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负鹏载舟 2015-02-15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治疗冠心病基础上,口服2片果导,1次/日服用,2~3次/日大黄苏打片4片,根据大便具体情况增减用量。观察组40例,治疗冠心病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便秘效率好、心绞痛及心电图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合并便秘效果显著,同时心绞痛获得显著改善,发挥了一药多治的效用。
中国论文网 http://www./6/view-3121523.htm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老年人 冠心病 便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01
  
   我国目前老龄化人口的发展正在加速,截止到目前,老年人近六成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便秘,便秘不仅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还对患有冠心病老年人病情的康复与稳定产生了影响,极有可能造成老年人如厕时用力过猛引发心绞痛威胁生命安危。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50例,结果便秘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与此同时减少了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时频率产生的次数,心电图也出现了很好改善,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0~85,平均68岁;便秘时间5个月~10年,平均2.8年;冠心病心绞痛时间10个月~12年,平均3.4年。已经排除掉心肌梗死急性以及其他心脏疾病、胃肠方面疾病、严重并发心律失常、肺功能重度不全、肝肾功能缺失以及其他不完全影响判断疗效的材料[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平均年龄、患病时间、性别、发作心绞痛程度、心电图上均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具备了比较性。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原药物的治疗方法,饮食采取低盐低脂,治疗开始之前登记便秘状况,发作心绞痛频率即程度,使用硝酸甘油量,心电图具体情况,对照组口服2片果导,1次/日服用,2~3次/日大黄苏打片4片,根据大便具体情况增减用量。观察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2g,红花10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桔梗5g,川芎5g,牛膝10g。加味[2]:黄芪需气虚严重加10~15g;口干口臭显著者或是肠鸣音减弱加大黄10~30g(同时煎)、龙胆草10~15g、黄柏10~15g。煎服法:使用大黄时应同时煎,600~800ml清水浸泡20分钟左右,待药物被水吸透后开始进行煎煮,煎沸之后使用文火30分钟,药液倒出后,准备加水200ml进行15分钟煎煮沸,2次药液混合,口服3次。1个疗程按照2周计算,日1剂口服,根据患者便秘改善情况可在2、3疗程更改1剂隔1天服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心电图进行复查同时做好疗效记录,并且追踪观察患者3个月。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全部计量资料利用数据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意义。
   结 果
   治疗效果:排便正常,1~2次/日或是1~2天1次,排便时通常。且便量正常。经过治疗劳力型心绞痛降低2级,心绞痛1级消失;非劳力型心绞痛基本消失症状,每周心绞痛发作<2次,多数情况不用硝酸甘油。
   两组便秘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在中医中能够属于“胸痹”“心痛”,病因是七情不调、过度思虑、甘肥过食、气血虚弱,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血瘀气滞。药方中的丹参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本药方特点是在不伤正的情况下化血化瘀,不伤明的情况下理气疏肝,本组对便秘治疗的时候控制心绞痛及改善心电图都具有显著作用,与对照比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血府逐瘀汤已被证实具有一方多用的疗效,成功体现了中医学中的异病同治的科学,为今后老年性疾病治疗探索寻找出一条崭新的治疗之路。有利于便秘的治疗[3],针对冠心病的控制及原发病的恶化仅占、继发病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静伟,赵晶岩.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8,5(16):28.
  2 陆川,邵丽川.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老年人顽固性便秘42例[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08,8(1):7-8.
  3 张玉华.华浩明.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27(5):118-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