章句之儒。为童子师,岁脩不过数十金;幕脩所入,或数倍焉,或十数倍焉,未有不给于用者。”据《病榻梦痕录》所载,乾隆初年,刑、钱师爷年薪已达银220两至260两。乾隆二十七年(1762)以后,幕脩愈高,至乾隆四十九年、五十年时,岁脩有达800两者。而当时七品官之年脩亦不过45两而已。

师爷的知识素质体系
师爷们的多年实践,已逐步升华结晶成为比较系统的学问——“幕学”。师爷群体不是人幕文人的简单集聚,而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其文化核心就是“幕学”。当然,这也是师爷佐治所必须掌握的一整套知识和技能。

师爷种类很多,以其职能与工作性质来分,有专理刑事、民事案件的刑名师爷,办理财政、赋税事务的钱谷师爷,负责起草奏疏的折奏师爷,掌管往来信函的书启师爷,负责批牍及往来文件注册登记的挂号师爷,负责稽查考核、征收田赋的征比师爷以及佐理河工、盐务、军务的师爷等。这各类师爷起初只是大致分工,后来随着“幕学”的形成与发展,各类师爷的具体职责与学识要求都有了明确的提示。如对刑名师爷,幕学提示要学宗申(不害)韩(非)刑名技术,至要是明习律例,尤其是要精熟《大清律例》。幕学名著《续佐治药言》中说:“幕客佐吏,全在明白律例。……幕客之用律,犹秀才之用四子书也。……律文解误,其害乃至延及生灵。”幕学提出,读律也有其津梁与纲领,人命、盗贼、斗殴三门,乃《大清律例》重点之重点,尤须读熟读活。又要求对朝廷颁布之《通行条例》、《刑部说帖》及地方政府颁发的《省例》,如《治浙成规》,以及《洗冤录》等也须学通、学精。对其他各类师爷,也都各指明学习要典、规范职能。如要求精学熟习《大清会典》、《福惠全书》、《州县事宜》、《钦定六部处分则例》等书文以及官场体制知识,应酬知识等。

绍兴师爷撰写的书很多,这些著作是构成师爷文化的基石,有的是学幕者必读之书。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推《入幕须知五种》。这是一套丛书:第一种为《幕学举要》,系乾隆年间万枫江所著;第二种是《佐治药言》和《续佐治药言》,系与万枫江同时期的汪祖辉所著,是幕友佐治的重要指南;第三种是《学治臆说》和《学治续说》,亦系汪祖辉所撰,为佐理政务之体会;第四种是《办案要略》,是乾隆中叶王阴庭所撰,主要是介绍办案方法与经验;第五种是《刑幕要略》,作者佚名,内容为当师爷的经验教训。此外,如龚萼(未斋)所著的《雪鸿轩尺牍》和许思湄所著的《秋水轩尺牍》,都是文笔优美的骈文,为书启师爷的必读范文。还有王阴庭著的《刑钱必览》、《钱谷备要》、《政治集要》,汪辉祖的《病榻梦痕录》、骆照的《清理积案规条十则》等,都是以实带虚、辨事论理之作。

幕学不光是讲当师爷的技术本领,也很强调要遵守幕道。所谓幕道,就是当师爷的行为规范、道义准则。认为,入幕之首要是“立品”,要“品端学醇”。名幕汪辉祖在他的著作中就很强调“立品”。汪辉祖是绍兴府萧山县人,生于清雍正八年(1730)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17岁中秀才,23岁随做官的亲戚作书启师爷,30岁成刑名师爷,先后替16位州县官作幕友,从幕佐治34年,很有贤声。乾隆朝名臣阮元称赞他:“佐人为治,疑难纷屑一览得要领。尤善治狱,平情静虑,侔境揣形,多所全活。”他写了不少有关怎样当好师爷的书,流传很广,是清代最著名的幕学指导书。他在《佐治药言》一书中就说:“欲主人之必用吾言,必先使之主人不疑吾行。……故欲行吾志者,不可不立品。”他在《病榻梦痕录》一书中还把“立品”具体化,认为幕友之道,在以公事为重,具体讲了5点:第一,“立心要正”,即心须正直;第二,“尽心”,即尽心于公事;第三,“尽言”,即努力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第四,“勤事”,即勤于办事;第五,“慎事”,即审慎从事;第六,“公事不宜迁就”,即坚持原则。黄六鸿《福惠全书》说得更明确,他说,幕友“才、识、晶”三者之中“品为尤要”,“兼长为难,先取品,识次之,才又次之;才识不足,犹可群力相辅,品一不正者,虽有才知,安足贵乎?”

  幕学中有著名的“师爷笔法”。清朝某将领出战总打败仗,他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屡战屡败”。他的师爷看到了,随手提笔一勾,变成“屡败屡战”。这一来,意思全变,本是检讨认错书,变为自我表扬信。在绍兴师爷的文章中,此类点睛之笔很多,可以说是“师爷笔法”。模仿的人也很多,如某大臣犯法,内阁初拟的文件中说“法无可恕,情有可原”,意存开脱。一位与他有嫌隙的权臣,也是打了一勾,变成“情有可原,法无可恕”,于是语意全变,成了索命之词,犯罪大臣终于被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