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过去,你的辛劳让人“有感”吗

 慈溪全媒体 2015-01-30

        这是个强调“有感”的时代。

政府官员整天行程满档我们都知道,但老实说谁在意呢?我们只在意房价是否合理,薪资是否提升,种种施政是否让人觉得“有感”。我家附近有间餐厅最近涨价,老板虽然强调食材升级、服务升级,但显然很多食客和我一样,对这些升级无感,倒是对涨价“很有感”,所以我猜现在老板必定对“门可罗雀”这句成语“非常有感”。


小确幸


“小确幸”据说是村上春树发明的词,是啊,微小但确切的幸福的确是我们多数平凡人一个合理的渴望。我们不祈求大大的幸福,只要幸福“有感”就让人觉得好棒。

我们虽然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餐厅老板,但很多双眼睛却也在评判我们,过去一年,我们是否带来让人觉得“有感”的价值,尤其在这岁末年终的时节。每次有朋友来跟我聊职场的问题,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定期维护简历”很重要。一份简历除了是求职必备文件外,更是一项自我检视的重要工具。这样说或许有些武断,但除非你已经达到“名人”的等级,你的名字你的脸就是最好的品牌,否则,值得列上简历的丰功伟绩才是别人“有感或无感”的关键。


志玲姐姐


现代人每天大脑要处理的资讯,可能比我们非洲的元祖一辈子要处理的还多。是幸也是不幸,我们的大脑有自动抓取“关键字”的功能,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节省大脑容量的关系,我们会不自觉地对复杂的人事务进行简化与精炼,只保留最具代表性、可辨识的符号在脑中。举个例子,说到“林志玲”你脑中会想到什么?名模、志林姐姐、娃娃音、言承旭……每个人联想的关键字或许不尽相同,但多半很难超过50个字(除非你就是言承旭)。志林姐姐毕竟是大明星,我们能在30秒内找到50个字形容她已经不简单,有些家伙(Eg.李宗瑞),我脑子里只能想到两个字而已。


平凡其实很贵


公众人物已是如此,那我们一般人呢?请你现在环顾办公室周围的同事,试想一下,如果有人要求他们任何一位简单地形容一下你这个人,时间不超过30秒,用字不超过50个,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形容你呢?很难想象对不对,没错,因为我们多数人都太平凡了,平凡到很难用简单几个字点出独一无二的特点,平凡到很难凸显我们和多数人有何不同,平凡到很难证明自己是不可取代的,或是值得拿超过10K的薪水。

请不要回文呛我“当个平凡人有何不好?”当平凡人当然很好,但前提是你要有当“平凡人”的“条件”。各位回想一下,最近一次听到“其实我只是个平凡人,和大家都一样”或“我只想过着平凡人的生活”这样的话是来自谁的口中?不管说话的人是当红偶像明星、排名前茅的首富、还是皇室成员,我可以很确定他/她绝不是你这样的“平凡人”。“平凡”有时就想贾伯斯的穿着一样吊诡,我们可不可以和贾伯斯一样,只穿着T-shirt和New Balance的慢跑鞋上报纸?当然,只要你是贾伯斯就可以。除非你工作的地方没有任何竞争,没有绩效考评,公司也不会裁员逼退,或者你早已家财万贯,否则“平凡”就绝不是我们的安全选项。倒不是说处处要与人争风头,但我们总得在某方面凸显出自己的独特价值,至少让上司、让老板、让客户对我们的贡献“有感”,毕竟,这“买家”确实以金钱和福利来交换我们的专业服务,我很确定他们在付钱的时候是绝对“有感”的。



履历=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强烈建议各位至少花半天的时间,坐下来,备好纸笔,独自回想一下,过去一年自己到底“完成”了什么,并且更新一下自己的履历(不管你有没有谋职)。澳网公开赛,乔帅(乔科维奇)拿下男单冠军,完成澳网三连霸,你要如何对不看网球的人介绍这位高手?最简单客观的方式是这样:

乔科维奇

25岁,塞尔维亚籍

2013澳洲公开赛冠军

2012澳洲公开赛冠军、美国公开赛亚军、法国公开赛亚军

2011美国公开赛冠军、温布敦锦标赛冠军

2010美国公开赛亚军

……


我们的履历某种程度也该如此,毕竟这就是职场上他人认识我们的方式,不管你是否喜欢,履历就是被简化的我们,至少在职场这方面。每个人都会在履历上写明职位与工作内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该标注在这份工作中我们成就是什么(Accomplishment),以及达到了什么样的里程碑(Milestone),注意,履历绝非职务说明(Job Description)而已。举例来说,Alex于2010-2012年间在某职业担任专案工程师,“平凡版本”的资历会像这样:

某某某

2010.01-2012.12 OO电子公司专案工程师

协助业务与PM进行报价

分析产品成本与资源需求

负责协调客户变更以及技术问题


以上不痛不痒的描述方式,绝对会帮助Alex“顺利融入”其他数百位相似的应征者中。事实上,若要让翻查者更“有感”,Alex应该强调他这两年职场的具体成果,就像乔科维奇的简介一样:

某某某

2010.01-2012.12 **电子公司专案工程师

完成多项大型计划的提案,包括**专案(金额**)、**专案(金额**)等。

制作产品**(研发金额**)之成本估算与资源计划书

顺利完成多项合约执行工作,包括**客户的**合约(金额约**元)



履历=自我的回顾与展望


定期更新履历(我建议半年或每季一次)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我警惕”。当你回首过去半年,你确实记得无数个加班的夜晚与假日,却对到底完成了什么印象模糊的时候,就该拉警铃了!如果连一两条值得列在履历上的亮点都没有,那表示在他人的眼中,这段时间你的辛勤贡献很可能让人“无感”,很不公平,是吗?或许,但至少有个好处,你开始可以体会当一个总统的感觉了!

如果你是做软体专案或是产品开发的,你多半听过agile或是scrum的开发方法。如果你是位创业者,你或许听过精实创业(learn startup)以及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概念。这些思维背后的共同之处,都是强调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预测的未来时,应该逐步地、渐进地完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借此根据回馈资讯适度地调整步伐与方向。这跟职场的挑战是否很像?预先想好一条职场的康庄大道,做出精细的规划,并按部就班的执行,这样的事情越来越不像计划而像神话。传统日本上班族挤破头考进大企业,并期待从基层做到课长、部长、专务这样单轴式的career track在我看来已成为一场豪赌!赌产业不会起伏、赌企业不会衰败、赌自己不会倦怠……

“我将来要朝哪边发展?”,“我是否还该继续现在的工作?”这类的问题原本就很难一夕之间豁然开朗!与其空想,不如试着把每天的努力,凝聚成一颗颗履历上的“亮点”,让别人先对你的贡献“有感”,为自己带来工作中的“小确幸”。当亮点够多的时候,自然就会连成一条脉络,这时“伟大航路”也就在眼前展开了!

文/Bryan Yao

转自:专案管理生活思维 微信公众号:projectu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