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无我”赢天下

 速往无量光佛刹 2015-01-26
http://tieba.baidu.com/p/768087932



刘邦“无我”赢天下

汉高祖刘邦原本是一个农民,做泗水亭长后,因奉命押送役丁去骊山服役出事,逃往芒砀山隐匿,挥剑斩蛇创造了一则身为“赤帝之子”的神话,于是追随者越来越多,后来在芒砀山暗暗兴师,起义后竟然战胜他的一切对手,建立了汉朝。刘邦其人充满神秘色彩,他在商丘的芒砀山留下的故事也令人称奇。 
      奇人奇事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现在江苏丰县)人,字季。 

      刘邦生有奇相。《史记·高祖本纪》说:“高祖为人,隆准(鼻子高挺,两颊端正)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痣)。”关于龙颜之说,文颖在《史记集解》上诠释:“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虽不免虚夸,但也可见刘邦的长相是有些出奇之处的。 

      刘邦并不是有人认为的文盲。《史记·卢绾列传》记载说:“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由此可见刘邦是读过书的,并非不学无术。从他后来在创业中的表现也可看出这一点。但青少年时的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爱到社会上混,和一班朋友到县城逛荡。他以对人义气在朋友中颇有名望,和他交往的人很多,连沛县的一些低级官吏也和他打交道。如此一来,他在社会上的名望越来越高,身旁又有一帮愿为他卖命的追随者,有些官吏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秦朝末年,官吏大都是被人从下面推荐上去的。刘邦在萧何等人的推荐下当上了泗水的亭长。这时,刘邦已是年过而立的壮年。亭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史记集解》上说:“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民有争讼,由亭长调节或审判……”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刘邦干得很不错,因此受到县令的器重,常派他公干去咸阳。有一次他去咸阳,遇上了秦始皇出外巡视。秦始皇的车马仪卫可谓壮观,声势可谓浩大。刘邦见了不由得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由此可见他此时已有了窥视天下的野心。当官之后愈来愈多的见识,使他知道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便以高标准规范自己。他的个人魅力愈来愈强,朋友们不知不觉中对他更加尊崇起来。 

      生有异相、为人处世不同于一般人,使刘邦做梦般地迎来了一个创造奇迹的机遇,不但意外地当了亭长,而且在社会上越来越吃得开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亭长这差使终于给他惹来了大麻烦。秦始皇后期,征伐匈奴,修长城、驰道、宫室以及在骊山建陵墓,大规模动用人力物力,从民间征调大量劳役,给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为骊山建造陵墓征劳役的任务下到了沛县,劳役征齐后要往咸阳押送。押送劳役是一件很不好干的事,千里迢迢,苦不堪言,劳役又不好管束。为完成这一任务,县令在亭长中选择合适的人,觉得刘邦会拢络人,能使劳役们听他的话,便把这一任务放在了刘邦身上。 

      数千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全靠两只脚一步步地走,同时又要携带笨重的行装设备,日夜兼程,劳役们不堪重负。一向待人宽厚的刘邦不忍再把严酷的管理加给他们,于是有大胆的劳役便利用这一点,趁机逃走。逃走的人越来越多,而跟刘邦一道管束劳役的人却很少,刘邦一筹莫展,心想:这样下去,恐怕到不了咸阳人就跑光了,到时候自己怎么交差?说不定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但如果用严酷的办法管束劳役,即使劳役们不再逃跑,把他们带到地方,他们也会被累死或被折磨死。他心中不忍,一边听之任之,一边思索该怎么办。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劳役们都放了,惹下的祸自己一人担承。 

      到了丰西泽中的时候,刘邦突然作出一个令人想不到的决策。他命人将剩余的路费买了酒菜,和劳役们大喝一场,然后宣布:队伍就地解散,要回去的可以偷偷回去。大家听了,都十分惊愕。刘邦接着说:“事已至此,只有这样。天大的事我一人扛着,就是死也是死我一个,何必把大家的命都搭上?你们逃跑后,我便藏匿起来,听天由命。”大家见他如此义气,心下感动,说:“要逃,我们和亭长一块儿逃,死活在一起。”刘邦认为死活都是命,担心也无用。只好带领大家往山里逃。有史学家说他之所以能服人,最重要一点就是“无我”。 

事情被官府知道了,便下令通缉刘邦。昔日风风光光的亭长,就这样成了天不收、地不留的通缉犯。 

      斩蛇聚众 

      夜间,他们在山里行走,刘邦怕被人发现,便派一名机警的人去前面探路。探路人惊惊慌慌地跑回来说:“不好了,前面有一条蛇盘踞在路当中,吓死人了!”刘邦一听,说:“一条蛇何须大惊小怪?”探路人说:“不是普通的蛇,而是一条白色巨蛇,张着血盆大口,像要吃人的样子。”刘邦觉得怪异,决定自己去看一看,把身上带的酒喝了几口,壮了壮胆,便手提宝剑走上前去。到跟前一看,果然是条吓人的大白蛇。他想,如果被这条蛇吓住了,大家就会退缩,找不到安全藏身的地方,于是他便举起宝剑将这条蛇砍成两段。刘邦对大家说蛇已被他除了,大家都称赞亭长的胆量和勇气,之后又继续走路。 

      正走着,忽然后面有一人赶了过来,原来是一名以前逃跑的劳役,怕再被官府抓住满门抄斩,听说刘邦带领大家到山里来了,便追了过来。大家向他说起刘邦杀死白蛇的事,他大吃一惊,说刚才他遇见一个老太婆坐在路边哭着说,她儿子是白帝之子,听说有人作乱,变成了一条大白蛇前来挡道,谁知作乱的领头人是赤帝之子,气数太旺,将她的儿子杀了……大家听了,十分震惊,都说那老太婆一定是神不是人,她说的“赤帝之子”便是刘邦,于是都说刘邦是“真龙天子”,一定能得天下,跟刘邦闯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这一神奇故事似是杜撰,也有人说是刘邦手下的编造,但刘邦起义成功后,这一故事却被史学家宣扬。 

      刘邦带领大家在芒砀山中隐蔽起来,把隐身的地方选在了紫气崖。紫气崖原是芒砀山中的一个高高的山崖,那里有一个天然山洞,可藏匿很多人。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云:“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然而,尽管他隐藏得很秘密,还是被人知道了。沛县的不少青壮年为了逃避接连不断的劳役,得知刘邦带人藏匿于芒砀山中,暗中前来投奔。刘邦的朋友如卢绾夏侯婴、樊哙等得知消息,便暗中予以帮助。不久,萧何曹参也得知了消息,只是为刘邦严格保密,不向外人透露。《史记》说,刘邦的妻子“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刘邦感到奇怪,问吕氏怎么知道了他藏匿的地方,“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刘邦听了十分高兴,更加相信自己有祥瑞异征,老天自会保佑。这种传言让人对刘邦更加相信,前来投奔的人更多。 

      跟随刘邦的人都相信刘邦倒霉只是暂时的,以后定有出头之日,都心甘情愿地跟他在芒砀山隐匿。说来也巧,不久,刘邦的好运便降临了。 

      揭竿起义 

      当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起义时,38岁的刘邦仍匿居于芒砀山中避难。陈胜、吴广起义很快便成了大气候,起义军顺利地打下了?、酂、苦、柘、谯等县。陈胜在陈县自立为王,接着便进攻荥阳。秦国各地豪杰纷纷响应,最有声势的是在会稽起兵的项梁、项羽叔侄。刘邦也想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但可惜自己人少势弱,只好暂时观望。 

      各地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地方官员都紧张起来。沛县县令立刻召集萧何曹参等县里的重要官吏商议对策。县令说,我们如果不起来干,也会死在起义军手里,与其如此,干脆响应陈胜,率部起义。萧何说,太爷是秦朝的官吏,谁会相信你是真的背叛朝廷,甘心跟你干呢?咱们都是食朝廷俸禄的人,不宜出面。刘邦是一个在本县很有威望的人,他现在已经在芒砀山聚众了,若把他召回来作为领袖,本县人定会响应。县令觉得有理。刘邦知道后立刻率众回沛县,但他当时想的只是跟随县令和萧何他们一起造反,并没有想当头儿。然而他对县令领头造反有些狐疑,便让樊哙先回到县城策动他的朋友和老百姓作好万一出变故的准备。如果县令有诈,他便孤注一掷,攻打县城,到时候让樊哙带领百姓在城里做内应。 

      县令果然反悔,听说刘邦真的率众回来了,便下令紧闭城门,并秘密派人要将萧何曹参杀掉。这消息被夏侯婴 

      知道了,夏侯婴立即偷偷将萧何曹参等人在城门尚未关闭时送到刘邦那儿。萧何把县令有变的事告诉了刘邦,让刘邦不要回县城,从长计议。刘邦觉得不攻打县城无路可走,并且已与樊哙事先有谋划,不攻打县城便会招致樊哙和被策动的朋友以及百姓们受害,便和萧何、曹参一起攻城。到了城下,见城门戒备森严。萧何建议刘邦亲自将书信射入城内,号召城中父老与县令为敌。这一方法果然奏效。在樊哙等人的策动下,百姓在城中叛乱,杀了县令,樊哙带人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到了城中,百姓夹道欢迎,拥他到县衙,并恳切请求刘邦领导起义,刘邦答应下来。 

      刘邦重新整编人马,然后到大庙里参拜黄帝,以象征志在恢复天下秩序。下令战鼓齐擂,以牲血祭旗,宣布起义。以萧何曹参为主要参谋,卢绾为侍从官,夏侯婴、任敖、周勃、灌婴为部将,以骠悍的樊哙为先锋。后来,他又得了谋士张良和深懂兵法的韩信等大将,经过艰苦征战,推翻了秦朝,扫灭群雄,建立了汉朝。 

      其“挥三尺剑兴师芒砀”便成了史学家和文艺家渲染的重要情节,芒砀山便因此更被罩上了神秘的色彩,刘邦当年隐居的紫气崖也成了圣地。《永城县志》有载:“汉文帝时在紫气崖立庙,绘帝像列功臣于其侧,名曰‘高祖庙’。”刘邦斩蛇起义的地方也成了名胜,后人在此立碑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