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167节;快读网

 中医馆163 2015-01-26
  例10:刘某,男,61岁,西安市人。1987年6月15日初诊。
  自诉:肝区不造,疼痛,消瘦,一年余。经治疗,不愈。一月前目睛发黄,继的全身发黄,尿黄,胃脘时痛。在他院检查,提示:肝右叶癌变,诊断为肝癌,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濡涩、左寸独弦,舌苔白厚腻、舌质淡。
  辨证:中气虚败,脾湿肝郁,气血瘀结。
  诊断:肝癌。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化瘀消积。
  处方:猪苓片11克 建泽泻11克 炒杭芍12克 制首乌30克 粉丹皮11克 广橘红11克 全瓜蒌12克 法半夏11克 广郁金12克 苏泽兰20克 半枝莲12克 白蔻仁7克 软柴胡11克 北沙参15克 绵茵陈15克 白花蛇舌草12克
  10剂,水煎温服。
  6月25日复诊:药后病情有所好转,肝区仍胀闷,纳食尚佳。脉细濡、关寸较大、不匀,舌苔白腻。上方去猪苓、全瓜蒌、白花蛇舌草,减广郁金为11克、绵茵陈为12克,加茯苓11克、炒杏仁11克、赤丹参15克,6剂,水煎温服。
  7月3日三诊;药后面黄巳愈,精神食欲均好转,巩膜微黄。
  脉细濡、关寸较大、不匀、左寸弦,舌苔白腻。原方去猪苓、全瓜蒌、泽兰,增炒杭芍为15克,减广郁金为11克、白花蛇舌草为11克、绵茵陈为12克,加茯苓11克、炒杏仁11克、赤丹参15克、净连翘7克,6剂,水煎温服。
  7月31日四诊:上药服24剂,目黄已愈,其它症状明显好转。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猪苓、全瓜蒌、泽兰、柴胡、北沙参、绵茵陈,减广郁金为11克、半枝莲为11克、白花蛇舌草为9苑,加茯苓11克、炒杏11克、净连翘7克、赤丹参15克、嫩桑枝12克、炒苍术11克,6剂,水煎温服。
  8月19日五诊:上药服12剂,赴北京出差,往来6天。脉症均佳。原方去猪苓、全瓜蒌、泽兰、柴胡、北沙参、绵茵陈,减广郁金为11克、半枝莲为11克、白花蛇舌草为11克,加茯苓11克、炒杏仁11克、净连翘11克、嫩桑枝12克、赤丹参15克、炒苍术11克,7剂,水煎温服。
  10月16日六诊:上药服37剂,自感尚好。脉细濡、左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猪苓、全瓜蒌、泽兰、白蔻、北沙参、绵茵陈,减广郁金为11克、半枝莲为11克、白花蛇舌草为11克,加茯苓11克、炒杏仁11克、赤丹参15克、缩砂仁11克、炒苍术15克、炒干姜5克,6剂,水煎温服。
  11月6日七诊;上药服18剂,自感尚好。脉细濡、左滞、左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猪苓、全瓜蒌、泽兰、白蔻、北沙参、绵茵陈,减广郁金为11克、半枝莲为11克、白花蛇舌草为11克,加茯苓11克、炒杏仁11克、赤丹参20克、缩砂仁7克、炒苍术15克、炒干姜5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11:屈某,女,68岁,西安市人。1988年4月7日初诊。自诉:两年前患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木。半年前,因肠梗阻,二次手术。近来右胁下及后背疼痛,“B超”发现内脏内有一鸡蛋大包块。经治疗,疼痛不减,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浑、关寸较大,舌光无苔。
  辨证:中气虚败,肝胃不调,气血瘀结。
  诊断:肝癌?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化瘀消积。
  处方:猪苓片11克 建泽泻11克 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 制首乌30克 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 法半夏11克 广郁金11克 延胡索11克 半桂莲11克 白蔻仁5克 软柴胡7克 炙米壳4克 广木香2克 白花蛇舌草12克
  3剂,水煎温服。
  4月10日复诊:药后脉证有所好转,肝区仍痛,头痛,颈右侧淋巴结疼痛,肩背困痛,大便三日未解。脉细濡、稍浑、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去粉丹皮、炙米壳、广木香,增炒杭芍为12克、半枝莲为12克、软柴胡为11克,加黄芩炭11克、赤丹参15克、姜厚朴12克、番泻叶l克,5剂,水煎温服。
  4月5日三诊:药后胁痛减轻,大便已利,睡眠好转,已能走动。脉濡、滞、左稍牢、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粉丹皮、柴胡、炙米壳、广木香,增炒杭芍为12克,加黄芩炭7克、苏泽兰15克、赤丹参15克、银柴胡11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