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二百六十二:《险仗让儿子打》

 杏坛归客 2015-02-16

 

 

如何对待养子?这是做养父、养母的面临的一个很不好处理的问题。

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严一点儿,宽一点儿,都可以。儿女能正确理解,父母也不怕别人说什么。

对待养子女,就不那么简单了。往往有时候,宽了不行,严了也不行,让人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南宋爱国抗金著名的将领岳飞,对待他的养子岳云的态度,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

岳云(11201142年),也是南宋将领。字应祥,相州汤阴(今属河南省)人。是岳飞的养子。十二岁从军,随养父岳飞抗金。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随州时,首先登城,为军中勇将。绍兴十年颍昌大战,冲锋陷阵,奋勇作战,升至左武大夫。后与岳飞、张宪同被朝廷冤杀。

绍兴年间,岳飞三败金朝大将金兀术的第一仗,在河南中部偃城打响了。金兀术术把披着重铠的一万五千名“铁浮图”摆在正面,“拐子马”布列两翼,妄图与岳飞决一死战。

岳飞清楚地知道,金兀术是金兵赫赫有名的勇将。他足智多谋,极为狡猾。这一仗是个大硬仗,任务十分艰巨,也非常危险。面对强敌,派谁前去应战呢?他想来想去,想到了自己的养子岳云。

养子岳云自打来到岳家,养父岳飞就对他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和训练。既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又进行武艺训练,并且要求特别的严格。他始终认为,对待养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不是娇惯溺爱,放任自流;而是严格要求和训练,努力把他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人材。

岳飞从岳云小时侯,就把他带自己的身边,出生入死,参加抗金战斗。

有一次,进行军事训练,岳云策马冲坡时,不小心坐骑绊倒,自己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岳飞大怒,斥责道:

“假如是在追赶敌人,这怎么行!”

并按照军法照样罚了岳云一顿鞭笞。在岳飞的严格培养训练下,岳云不仅勇猛顽强,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记得岳云十六岁那年,他跟随岳飞进兵襄邓六州。在那次战斗中,他手舞八十斤重的两柄大铁锤,上下纷飞,似舞梨花,冲锋陷阵,所向披靡,首先登城,连续攻下几个州城,立下了首功。因此,岳云小小年纪,便获得了“赢官人”(即常胜将军)的称号。

岳云屡建奇功,岳飞怕他因功而产生骄气,便常把岳云的功劳隐而不报。

他说:“自使其子受无功之赏,则不能正己而自治,将何以率人哉!”

他很担心给自己的儿子以奖赏,会影响部队的情绪。

有一次,朝廷得知岳云作战勇猛,屡建功勋,决定给岳云连升三级。岳飞上本说,岳云年纪尚小,乳臭未干,这样做很容易使他志气怠惰,或者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既不利于他成长进步,也不利于他继续尽忠报国。

对此,许多人感到不理解,有人就问岳飞为什么要这样做?岳飞回答说:

“父之教子,岂可责以近功!”

他认为,让自己的儿子获得奖赏,不利于对他进行教育。岳飞对儿子的态度,使周围的人无不敬佩,就连当时积极主张抗金的宰相张凌也感慨地说:

“岳飞防止宠坏了儿子,不让给岳云太多的荣誉,真是廉洁为公,想得长远啊!”

想到这些,岳飞觉得,面临这个险仗,还是应当让儿子岳云去打,担负这付重担。于是,他随即命令儿子岳云率领“背鬼军”和““游弈军”两支精锐部队出击。

岳飞深知,这一仗非同一般的仗,将是一场生死较量,它的胜败关系极大。在临出发之前,岳飞非常严肃而果断地对岳云说:

“这一仗,只能胜,不许败!你必须打胜仗回来。如果打不了胜仗,我首先斩你!”

当时,不少人为岳云捏了一把汗。对于岳飞命令自己的儿子打这样的恶仗,人们无不佩服,感动地说:

“两军决战,在对方实力雄厚的情况下,派自己的儿子去打头阵,打不胜还要杀头,这真是世间少见的呀!”

岳飞的部下,谁都知道他的脾气,替岳云担心,也不敢前去劝说。有几个与岳飞非常贴心的人,还是劝岳飞说:

“这个险仗,我看还是让别人去打吧?”

岳飞听了,十分不悦,他毫不动摇,对劝说他的人说:

“危险的仗能叫别人去打,为什么就不能叫自己的儿子去打呢?难道别人的命不值钱,就我自己儿子的命值钱?”

他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坚持要岳云去打这一仗。

岳云对父亲的决定是什么态度呢?当他听到父亲下达的命令以后,毫不犹豫,当即答应。在战斗中,岳云带头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他手持八十斤重的双锤,率领众兵抡圆大刀、大斧,上砍金兵骑士,下砍马足,与入侵金  术的主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终于把这一关键的战斗打胜了。

随后,岳飞又在三败金兀术的下一仗中,命令岳云上阵。他面对十多万之众的敌人,毫无惧色,勇敢上前,率领八百勇士,冲入敌阵,杀死了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岳云受伤达百余处之多,满身的衣甲都被鲜血染红了。

此次战斗,战果辉煌,消灭了金兵主力五千多人。金兵大败,落荒而逃。从此,金兵再也不敢与岳家军交战了。就连金人都不得彻底认输,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岳飞与岳云,父子两代英雄。真是将门出虎子阿!

不幸的是,当时正赶上宋王朝日益衰落之际,壮志未酬。就在1142年,这父子俩,一同被奸臣秦桧惨害于风波亭。

岳飞时年三十九岁,岳云仅仅二十二岁。

============================================================

附奸臣秦桧后人的故事一则

        乾隆年间,曾任翰林院修撰,常侍从乾隆左右的秦涧泉,是秦桧的后代子孙。

        有一次,乾隆偶然问:

       “你果真是秦桧之后?”

        秦涧泉答曰: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意思是说:有宋高宗赵构这样的昏君,不想也不愿雪洗靖康之耻迎徽、钦二帝回来,就有秦桧这样的奸臣投其所好,为虎作伥,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秦涧泉回杭州探亲,与老师袁枚同游西湖,在岳飞墓前,面对先祖秦桧的跪像,袁枚要他撰对联以明心志,他写了两句: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说明了人们对秦桧卖国行径的憎恶、痛恨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