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改标点自传

 hpligsh528 2015-01-24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在场的人冥思苦想,提笔作文。

 

不久,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

 

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

 

一个顿号“、”,一个删节号“……”和一个大问号“?”。

 

巴尔肯用鼓励的口吻对那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