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体内孕育着一座饥饿的粮仓

 真友书屋 2015-01-31

我的粮仓


我体内孕育着一座饥饿的粮仓

它缺少血液必要的饱满

我的骨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扎根生长,从而有了弯曲的枝节

日子一长,枝干上抽出了两片肺叶

我的呼吸在工作中倾吐绿色

这漂泊生活里苦涩的胆汁

工厂散落于荒野

荒野上布满了我的毛细血管

这涓涓细流将祖国南方的加工业日夜浇灌

而我的皮肤,日渐龟裂

头上的稻田在秋天的风中枯萎


作者 / 许立志




2014年最受瞩目的底层诗人,一个余秀华,一个许立志。许立志那首《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是2014年最让人难忘的诗篇,“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写透血汗工厂里的残酷青春。


许立志虽被打上“打工诗人”的标签,但其诗篇整体上已摆脱“打工诗歌”的窠臼,以自己短短23年的生命,写尽所能回忆、观察、体验、想象和虚构的种种“死亡”。他的诗之所以优秀,就在于这些死亡诗篇,没有匆忙地,或者说也没有兴趣从群体和社会的角度去横向表现打工者议题,而是将其个人化表达引向纵深;整体上也没有在“打工”与“死亡”之间强行建立某种逻辑,尽管你也可以认为这一切都是不言自明的,毕竟他的工作,他的诗作和他的非正常死亡本身联系得如此紧密,没办法把他的诗作拿来孤立地看待。


但我仍然认为他在一次次的死亡规划中,陷入了纯粹的对死亡本身的痴迷。毋宁说他是一个边打工边研究死亡诗学的人,他诗的核心在于对“死亡”本身近乎任性甚至放纵的一次次预习、抚摸和锤炼。他写出了纯粹的死亡之诗,这是他的成功,也是他的失败。


他的诗尽管远未称得上成熟,但因为强烈的个人经验,每一首都是那么触目惊心,不忍直视。其中《悬疑小说》和《粉红》是我印象最深的两首。《悬疑小说》真的是一篇带有黑色幽默的悬疑小说,而《粉红》明显承袭自波德莱尔以来的象征主义,所谓粉红的死亡色彩,意象并非新鲜,但短短几句,仍然有一种从感官到灵魂的悚厉。


今天选给大家的这首《我的粮仓》和其他作品相比,调性上相对平和,但并非平庸,并且很罕见地没有直接写到死亡。“饥饿的粮仓”,表达出一种令人绝望的匮乏和生命力的耗散,却又是一个能够让人看到希望的意象,一种渴望被充满的生命意志,一首可以指向“不死”和“活下去”的诗篇。很可惜这粮仓的仓口开得太小太窄,诗人只好按照某种惯性,继续去浇灌他的死亡之花。


荐诗/流马

2015/01/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