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债券类投资:回顾A类分级基金并与转债对比

 bdpqlxz 2015-02-07
(2014-05-04 20:42:24)

刚刚过去的一周有很多事情发生,基本都是正常的,符合预期的判断和按计划实施。期间有一些小的低级错误,提示自己还是要更加安静一些,好在没什么大碍。周末在家搞卫生擦玻璃,而后就有点冲动想整理并记录些什么,对过去1年多在债券类方面的部分内容做些回顾,也算是一种搞卫生吧,供日后自己对照:
 
早在2010年年底时就开始关注A类分级基金,具体的合同设置和无风险特性这里不重复。
刚开始是双禧A,当时对估值理解有误,结果是在错误的估值位置买入了一点双A。后来慢慢理解其合同中的各种设置,并充分理解了估值。
2011年7月份,对A类基金在论坛上有小部分人开始积极讨论,围绕估值和收益对比以及折价所带来的看空期权价值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过后不久又迎来债市(包括A类)的930大跌,最多曾离净值跌去30%,到过0.7x一线,收益率到了9-10%一线。再后来就是之后迅速跳出大坑,回到原来的估值,即0.8-0.9一线,即无风险收益在8%左右,并且有着潜在的丰厚的看空超额收益。期间都是积极地不断的介入其中,一直到2012。
930事件的不到一年后,即2012年的8月底9月初,银华金利这个分级A类率先实现了看空期权的超额收益,去年投资的这部分获利应该在20%以上。而后的一幕就是A类估值整体上涨,1元面值以上的A类比比皆是,里净值都不远,甚至溢价,也就是说,收益率都在面值附近(7%不到),又没有多少额外的看空超额收益,慢慢成为鸡肋。而相应的B类则一败涂地。
人就是这样,聪明人在早期赚取无风险的那部分利润,而后期的获利者都是趋势投机,虽然眼前是获利,但不牢靠,是有风险的。
 
其实作为A基的投资也可以参考转债,先引用一段2011年7月刚开始讨论A类时的讨论:
 
----------------------------------------------------
引用第99楼gqy7979948于2011-07-07 10:32发表的  :

德隆专家能简单评价一下现在的转债吗?
1)工行转债。前些时间工行正股很强,而工行转债却很弱,一度达到了5个多点的平价溢价率,而当时转债的价格才118元多。当时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买了一些,结果没占到便宜。如果抛开具体的正股和市场,一个不到120元的转债,才溢价5-6个百分点,即使考虑到大银行正股的波动性不佳的因素,也应该算是有价值的了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市场对银行这个行业的未来极度地悲观?
2)中行转债。专家认为多少钱可以达到您当年发贴让我们“动手干吧”的标准?当时的新钢是90元多一点儿的样子,中行在信用方面比新钢有优势,而且如果发生极端情况,中行主动下调转股价的可能性未必比新钢小,因为银行转债需要转股后才能成为核心资本,银行不能完全无视这个因素吧?专家认为中行转债到了多少钱可以“动手干吧”?100?95?
3)像双良、博汇、歌华这样的短期看不到下调转股价希望、公司又不怕回售的113元左右的高溢价中小盘转债,是否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到了多少钱才有买入的价值?
.......

转债现在虽然还是低风险,但由于价格过高和缺乏回售的保护,收益率和可能取得收益的时间变的飘忽不定了。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大盘的走势。很可能出现拿两年0收益的情况
唯一的机会就是等待市场出现恐慌,到时候不必在拘泥于转债具体的价格了,你就当买了风险小收益也不大的品种。
鸡肋,非常鸡肋。可能和小仓位博指数基金没什么区别了
而且缺乏回售保护的转债极易造成持有人心理崩溃,产生永远不可能上涨的感觉。
 
--------------------------------------------
以上关于转债的对话非常生动。后来的结果也基本是这样的局面。去年930的时候转债也一样跳水并也算是爬出了坑。但中行转债始终定位在面值以下,而工行和石化转债也只在面值附近。也就是说转债的定价有了更合理而非过去常态的定位。
或许现在的A类是个比较合理的定位,或至少像当初讨论时候预计的一样,平价甚至溢价也许是常态。但这样的常态不是投资的好标的。但是,风水的转换是永恒的,或许,现在的转债到了从合理到常态的转变过程,现在90x-100x的转债将来回到110x一线甚至130一线也未可知。你不能预知进展,但你可以大致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合理准备就可以了。
 
事实上,A类杠杆基金中也还是有少数可以选择配置,比如49,引用本人今年3月份的一段评论:
 
-----------------------------------
A类杠杆基金经过近2年的发展已经不如相对稳定,而市场中的同类产品已经很丰富。目前的主流品种是+3.5%的指数类产品,对应的指数也是五花八门。对于这些A类而言,静态估值应该是一样的,主要的区别或许是B类的净值,B类低点折算-A类提前兑现价格的折让(这是大大有利的),这也被认为是A类的看空指数期权,以金利最为有利(离低点折算最近),信诚500A其次,双禧A也是很有特色,马上要出的一个产品(名字不记得)据说是1年版本的双A会更有意思。
目前手头以金利为主持有一大堆A类(雁阵排列,可以微调套利),比如金瑞,同瑞A, 建信稳健,泰达稳健,双禧A,信诚500A。有时候会出空其中的几个集中持有更有估值优势的品种。
----------------------------------
 
现在知道这个一年版本的双A就是49。上市以来价格波澜不惊,基本在0.93-0.97之间徘徊。市场对它除了刚上市有过一小段热情之后就一直沉寂。好处是每年都有一定的看空超额收益。眼下对应的B类净值在0.6,那么就有40%乘以折价率的超额收益。还有3个月零1星期的折算点,测算下以现价买入大概可以有4%左右的绝对收益,年化15~20%吧。看起来还不错,可惜流动性差点,要买入便宜的筹码还不太容易呢。目前至有少量持仓,耐心等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