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热气腾腾的宰牛饭

 洗沙溪 2015-01-31

年味|热气腾腾的宰牛饭

2015-01-25 白族人眼中的大理 阿达音

点击上方【阿达音】,了解更多大理的风土人情。

这个周末,受到同事的热情邀请,小编同学也体验了一回回族同胞热气腾腾的宰牛饭。想起来,距离我上一次去回族同学家吃宰牛饭已经快七年了。

每逢喜庆大典,回族同胞都要宰牛宰羊,庆贺一番。其中,宰牛饭,多集中在每年农历的腊月操办。每到年底,回族村寨家家户户就纷纷宰牛来热情招待亲朋好友。宰牛,一方面是为了准备来年的腌制牛肉,另一方面也是一场亲朋好友的聚会,借此机会一起相聚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1月的施甸,油菜花已经盛开

这一次去吃宰牛饭的地方在保山施甸的西山村,那里也是当地回族同胞的聚居地之一。进入西山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整洁的村容。印象中,只要是回族同胞居住的地方,都很干净整洁。在小编的家乡大理,也有回族同胞聚居,回族的村寨也是一样的干净。

等待风干的牛肉

因为这一次去吃宰牛饭的主人家宰牛的规模比较大,宰了两头牛。所以在我们到达的前一天主人就早已将牛宰好,小编没能见到宰牛的场景。作为一枚吃货,小编在主人家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一排排腌制好等待风干的牛肉。

等待风干的牛肉

腌制好之后风干的牛肉又叫做牛干巴,是回族特有的食物之一。很多游客到云南旅游时带回去的特产中就经常能见到牛干巴的身影。之前小编提到,宰牛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准备来年的牛干巴。在将壮牛宰杀之后,割下24块规整的牛肉,放在通风处晾透之后就可以加入调料放入缸中压紧腌制。与白族的腌制做法有别,回族同胞在腌制各类食物的过程中是不加酒的,这与回族同胞不饮酒的习俗有关。

晾晒好的牛干巴

在将牛肉腌制二十多天之后就可以出缸晾晒,等到牛肉变成干硬就好了。做好的牛干巴,颜色像栗子壳,闻着有牛肉的清香。对于牛干巴,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下油锅煎。将薄荷叶与切成薄片的牛干巴一起放入油锅中用小火煎,吃起来柔韧而又带有嚼劲,百吃不厌。


香油煎牛干巴薄荷

在主人家,小编还见到了主人家自己饲养并腌制的鹅,鹅也是当地的特产之一。腌制好的鹅可以清蒸也可以用油煎,吃起来肥而不腻,肉质鲜美却又带有嚼劲。对于鹅的吃法,在同事的介绍下,小编才知道最为鲜美的当属鹅油拌饭。在将腌制好的鹅清蒸之后,会有鹅油流出。盛一碗白米饭,加一点鹅油,再放入保山特有的豆豉,吃起来特别香。在当地的穆斯林饭馆中,也有鹅油炒饭,味道真的超好吃。

即将风干好的鹅

煎好的腌制鹅

美味的鹅油炒饭

回族的宰牛饭,用来招待宾客的以牛肉为主。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清汤牛肉,又叫做牛烂糊。一个“烂”字,就简洁明了的说明了这道菜的特点,牛肉味鲜而不腻、肉嫩而不膻,入口即化。这道菜是用小火慢慢炖出来的,肉之所以能够入口即化,秘诀在于在炖的过程中加入了牛的脂肪。正所谓“原汤化原食”,一样的道理,加入了牛脂肪的清汤牛肉煮起来更容易熟透。

清汤牛肉

这道菜上桌的时候是清汤的,主人会将所需要的盐、炒过的辣椒粉、花椒粉分别盛在小蝶中供客人添加。这道菜在大理还有一种吃法,会在清汤牛肉做好装盘之前,现在汤锅底部铺一层薄荷叶,再倒入滚烫的清汤牛肉。由于薄荷易熟,随便用热汤一烫即可食用。这样出来的牛肉汤既保持了原有的滋味,又融入了薄荷的清香。

红烧牛肉

宰牛饭当天,主人还准备了红烧牛肉。作为最能保持食材的营养与美味的做法,红烧一直很受欢迎。红烧牛肉用的是牛腩,应该是牛的里脊边,这个部位的肉筋少、肉多,吃起来不费劲而且不会油腻。

小炒牛肉

小炒牛肉末也是回族同胞的拿手菜之一,腌菜炒牛肉末、芹菜炒牛肉末、大蒜叶炒牛肉末等,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不同风味。

冷片牛肉

上次在大理的同学家吃的宰牛饭,让小编印象较为深刻的还有一道回族的凉拌牛肉片。这道菜是用水将牛肉煮熟之后再与萝卜丝一起凉拌做成的。味道以香辣为主,是很好的下饭菜。

当地的清真寺

当天的晚饭时间,还听到了隔壁清真寺传来的诵读经文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小编小时候也在家乡听过,每到傍晚,附近的回族村寨就会传来诵读经文的声音。虽然听不懂,但每次听到这样的经文,总会觉得内心很平静。


阿|达|音

关注【阿达音】或微信搜索【aadayin】

给你一个爱上大理的理由


注:阿达音,白语。到这里来之意。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