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昵称18892371 2015-01-28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4月17日下午,我们参观过胡雪岩纪念馆,便开车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前进。歙县为古徽州府治,我们进了县城转过两道弯,便看到了巍然屹立的古徽州城楼。看上去,城楼是近年来新建的。穿过徽州古城门,是一条商业步行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街。陶行知纪念馆就在这条步行街上。

  据介绍,纪念馆是在陶行知少年时的读书处——崇一学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徽派建筑,青瓦粉墙,高脊飞檐,花窗格门,曲径回廊,具有浓郁的徽文化神韵。1984年开馆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帮题写馆名。崇一学堂为英籍耶稣教牧师唐进贤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的教会学校。1906年,少年陶行知因勤劳聪明被唐进贤器重,免费收入学堂就读。

  我们走到纪念馆前,便见大门上方挂有一块宋庆龄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门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两侧的柱联是陶行知先生自己的座右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进了大门迎面是一尊汉白玉雕刻的陶行知先生坐像。雕像身后屏风上是毛泽东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几个金字。二楼是陶行知先生事迹陈列室。看过陈列,对陶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行知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原名文浚,后改名行知。1905—1908年就读于崇一学堂。1914年,以全校总分第一毕业于金陵大学,赴美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1917年,婉言谢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留美任教之邀,毅然回国从事教育事业。历任南京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等职。始终把普及大众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育一代人才视为救国之举。他一生探求中国教育的出路,深信教育是国家的万年根本大计。构思“国无游民,民无废才,群需可济,个性可需”的理想境界。创立生活教育理论。开展乡村教育、平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运动。创办平民就读学校、安徽公学、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教育的新篇章。1946年7月25日,因劳累过度,刺激过深,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年仅55岁。 陶行知去世后,中共中央于8月11日于延安召开追悼会,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致悼词。10月17日,在上海震旦大学礼堂召开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中外人士5000多人参加。遗体安葬于南京晓庄劳山脚下。墓碑由沈钧儒先生题写。墓门上的匾额是“爱满天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柱联是陶行知先生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做真”。

   陈列室内还陈列有陶行知先生题写的白话小诗。如“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还有“自立立人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别人的事帮忙干。不救苦来不救难,可算是好汉?”这些小诗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真不愧为一代教育大师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