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17世纪,一场振奋人心的思想运动盛行欧洲,人们随之作别黑暗的中世纪,拉开了近代欧洲的序幕,这场改变人类历史的运动就是文艺复兴,英文称为Renaissance,单词源自法语,字面意思“重生”,即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 但鲜有人知的是,中世纪时,希腊罗马著作在西方几乎绝迹,正是通过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欧洲国家才开始了解希腊罗马,乃至波斯与印度等东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后人才开始慢慢了解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但略微讽刺的是,这场称得上真正伟大的运动却鲜为人知。 伊斯兰黄金时代,百年翻译运动兴起 公元786年至公元809年,被称为伊斯兰黄金时代(Islamic Golden Age),自中世纪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立的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即智慧宫(House of Wisdom)开始,到13世纪蒙古人入侵结束,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长达两个多世纪,为后人研究希腊罗马历史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阿巴斯博物馆里的学者们,巴格达1237年 百年翻译运动的起因 古兰经里曾有这么一句话“学者的墨水比战士的鲜血更神圣。”暂且不论这句话对错,当时伊斯兰各国首都如巴格达、开罗皆是研究文化的中心。虽然当时阿拉伯人在领土上征服各地,文化上却远不及波斯印度等文明古国。出于对科学、哲学、教育、医药等领域的渴望,阿拉伯人将大量即将消失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于此同时,极尽可能地吸收这些文化养分。 政府出资扶持 当时伊斯兰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翻译运动中,资助学者和翻译家,据考证,当时学者们的收入和如今知名运动员的收入相当。 著名翻译家侯奈因·伊本·伊斯哈格(Hunayn ibn Ishaq),以翻译希腊经典闻名 中国造纸术的助推 促进百年翻译运动另一项不容忽视的技术就是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与欧洲的羊皮纸和埃及的纸莎草相比,中国的纸更易吸收墨水,保存文字时间更久,为翻译书写提供便捷。 百年翻译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蒙昧状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正经历着他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领域的关键性进展都是穆斯林在这个时期取得的,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时,他们的眼光之所以看得更远,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翻译家们并非全是穆斯林,基督教徒,景教徒,在文化面前大家和睦共处,各展所长。 《圣经》中曾希望人们做世上的“盐和光”。人,终其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在历史洪流中犹如一粒砂。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如一粒盐般消融进人们的幸福,或许才是短暂一生最好的注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