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二百四十六:孔平仲《代小子广孙寄翁翁》诗

 杏坛归客 2015-02-10

  孔平仲,北宋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义甫,治平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提点京西刑狱等职。1097年,元佑时依附旧党被罢黜,任衡州知府。由于他以官仓陈米贷与缺粮的州民,被弹劾,安置在英州。宋徽宗即位以后,又任命他为提举永兴路刑狱。后来,又因党论再起,被罢黜。

孔平仲对史学很有研究,在文辞方面也有造就。著作有《续世说》、《良史事证》等。

他的大哥孔文仲(10331088年)、二哥孔武仲(10411097年)都很有学问,著作甚丰。他的大哥孔文仲有文集五十卷;他的二哥孔武仲著述更丰,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时人将他们兄弟三人与苏轼、苏辄兄弟并称,号“二苏三仲”。

这是一首很别致的诗。作者假借儿子的身分,全篇都是以小孩子的口吻向爷爷述说,表达作者对老人想念的心情,以此来感染、教育小儿子。

作者的儿子叫“广”,对爷爷来说是孙子,因此自称“广孙”。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太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

每到晒佳节,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常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译文

       这是一首非常有情趣的儿童诗。

    诗中说,我的父亲来到密州两年以后,又得了两个孩子:一个叫牙儿,长得秀美又丰满;一个叫郑郑,现在已经长出了牙齿。爷爷您虽然还没有见到过,我想您一看到,就会很喜欢他们。

你的广孙,已经会读好多书,也会写字,一写就能写满两张纸。三三精力充沛,大安也能走路了。爷爷您过去虽然曾经见到过他们,但他们俩可增长了本领,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不知什么时侯我们一家人能团聚,到时侯把我们兄弟几个全都召集在一起,排着队来拜见您。

    爷爷您在中央官署做官,奶奶也在京城。曾祖母该有八十五岁了,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怎么样?我爹爹和妈妈,每天都在惦念着你们。每到欢乐愉快的节日,或有好吃的时侯,他们都想着你们,计算你们回来的日期。

从昨天开始,又生起了火炉,天又联绵不断又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父亲饮完酒,感到家里很冷清,他眼巴巴地望着数千里以外的京城,不知什么时侯能见到你们。

   作者假借儿子的口吻,写广孙是怎样想念爷爷的。实际上抒发的是作者自己想念自己父亲的心情。

作者假借儿子的口吻写这样一首诗,也是为了以生动的形象,来感染儿子,教育儿子,要孝敬长辈,进行孝道的教育。作者把儿子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全都给说了出来,表明作者对儿童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深刻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