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心理治疗在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1-27

心理治疗在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2:34:55

    
【关键词】  心理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
 1临床资料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颈椎病诊断依据,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门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年龄28~56(平均42.0岁),病程2.5 mo. 对照组50例,年龄25~60(平均42.5岁),病程3.0 mo,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采用针灸+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针灸取穴为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等主穴随证加减,常规消毒进针后接电针仪,留针20 min,1次/d,10次1疗程. 心理疏导在治疗前以及疗程中进行,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负担. 在针灸治疗时,用语言引导治疗所产生的感觉. 两组治疗1 mo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定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和心理状况(主要抑郁和焦虑),并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判定[2]. 完全恢复: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颈部活动自由. 显著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及颈部活动明显改善. 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部分好转. 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结果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SCL90主要因子分有一定差异(表2).
  表1颈椎病治疗后疗效(略)
  表2颈椎病患者SCL90主要因子比较(略)
  aP<0.05 vs治疗前, cP<0.05 vs观察.
  2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常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障碍. 临床通常着重在消除颈椎病患者的躯体症状上,而对于颈椎病患者所伴发的心理障碍较少关注,也较少注意到颈椎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3],很有必要在常规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我们在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上配合心理治疗,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手段和技巧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病的病理变化、产生症状的原因、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善症状,以及如何配合治疗等,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的信心,矫正病理心理和异常生活行为,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地提高. 通过两组疗效对比及治疗前后评分表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1 mo治疗后,躯体化因子分以及抑郁、焦虑因子分都有所下降,观察组在常规的针灸治疗中介入心理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我们认为心理治疗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有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17-136.

  [2]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2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11-512.

  [3] 区丽明,谭杰文.心理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413-415.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