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如何实现的?

 背井离乡闯四川 2015-02-10

(so:首先说,这篇文章的倾向性太明显,这是因为由于太长,删掉了一些解析。整篇文章其实是中性的、客观的评述。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原因也很中肯,这里面涉及的群体,没有绝对好坏评价,听了作者的简述,很有道理,感觉都不易。正在约他写,到了就发。本期先说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怎么实现的。这是个基础,是不是有意思?这是市县领导参阅15篇文章。你和9782名朋友同路前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在历史以来政治、行政、经济等广泛领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梗阻”失灵的直接原因。实事求是地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进行剖析,认真探讨对其实行有效控制和治理的根本措施,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很具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广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内涵范围很广。它不仅包括社会政策落实“梗阻”问题的含义,连企业职工对管理者的抵制、学生不服从老师、孩子不听家长的话等社会现象,也常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概之。本文所探讨的是狭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主要是指下级对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采取消极对策的现象。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谓百计千方。其主要表现有:

一、瞒天过海。

就是明知政策法规不容许,采取瞒上欺下、蒙哄过关的方式达到自身目的。如在环境保护中,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隐蔽排污口、夜晚偷排等多种方式继续生产;个别党政干部为应付计划生育检查,提前将有超生行为的妇女、孩子送走,让不合规定的外来人口藏起来,从而在检查中从容过关,甚至评上先进。

二、偷梁换柱。

就是对上级的政策进行选择、加工,对自己有利的,就完全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制定在大的方面与上级一致、具体规定与上级相违背的“土政策”。如一些地方以加快城镇建设为由,侵占农田,搞强制性拆迁。湖南“嘉禾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三、缓动软拖。

对自身利益有不利影响的政策规定,拖着不办,落实迟缓,争取以时间换空间,寻求转机,谋取利益。如对地方小煤矿进行整顿治理,一些地方表面服从,实际拖着不动,风头一过就万事大吉,结果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还有上级对污染严重企业作出的停产整改的决定,当地政府和企业一拖再拖,不到万不得已不停产。

四、公开硬抗。

对一些政策规定进行公开硬抗的现象并不少见,最典型的是公款吃喝风。中央对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文件下了数以百计,公款吃喝风依然盛行,并公开进行。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2004年公款吃喝全国已耗费3700亿元以上,参与人数之多,耗资之巨大,令人咋舌,群众称之为是看得见的腐败,担心会吃垮中国。

五、曲解滥用。

就是以落实政策法规为名,行违反政策法规谋取私利之实。如有的公安部门以查处赌博为名,将一些参与娱乐性的玩牌、打麻将活动人员抓起来作为治安案件办理,处以上限罚款。有的甚至将此类案件升格为刑事案件,以劳教、判刑为要挟,对当事人处以万元以上的巨额罚款。罚没款不给收据或打白条由公安部门保管,现金流入个人腰包或单位的“小金库”,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六、移花接木。

一些单位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将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不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混合使用,谋取自身利益。如在国家三令五申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背景下,河南省实验中学以改制为名设立“校中校”,打着公办名校的“金字招牌”,同时又按照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无限制招生,设立插班费、择校费、扩招费、超课时费等大大小小29个收费项目,不到3年的时间,违规金额达1.76亿多元,成为创中国教育乱收费名目和数额之最的重点学校。

七、变通使用。

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政策法规的规定实行变通使用,达到自己的目的。如“铁本”事件中的土地报批,国家明文规定500亩以上需要报国务院审批,当地就采取化整为零,分散报批的“蚂蚁搬家”方式,使铁本公司非法占用耕地6540多亩,造成大量耕地被毁,最终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此外,还有其他种种表现,不再举例。至于钻政策的空子、走政策的边缘,笔者认为,政策有空子可钻,是政策的缺陷,走政策的边缘仍未出格。这是在今后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中应该引起重视和注意的问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危害很大。它直接阻碍了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高耗低效地浪费资源,导致工作目标不能如期实现,损害了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扰乱了正常工作秩序,削弱了中央乃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权威,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毁坏了一批干部。(作者:荣安)

【下一篇】:x县公车改革为何失败

【下下篇】:管理与被管理——年轻公务员的成长(4)

【互助篇】:仕途测试26:为了女友,5条职场选择?请指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