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城市的名片。在上海,每个时期都有着特色迥异的建筑,让我们依稀能寻到专属于时代的特征。
外滩气势恢宏的建筑群、隐匿在梧桐树下的老洋房,联立而成的石库门形成了老上海建筑特色。
如今,上海有了更多的城市新名片,今天就跟着小侬来看一看,你都能认出它们吗?
50年代:朴素的初期探索
1950年代的新建筑,首先主要是一些政治性的大型建筑,比如1955年建造的具有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中苏友好大厦。另一类是在当时城市边缘建造的工人新村,以曹杨新村和闵行新城为代表,按照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力求每家住户都有好的朝向,将绿化和建筑有机结合,纪念性元素被降到最低,都是全新的探索。
中苏友好大厦
1955年,Anderlev &Jislova(苏联中央设计院)
鲁迅纪念馆
1956年, 陈植、汪定曾设计
同济大学文远楼
1953年,黄毓麟设计
曹杨新村
1953年,汪定曾设计
60-70年代:技术与美学的突破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关注大众和公共福利的特点,工人文化宫的建设成为了这个时期最为耀眼的建筑。作为全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西宫”倾注了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心血,是建造质量非常高的建筑。
上海大舞台
1975年,魏墩山设计。
同济大学大礼堂
1962年,黄家骅、胡纫茉设计。
沪西工人文化宫
1960-1975年,陈植、民用院设计
80年代:探索走向国际化
1980年代,是建筑重新开始探索并慢慢走向国际的阶段。宾馆的建造成为这个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楼开始出现了,但如何与周围的历史建筑相和谐,成为了建筑师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此外,松江方塔园将中式园林与西方的公共园林进行巧妙结合,值得一看。
联谊大厦
1985年,张干源设计
华东电力大楼
1988年,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
华亭宾馆
1982-1986年,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
波特曼酒店
1987-1990年,波特曼设计
松江方塔园
1978-1985年,冯纪忠设计
如今:层出不穷的城市新名片
1990年代,商品房出现,城市建设迎来一股新的大潮。这时,摩天大楼开始兴起,包括1994年的东方明珠和1999年的金茂大厦都是突破性的探索,还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公共文化建筑的建成,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每个新建筑都力求体现自己作为城市名片的存在。
东方明珠
1994年,江欢成设计
金茂大厦
1999年,SOM设计事务所设计规划
上海博物馆
1996年,邝孝军设计
上海大剧院
1998年,夏邦节设计
上海国际赛车场
2002年,德国赛道设计师赫曼·蒂尔克设计
东方艺术中心
2002年,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
上海中心
2008年,美国Gensler公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