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呈现火爆场面。据中国货币网披露,1月14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等8家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共发行17只同业存单,发行金额合计达到193.5亿元。另外,1月15日又有9家银行发行15只同业存单。 记者注意到,近期发行同业存单的多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发行同业存单有利于中小银行提升存款吸收能力和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铺路。 同业存单发行热情高涨 中国货币网的信息显示,1月15日发行的同业存单期限涵盖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其中,宁波银行发行三期,合计金额30亿元;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各发行两期,合计金融分别为16亿元、15亿元、20亿元、20亿元;北京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各发行一期,金额分别为15亿元、8亿元、10亿元。 近期,多家商业银行披露了201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相关公告显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计划发行规模均为2000亿元,而去年3家银行的计划规模分别为1000亿元、800亿元、1000亿元;农行、平安银行的计划发行规模为1000亿元;光大银行的计划发行规模为1500亿元,这一规模相当于光大银行2014年计划规模的3倍。 城商行中,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海峡银行的2015年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800亿元、800亿元、150亿元、12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对比2014年,单家银行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显著增加,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2014年的计划额度分别仅为300亿元、500亿元。 缓解中小银行负债压力 为何中小银行对发行同业存单热情如此之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为缓解流动性压力和降低负债成本。 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存款流失严重。A股16家上市银行2014年三季报显示,银行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2014年中报时的77.13万亿元减少1.5万亿元,降幅达1.97%;较2013年年末的70.42万亿元增幅仅为7.38%。 “当前各家银行存款增长普遍放缓,银行出于流动性管理需要资金头寸,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规模较为合适。相较于同业拆借、回购等手段,单笔发行规模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同业存单量小,是银行融资的补充性手段。同时,这也与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动性相对宽裕有关,非银金融机构也有资金拆入需求,使得银行同业存单能够顺利发行。”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认为。 李志强还表示,以往中小金融机构积累了一定资金沉淀,资金拆出情况较多,资金拆出需求大于拆入需求,往往需要主动寻找资金需求方。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农商行试水同业存单,相当于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增加了一个金融工具,同业存单能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公开定价,以便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资金拆入方与拆出方的对接。 “同业存单为银行提供了比定期存款更稳定的负债工具。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挑战就是存款不断流失,即便是定期存款其实稳定性也大大减弱,随时可以被提前支取。而同业存单不到期发行机构没有义务进行兑付,是比定期存款更为稳定的负债工具,有助于缓解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负债压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在同业市场活跃度相对较高的中小银行而言,同业存单的适时推出为其打开了一条规范同业业务的通道,有利于推动同业业务的阳光化发展。 大额可转让存单渐行渐近 同业存单发行提速,为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打开了想象空间。 大额可转让存单是金融机构发行、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与传统存款相比,具有金融机构主动发行、单位面值固定、可在二级市场转让等特点。如果说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加了银行资产流动性,那么大额可转让存单则增加了银行负债流动性。 根据国际市场经验,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往往是各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而同业存单则是大额可转让存单的主要形式。“同业存单将为下一阶段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积累经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央行去年曾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开表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这表明,我国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或将正式提上日程。 “当前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同业存单的成功探索,都为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问世奠定了良好基础。”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这样告诉记者。 李志强预计,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应该很快能推出,但很难预计推出具体时点。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体系,央行会根据金融市场情况进行斟酌,选择合适时点推出。 “可以预见的是,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将重构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其经营格局。由于存款在银行负债中占比会逐步下降,大额可转让存单占比会逐步提升,银行负债将由‘存款化’向‘资金化’转移,传统的存款市场竞争格局也将会改变。风险定价、产品创新、资金运作等将成为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高级经理贺强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