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豆类对健康的好处实在太多,但还是很难扭转人们的一个固有观念——痛风病人不能吃豆类食品,无论是豆浆、豆腐还是红豆绿豆,似乎痛风病人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就只能绕道而行。理由呢,自然是嘌呤含量太高这一条。难道豆制品和豆类真的是痛风患者的雷区吗? 我曾撰文解释过,虽然大豆的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经过加工,制成豆腐丝、豆腐干等之后,因为挤去了“黄浆水”,其中溶解了很大一部分嘌呤,因而豆腐丝、豆腐干等产品的嘌呤含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其含量比肉类鱼类还要低,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用豆腐干替代部分替代鱼肉类并不会引起嘌呤摄入量的明显增加。 因打豆浆的时候加入大量水分,豆浆中所含嘌呤已经被稀释,每日喝一杯豆浆(注意不是大量喝)并不会引起嘌呤摄入量的显著增加。但是,豆浆仍然不及豆腐干安全,这是因为豆浆中还含有草酸和植酸,它们对于尿酸的排出不利,对于肾结石的预防也不利,大量喝豆浆是不明智的。 至于用少量红豆绿豆之类煮粥或打五谷豆浆,因为每天吃的数量很少,按其嘌呤的量来衡量,喝一碗八宝粥、五谷糊,不至于对血尿酸浓度产生不良影响。最新测定结果表明,小米的嘌呤含量甚至比白米白面还要低,所谓杂粮一定高嘌呤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在此同时,杂粮能供应比白米高得多的钾元素和镁元素,对于排除尿酸和预防肾结石是有益的。 至于健康人,更无须因为嘌呤的原因而远离豆制品。仔细想想就能明白。痛风病人发病前都是怎么吃的?无非是大鱼大肉,海鲜河鲜,加上啤酒白酒的生活。没听说谁是因为每天吃青菜豆腐粗粮豆类而患上痛风的。 不过,这些逻辑分析似乎还不能说服大部分医生,他们还在继续给人们提供着“不能吃豆”“不能吃豆制品”之类的忠告。如果看看下面两篇有关大豆与痛风的文献,或许会更加信服一些。 《亚太临床营养学杂志》(Asia and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1年的一篇报告调查了亚太地区的医学工作者,结果有48%的人认为大豆制品会导致痛风。然而,现有的6项相关流行病学报告证实,食用大豆制品和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发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膳食干预研究发现,食用大豆制品的确升高了血尿酸水平,但升高的幅度非常有限,达不到值得引起临床关注的水平。作者的结论是,以现有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而论,不支持“吃大豆制品会导致痛风”的医疗传说。 另一项在中国中年男性中间进行的研究发现,膳食中的蛋白质总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有相关性,但其中动物性蛋白质有提升危险的趋势,而植物性蛋白质则有降低发生高尿酸血症危险的趋势。在所有食物类别当中,海鲜类食物与高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大豆制品则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嘌呤含量较高的蔬菜以及各种肉类与血尿酸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者的结论是,吃海鲜类食物增加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而豆制品则降低这种危险。 临床营养研究认为,在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问题上,内源性代谢紊乱是主要原因,外源性高嘌呤食物是次要原因。引起内源性尿酸产生增加的食物因素,如酒精和甜饮料,本身并不含有嘌呤;而没有经过精制的谷物虽然可能比精白米、精白面粉嘌呤含量略高,但并不会大幅度增加内源性的嘌呤物质产生。 肥胖是痛风的重要风险因素,所以决不能因为某些高脂肪食物嘌呤含量低就放心食用。比如说,炸薯片嘌呤含量甚低,但它不仅营养价值低,而且对于控制体重极为不利,比豆腐更不适合痛风病人食用。相比而言,有研究证实,杂粮杂豆食物有利于提高饱腹感和控制体重,对于还没有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控制体重对于降低慢性病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大部分有体脂肪过高问题,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的危险也比较大。 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富含果糖的食物和甜饮料,它们绝对不适合痛风病人食用。血液中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ATP分解加速,使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流行病学研究也有大量证据表明,多喝甜饮料会大大增加女性患痛风的危险。一项2010年发表的研究表明,在22年的追踪当中发现,含糖碳酸饮料与痛风危险有显著相关性,每天喝1听以上的含糖碳酸饮料,与一个月才喝一听的女性相比,患痛风的危险是后者的1.74倍,而每天喝2听或更多的人是2.39倍。在12-18岁青少年中所做的5年跟踪调查也发现,喝含糖饮料显著提高了血尿酸水平。 碳酸饮料被人们所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清凉感,而这种低温下变得更甜的感觉是果糖所带来的。即便是蔗糖(日常所吃的白糖),分子中也含有一半的果糖,同样有促进血尿酸提高的作用。由于果葡糖浆和蔗糖是日常甜食的最主要甜味来源,因此,各种含糖饮料和含糖食品均有促进痛风发生的潜在危险。 因此,或许我们应当这样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忠告:用豆腐干替代一部分鱼虾肉类是无害的。如果没有吃豆腐,那么豆浆可以喝一杯,但是千万不要在里面放糖。当然,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也不排除部分痛风患者对豆类有敏感的可能性。
简单总结痛风病人的饮食要求: 1 禁用海鲜、内脏。它们是典型高嘌呤食物,这一点尽人皆知,但不一定能做到忌口,因为它们太美味。 2 禁饮各种酒。不仅仅啤酒,白酒、白兰地、威士忌,葡萄酒和其他果酒亦最好不饮。酒精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没有证据表明喝红酒对痛风有益。 3 不吃甜食,不喝各种甜饮料,包括甜味的果汁。果糖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苏打水饮料虽然对尿酸排出有益,但不利于控制血压。考虑到痛风患者高血压和中风危险也升高,不建议大量喝,更不能依赖苏打水而放弃饮食控制。 4 不喝鲜美的肉汤、鸡汤、鱼汤、海鲜汤、火锅汤。其中嘌呤含量高。 5 多喝水,促进尿酸排出。喝白开水、淡茶水均可。有研究证明咖啡和茶并无促进痛风的作用,只要不加糖,适量饮用不妨。 6 吃大量蔬菜,每天750克为好。蔬菜含大量钾钙镁元素,有利于提高尿液pH值,促进尿酸排出。大部分绿叶蔬菜的草酸含量并不比茄子土豆高,即便菠菜、苋菜、木耳菜等少数高草酸蔬菜,只要用沸水焯过,去掉大部分草酸,对控制痛风和预防并发症仍然是有益的,无需担心嘌呤问题。只要少油烹调,熟蔬菜也很好,不必全生吃。 7 蛋奶为低嘌呤食物,可按正常量食用。顾忌胆固醇,每日一个鸡蛋黄即可。如果蛋白质供应不足,蛋白可吃两个。有研究证明牛奶对痛风发作期的患者有好处,脱脂奶无需限量;但酸奶须顾虑,因其中经微生物发酵嘌呤含量升高,且乳酸也可能干扰尿酸排出,只可少量食用。 8 鱼肉限量,按膳食指南要求,每日不超过100克鱼,或75克肉。过多动物蛋白质不利于降低尿液的pH值,且会增加尿钙流失,对于痛风患者不利。 9 豆制品如豆腐丝、豆腐干等嘌呤含量低,可以少量食用,部分替代鱼肉用来供应蛋白质。不能在鱼肉蛋奶之外再加大量豆制品。如果肾功能已有损害,一日蛋白质总量都要控制,不仅限于控制豆制品。如果有食用豆制品之后身体不适的经历,也需要禁用。 10 水果和杂粮主食正常吃。小米等杂粮嘌呤含量低于大米,而钾、镁含量大大高于大米,对于痛风患者是有利的,无需餐餐白米饭。红小豆、芸豆、豌豆等淀粉豆类嘌呤含量较高,但低于黄豆,且钾含量非常高,少量(一小把)加入粥中无需禁止。 11 注意饮食中限制盐和烹调油,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避免并发其他慢性病。鸡精、味精也应限制,特别是鸡精、蘑菇粉等含有核苷酸,宜少用。 12 积极健身锻炼,降低体脂肪,能帮助预防各种并发症,也能让整体代谢功能得到改善。健身锻炼出点汗无害,甚至还有利于减轻肾脏负担。
温馨忠告:说血尿酸高的人可以适量吃豆制品,是说替代鱼肉蛋类食品,蛋白质和嘌呤总量不能增加,不能在吃鱼肉蛋之外再加豆制品。量也要控制,建议限制在每日30克大豆之内,换算成水豆腐不超过90克;如果喝豆浆无不良反应,建议不超过1杯。不建议服用任何蛋白粉类产品,少吃仿肉豆制品,不吃豆腐油炸、卤制等做成的小零食。如果食用某种食品后身体有任何不适,立刻停止。
资料来源:
1 Messina M, Messina VL, Chan P.Soyfoods,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data. Asia and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1; 20(3):347-58. 2 Villegas R, Xiang YB, Elasy T, et al. Purine-rich foods, protein intake,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The Shanghai Men's Health Study.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11 (in press) 3 Choi HK, Willett W, Curhan G. Fructose-rich beverages and risk of gout in women. JAMA. 2010, 304(20): 2270-2278. 4 Nguyen S, Choi HK, Lustig RH,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serum uric acid, and blood pressure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9, 154(6):807-813. 5 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主编,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 6 潘洪志等,中国常用动物性食品中的嘌呤含量,营养学报,2012, 34(1):74-78 7 潘洪志等,中国常用植物性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卫生研究,2012, 41(1):92-95
我的相关日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