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叫一声“稻香村”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2-14

叫一声“稻香村”


  袁念琪
  这里叫的“稻香村”,不是林黛玉笔下大观园里“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农家乐;而是个生产零食的著名店家,阿拉上海的“稻香村”。
  嘴里叫的是“稻香村”,心里直指的是“稻香村”的鸭肫肝。说是鸭肫肝,实际上就是鸭肫而无半点的鸭肝。但大家都这样叫惯了,哪管它名不副实。
  在大多上海人的心目里,稻香村已经成了鸭肫肝的代名词。有一位家里做德国颜料生意的小开,回忆民国时的上海:“鸭肫肝是深受上海女性喜爱的一种零食。一般富裕家庭的妇女、交际场所的女性,尤其是舞厅的红舞女们,大多喜欢吃。”
  上海人对鸡鸭的内脏还是交关欢喜的。只要是家里买了活的鸡鸭,饭桌上就会有一只“炒时件”的小荤。这“时件”其实就是什件,“什”意味着各式各样;就是集鸡鸭各内脏,把肫肝心切片,把肠剪开洗净、擦盐后切段,再辅以当令某一素菜,或芹菜或茭白,再加点豆腐干;由此烩成一炉。
  炒时件我是喜欢的,可对鸭肫肝却一般。在那只在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冰鸡冰鸭的日子里,却有敞开供应的鸭肫肝吃。家住茂名南路时,常去国泰电影院旁的食品店,走上台阶买稻香村鸭肫肝。一包包的小纸袋,装着切成一片片的鸭肫。它经过腌渍、风干、蒸煮、周边色黯而里圈显得暗红,咬一小口在嘴里,味鲜而略带点咸。现在的包装比过去更小,采用先进的真空技术。
  有位1940年到上海的“老克勒”在十六铺下船,经四马路(福州路)到西藏中路的一品香旅社。他说:“稻香村肫肝大王坐落于四马路平望街口,占据了几乎四分之一的路面,在外滩沿四马路向西,远远就能看到‘肫肝大王’四个大字写在墙上,分外突出。”
  一只小小的肫肝竟有这么大的腔调,这一点倒没让他感到惊诧;令他“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从他1940年第一次见到稻香村的这幅画面,之后历经英租界、日军占领和国民政府接收,稻香村始终这样的虎踞龙盘。他还提及这样一个细节:稻香村的门面,悬挂着一串串腌晒过的生鸭肫作店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永安大楼的电视台经济部上班,常路过稻香村。“老克勒”说的那个场景,1940年是这样,那时还是如此。
  稻香村问世在1892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十一日),在福州路近云南路口。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这家卖糖果、果脯和南北货的店,并不以鸭肫肝出名;是一个名叫高敬贤的人改变了它。
  高敬贤是在四马路的天蟾舞台门口卖零食的,除卖卤鸭脚鸭膀和肫肝等荤零食,还卖素的豆腐干;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鸭肫肝。脑子活络的他由此制定了新的经营策略: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集中生产鸭肫肝,其他品种退出,另一方面是确立自己鸭肫肝的特色。当时,市场上的鸭肫肝有卤味、清真盐水等。经反复实践,他做的鸭肫肝经盐腌——漂盐——晒干——浸泡降盐——陈汤烧煮而独具一格:外黄内红,肉紧耐嚼,咸鲜爽口。同时也成为一款消费方便的零食。改变了过去松软无嚼劲且吃时短,汁水湿手脏衣等缺陷。就这样,高敬贤的鸭肫肝在上海滩独树一帜,生意越来越好。他的流动小摊位已不能适应销售需要了,从马路进店,盘下天蟾舞台旁的稻香村,转型为专做鸭肫肝的稻香村。
  除了鸭肫肝,稻香村还有味道不错的肉枣肉珠。它也如同鸭肫肝那样,是一只只悬挂着作店招的。稻香村的鸭肫肝也有生的可买,生鸭肫肝是整个原只的。因怕麻烦,从没买过。倒是生的肉枣肉珠,过去买过不少回。现在讲养生重营养,对腌腊制品和动物内脏,早就是敬而远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