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挪开孩子前进的绊脚石

 秀水拖蓝 2015-01-31

 

                                              ——克   

粗心!这是在与众多的家长交流过程中,当问孩子的学习状况时,百分之八九十的家长脱口而出的回答。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往往把粗心简单地归结为态度马虎、不认真,而不了解粗心现象背后的一些深层原因。

粗心是指自己理解和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它与不理解、不会做而造成的差错是不一样的。粗心是一种不良习惯。小学生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热情高但生活阅历相对欠缺,遇到问题心情较为紧张,因而容易粗心大意,久而久之,会形成粗心的不良习惯。孩子的粗心是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也是教师和家长最为头痛的。其实,粗心并非偶然,简单的表面现象背后有着外在的客观原因和内在的心理原因,可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减少粗心的现象。

调整策略:

1、交给孩子检查的方法 ,并让孩子养成主动检查的好习惯。

2、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为了克服粗心的毛病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任务上,显得尤为重要。

3、采用正强化。当孩子因粗心导致错误后,只及时要求他们重新更正,用新动作纠正原有的习惯动作,塑造新动作。而不是责怪(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不粗心时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不失时机地肯定他,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

4、正确掌握知识。有时,看似简单的粗心背后是概念错误。所以,在学习中还应多多追问孩子犯错误背后的理由,别让粗心的幌子掩盖了问题的真相,错失教育的良机。

 

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