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欣赏:宋代建筑(三)

 汉青的马甲 2015-01-25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学最重要的专著之一,作者为李诫。公元1092年,他升任为将作主簿,然後被提拔为将作监少监,负责建筑工程。公元1097年至1100年,他修订了很多前人的建筑著作,而到了1100年,他完成了自己的著作-《营造法式》,并交给宋哲宗过目。三年後,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才让《营造法式》成为官刊文献,颁发施行,让负责施工的工人、建筑师、工匠因此而受惠。编写得钜细靡遗的《营造法式》,其主旨不仅仅为朝廷工部订立标准规则,还要让全国工作坊与巧匠在建筑工程中有所依据。《营造法式》成就卓越,李诫被升为将作监。此後,他负责管理将作监,并且监督太庙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成殿的兴建。

   《营造法式》涵盖了建筑法规和条例、会计信息(构件劳动定额和计算方法)、建材和不同类别的手工艺品。全书共34章,勾画出度量与护城河和要塞的建筑、石雕、大木作、小木作,包括了斗拱、梁柱接合点、雕作制度、旋作制度、锯作制度、竹作制度、砖作、窑作、建材剪裁、砖瓦、墙、彩画和装饰、装饰涂料、砂浆混合比例等等各方面的制作图解(平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与施工规格。《营造法式》为建筑度量衡定下标准,一切构件均以「材」、「栔」、「分」来确定。大约有8%的篇幅来自前人建筑的文献,而大部分则记录了建筑师与工匠的传统。对於技术名词,李诫有详细罗列出来,包括了圆周率 22/7、方中容圆,圆中容方,正方形对角线计算,建筑物的比例与建造,在估计如何在不同地点兴建建筑物中套用测绘学他更对雇用不同工种的技术工人的支出作出评估,譬如每天的施工量、耗用的建材、季节性调整与运输成本。对编造预算很有帮助。

    根据《营造法式》,宋朝的殿堂建筑结构都以横向铺排垂直的屋架为主。每个屋架均由纵柱、横梁椽襻以卯榫方式组合而成,柱顶铺作斗拱。厅堂结构,由於规模比较小,不需铺作,故称为柱梁作。

开封佑国寺的“铁塔”开封佑国寺的“铁塔”

    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地方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的1145年丁氏抄本。同年交商务印书馆影印,并且建立了中国营造学社。1925年在故宫内阁大库中发现宋本残页,中国营造学社陶湘勘校丁氏抄本,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按宋残叶形式重新绘制近百幅彩图,在1925年刊行(称为陶本)。1932年故宫发现宋抄本,中国营造学社开始对该文献作出深入研究,虽然当时只有清朝官方文件中发现零碎的片段,但是梁思成、刘敦桢、阚铎、梁启雄、单士元、陈仲篪、王壁文等学社成员依然先後调查了中国15个省的220多个县的历史建筑物。可是,这次出版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对中国建筑的兴趣,其中包括法国作家Paul Demièville、英国学者叶慈博士(W. Perceval Yetts)、日本学者竹岛卓一。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从1925年起,在前後近四十年间,通过对河北山西等地宋、辽、金古建筑的实地测量、摄影,对比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建筑,在1963年完成《营造法式注释》一 书,於198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後来陶本《营造法式》在1932、1983、2006年再次发行,每次有所增补。

    宋代《营造法式》对後世的中国建筑工程有深远影响。譬如元朝的水利工程技术中关於筑城部分的规定,差不多和《营造法式》的规定完全相同。明朝的《营造法式》也吸取了其中很多内容。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所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以「斗口」为模数是根据《营造法式》中「材」的模数制度发展出来的。

宋代建筑-影响意义

    
北宋时期洛阳古墓内的壁画与斗拱北宋时期洛阳古墓内的壁画与斗拱

    宋代的建筑处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阶段,其建筑艺术和技术对海内外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据记载贯穿南北宋的金(女真族)在灭了辽和 北宋之后也尊“汉法” 。在建筑上,所用工匠多为汉人,其建筑形式,特别是在细部及装修上造型柔丽、纤巧,明显受宋影响。元代在宫殿布局、街市设置等方 面也多有宋型特点。另据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与广东潮州开元寺天王殿一摸一样,证明当时的宋代建筑风格已为海外所学习。《营造法式》在南宋和元代均被重刊,明代还被用于当时的建筑工程,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行业的权威性巨著。
教育意义
    1、进行审美教育,提高视觉素养。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它属于一种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更是一种视觉艺术。有效地开发这种视觉教育资源,可作为审美教育的材料,因为建筑是表达感情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从建筑本身的构图、色彩、以及建筑所传达的意境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情的愉悦,在解读资源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视觉素养能力。 
   2、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唤醒文化自觉意识。在读图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挑战,视觉信息大量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被电视、电影和网络带来的信息包围着,更由于话语霸权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冷落、被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对宋代建筑以及对整个古代建筑,甚至对更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开发,可以使受教育者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先民的智慧和能力,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唤醒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3、建筑设计的理念的借鉴作用。建筑其实也和教育一样是一种传播过程,包括建筑设计者、建筑作品、欣赏者(使用者)三个要素,是建筑设计者通过建筑作品向使用者或欣赏者传达设计理念和思想的过程,建筑还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优秀的建筑作品一定是适应时代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是能够同时被建筑设计者和欣赏者认可的,能使设计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在进行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