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地上讲太极拳劲(4)

 Allheart 2015-01-25

把脚站松站轻是目的,但你如果真的松松的站是不可能把脚站松的,初练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用脊柱提起双腿,切记不可强求,泰山不是一天磊起来的,每天提起一点就够了。练了一段时间之后(通常要练很久,大概半年左右每天一小时)就会感觉躯干尤其是后背很紧,这说明你的脊柱开始能用上力了,继续练习会感觉后背有裂开的感觉,像是冰封的河面解冻,这就是换劲,换劲的过程中很不爽,总感觉身上什么地方能拉开就好了,但就是拉不开,会感觉全身的劲都憋着,喘不上气,这时千万不可憋气用力,继续站,过几天或几星期就会过去。换劲之后,如果练对了可以尝试将脊柱里的劲放开,膨胀开,这时整个身体会有饱满感,胸腹会感觉涨起但其实外表没有变化,会感觉到身体里的劲路很活泼,这就是所谓的‘气宜鼓荡’。这时可以练习推手,把站桩的感觉融入推手中,也就是推手是也要双脚放轻,身体膨胀。一定要练用合一,洪老师的‘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最重要的是‘实用’二字,表面上‘实用’是说把用法融入拳架,更深层的意思是‘怎么练就这么用’,你练的时候全身放松,用的时候全身紧绷,那你练的就不‘实用’,有点‘知行合一’的意思。


那么怎么在推手中找站桩的感觉?拳谚说:“掤劲义何解 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 次要顶头悬 全体弹簧力 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 飘浮亦不难 ”推手时要找‘漂浮’的感觉,虽然有人在你身上推,此时双脚不但不能沉重,反而要更轻,因为你的体重应该由他人负担。这个‘漂浮’有两层意思,既是说你自己要像水,让别人飘在你的上面,又是说你同时也是舟,不管别人力量多大,你只管漂浮在他身上即可。具体做法是‘不丢不顶‘,千万不能躲,对方来了手,用你脊柱的膨胀感去接他的手,这时自己的手脚一定要轻,否则就又陷入了丢顶。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宁丢勿顶’,让别人推进来,放进来,你用身体去感觉来力,同时自己一定要主动,别傻愣愣的等着人推,尽量轻轻的迎一下,坚持这么练习,直到你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粘在别人身上了。这种‘粘’的感觉很强烈,不是说别人怎么动我都能随着,而是别人在托着你动,一旦你有了这种感觉就会豁然开朗,之前和人推手总是防着,怕人发力,怕人快,现在别人怎么动你都知道,或者说你不用知道,你自己的身体会自然反应,而且你把别人粘住了,他根本是快不起来。我以前跟老师练的时候总是喜欢问:“你看我这样对吗,你看我那样对吗?”但一出来真正的粘劲,我觉得不用问了,这肯定对,所以,我说这种感觉是很强烈的,你就知道自己练得对了。你还可以试着将自己的体重放到对方身上,如果练得不对,对方是不会负担你的体重的,通常是一躲就躲开了,可是如果练对了,就像‘粘’的感觉一样,对方是不容易甩掉你的。俗话说‘舍己从人’,要想舍己,要先有己,你自己都把握不住自己如何舍己?要想有己,站桩练脊柱!


如果站桩练烦了,就试着打拳架吧,把站桩的感觉带到架子里,手脚要轻,感觉力量从脊柱中膨胀出来,松出来,一开始可能根本松不出来,渐渐的松到肩胛,肩头,肘,最后到手,这个过程相当漫长,玩玩不可强求。陈氏拳的缠法就是练怎么把脊柱的力量缠到手上,不要在手上纠结动作,手上领起一点力量让手抬着即可,通过放大转腰把腰里的东西慢慢散发出去,缠法万不可由胳膊或手发动。如果你已经能在推手中’粘‘住对方,其实你身上已经有了缠法,缠法用起来应该是动作很小的,角度稍微一变就棚住了对方。只要身上有了缠法,对付一般人就没问题了,如果你能把缠法从腰里送到手上,那你的功夫就很高了,我这么多年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看视频见过能做到这样水平的数数真不超过十个(我自己是不行的。)而且缠法真不是陈氏太极的专利,杨氏,形意,八卦都可以练出类似的功夫,只是叫法不一样罢了。洪传陈氏注重缠法,可能强调的有点过了,很多人练拳都是为了缠而缠,身上还没出东西就练什么螺旋劲,发力。对了,说到发力,不推荐大家多练,一般人练发力真是没用,不管是推手还是实战,没什么机会给你发力,就算有了机会你发了,粘不住别人根本打不出效果,除非你练到缠法上手,出手即棚,否则练发力真不如去练直拳。有的人说了,我这拳打出去是旋转的,有螺旋劲,so what?速度和力量都牺牲在螺旋上了,能有多大效果?有的人发力喜欢沉马步,脚下生根,觉得这样力大,可是实战中谁给你机会站着让你打?速度和力量就不是太极的专长,为什么非要以己之短迎敌之长?真正的发力来自脊柱,全身带着棚劲,碰到对方就粘着人出去了,洪老师年老以后躺着就能把人打出去,用摆马步转胳膊?总之你发力也罢,推手也罢,不要想着借地力了,脚下反弹了,螺旋劲了,就把自己的中站住,脊柱撑开,不倚不靠的去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