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文化形象符号--龙的前世今生(下)

 RK588 2015-02-17

一切皆可定制

小到一栋楼 大到人生规划

甚至一个国家与未来都可定制... ...

华人穿华服倡导者-麒麟会

致力于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生活品质,传递东方生活艺术!

欢迎关注并加麒麟会微信号:qilinhui168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

一、多姿多彩的龙文化
  由于龙是通天的神兽、助人的益兽、吉祥的瑞兽和狞厉的怪兽,所以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把它引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龙的文化。
  (一)龙与君主专制
  龙与君主专制扯到一起是从秦朝开始的。秦始皇时,有人称其为“祖龙”。唐代诗人章碣在论及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写诗道:“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指的就是秦始皇。龙作为皇帝的代称,换句话说,“真龙天子”的出现,是在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利用龙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的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刘媪在大泽坡上休息时,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太公去看视,见刘媪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媪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很显然,这是为神化刘邦而编造的故事,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目的。在刘邦始作俑后,历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奥秘,都在“龙为君象”上打算盘,神化自己。汉武帝在龙的皇权化方面比刘邦要历害得多。他特别相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对龙为帝瑞笃信不移。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的受命之符。唐太宗4岁时,有书生称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于是他改名为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得了后周政权,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他在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就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种种,史不绝书。这些荒诞不经的记载,无非证明皇帝是“龙种”,是“真龙天子”,是“奉天承运,皇权神授”,任何力量都不能撼摇,任何人都不能起叛逆之心。

  既然皇帝是龙的化身,一些带龙字的词汇也就成了皇帝的专指词汇。例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称为“龙潜”,新王朝创立称为“龙兴”,皇帝死亡称为“龙驭宾天”。皇帝的脸色称为龙颜,一喜一怒,称为龙颜大悦,龙颜大怒;皇帝的身体,称为龙体;皇帝戴的帽子,绣着龙,称为龙冠;皇帝穿的袍子,绣着团龙,称为龙袍;皇帝上朝坐的椅子,雕刻着龙,称为龙椅。又如科举考试公布录取结果的告示,称为龙榜等等。如果我们到故宫去看一下,紫禁城内,无处不见龙,或彩绘,或雕刻:有的张牙舞爪,跃跃欲飞;有的弯延曲折,盘柱而上;有的二龙戏珠,作嬉戏之状;有的高卧屋脊,仰天长吟。据有人统计,仅北京故宫中的一座太和殿,就有龙纹、龙雕13844条。这些龙庄严神秘,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营造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氛围,令人不寒而栗。
  封建帝王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还充分利用了“龙有逆鳞”的说法。韩非子曾说,龙虽然有时柔顺得可以与它一起嬉戏,但它颈下长有逆鳞,一旦碰到了逆鳞,龙就会翻脸不认人而杀人。韩非子认为君王应有逆鳞。历代帝王神化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自然承继了龙的逆鳞,是凡触犯皇帝的权威、包括对龙表现出不敬的言行,都要严惩不贷。所以大诗人李白才在《猛龙行》中感叹:“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明代画家盛著擅画山水花鸟人物,名重一时,洪武年间供事内廷,为皇帝服务。他奉旨为一寺院画影壁,画了一幅“水母乘龙背”,结果朱无璋以“不称旨”为罪名,下令将其处死。朱元璋出身卑贱,疑心极强,很可能是他认为这幅画中龙被人骑是对他的嘲讽,于是制造了这起冤案。清代乾隆二十年(1756年),内阁学士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出试题取《易经》中“乾之爻不象龙说”一句,结果被控为诋毁乾隆,因为“乾”与乾隆的乾相同,隆与龙同音,是暗指乾隆不是真龙天子,因而获罪,后被处死。这些冤案足见“逆”鳞的可怕。
  总之,历代君主将龙扯入政治领域,使其自身及其统治增添了一层神圣和神秘的色彩,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制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龙与文学艺术
  中国是文学艺术的王国,也是龙的王国。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里,都有龙的形象、龙的内容和龙的意蕴。龙因文学艺术而气象万千,文学艺术因龙而色彩斑斓。
  1. 龙是汉语中美妙的词汇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一直是尊贵、吉祥和喜庆的象征。因此在汉语中形成了一系列带有龙字的成语和典故,人们常常用这些成语和典故形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例如,用“虎踞龙盘”比喻地势的雄奇;用“生龙活虎”形容富有生气和矫健活泼;用“龙飞凤舞”比喻笔势的奔放飘逸;用“龙章凤姿”比喻非凡的神采;用“藏龙卧虎”形容人才济济却隐而未露;用“龙凤呈祥”比喻婚姻的美满;等等。总之,我们一张口就能说出一大串带有龙字的成语和典故。例如:龙驹凤雏、龙跃凤鸣、龙盘凤逸、龙生九子、龙子龙孙、望子成龙、龙马精神、龙行虎步、龙争虎斗、龙吟虎啸、盘龙卧虎、龙肝豹胆、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骧虎视、龙潭虎穴、龙腾虎跃、二龙戏珠、叶公好龙、白龙鱼服、游龙戏凤、鲤鱼跳龙门,等等。这些成语和典故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是中国汉语言园地中不败的花朵。
  2. 龙是小说重要的角色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因而龙也成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在中国小说史上,较早写龙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小说中写书生柳毅落第回乡,途经泾阳遇一龙女,龙女受夫家虐待,被赶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龙女,代为传信给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钱塘君性情暴烈,见信大怒,径赴泾阳,将龙女夫家杀死,救出龙女,并要将龙女嫁给柳毅。因钱塘君言词傲慢,柳毅拒绝。龙女爱慕柳毅,遂变幻容貌,托名卢氏女,与柳毅终成眷属。小说想象丰富,情节曲折浪漫,对龙女与钱塘君的刻画极为生动。这一故事广泛流传,以此为蓝本改编的戏曲元、明、清三代皆有。1952年,云华越剧团将其改编成越剧,在上海首演。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又将其改编成戏曲电影本,摄制成彩色戏曲片放映。这使《柳毅传书》红遍了大江南北,颇受观众欢迎。《柳毅传书》从志怪、到传奇、到小说、到戏曲、再到电影,这说明,龙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在中国文学艺术领域里不断地掀起新的波澜。
3. 龙是诗歌中奇妙的意象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现最早的形式,龙在这里自然也没有缺席。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脍灸人口的《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情怀。诗人讲到他因不见容于楚国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贤女、圣妃时,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在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关于龙的诗句,俯拾皆是。龙作为中国诗歌的重要意象,为中国诗歌增添了很多光彩。
  4. 龙是楹联中跳动的精灵

  楹联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亦称对联或对子。因其意义和作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春联、婚联、寿联、喜联、挽联、行业联等。如果我们认真检视就会发现,几乎在各种类型的楹联中,都有龙字的身影。例如行业联,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龙联对仗工整、音律合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可见,龙是以上行业联中跳动的精灵。因为有了龙字,才引人登堂入室,并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三)龙与民风民俗
源远流长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和民族节日都与龙有关,尤其是民族节日中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因此历久而不衰,至今仍被人们喜闻乐见。下面我们看一看几个民族节日的活动。
  1.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何为上元节?中国道教信奉天官,天官可以赐福于人类;信奉地官,地官可以赦免人们的罪过;信奉水官,水官可以免除人们的困厄,所以旧时有不少三官庙,作为道家的道场。其中道家称天官是正月十五的生日,因每年第一次月圆为上元,天官的生日也就是上元。故有“天官当令是上元”的说法,正月十五自然可以称为上元节。为庆祝天官的生日,家家点灯处处通明,并举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故又称为灯节。其中,舞龙灯、点龙灯是各项活动中的重头戏。这种民间节日据说起于汉明帝时,到了宋代,灯节规模可谓盛大空前。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反映了灯节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中,花千树,形容花灯之盛;更吹落星如雨,形容满天焰火,如群星坠落;宝马雕车香满路,形容观灯的人有如潮涌;凤箫声动,描写有音乐和鸣;玉壶光转,指月色皎洁而流逸;而一夜鱼龙舞则说明舞龙灯彻夜不歇,是灯节不可缺少的项目。清代时,亦有人写下了《龙灯斗》一诗,记载元宵夜舞龙灯的盛况:“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直到今天,每当正月十五,中华大地上仍然处处金龙起舞,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2. 二月初二龙头节——供龙饼

  农历进入二月正值惊蛰、春分时节。蛰,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称为蛰伏。惊蛰,就是由于大地转暖,万物复苏,动物也被惊醒了,农事也开始进入春耕季节了。由此,人们想象龙也该结束冬眠,抬头活动了。二月初二,古人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故定为龙头节。在这一天,人们做“龙鳞饼”、“龙须面”来供奉春龙;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直到今天,人们一提起龙抬头,眼前总会展现出一派春风送暖、万物生发的美丽景象。
  3. 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个节日或源于远古避邪消灾的仪式(因为古人以五月为不祥之月),或源于远古的祭龙仪式,但后来被附会成为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称屈原投江后,楚国人非常悲痛,划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蛟龙不啮食屈原躯体。但也有人称屈原死后,楚人以竹筒贮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为蛟龙所食,于是改为以楝叶包米,以五色线捆扎,据说龙惧怕这两种物品。这就是粽子和端午系五色丝线的来历。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与龙有关。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古代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唐代大规模的龙舟赛,要有几十条龙舟参加。唐人张健封的《竞渡歌》描画了竞赛场面的精彩激烈:“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今天的龙舟竞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而且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表征。
  四、发扬光大龙的精神
  当我们与龙进行了朦胧的会晤和对龙文化进行了粗略的考察之后,我们就会感到龙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文化形象符号,它历史悠久,从先民的图腾到今天的舞龙灯赛龙舟;它内涵深遂,包含了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不息、惩恶扬善、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它外延辽阔,囊括了从苍穹到大地、从江河到湖泊、从庙堂到闾阎、从帝王到百姓的万事万物。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文化形象符号,发扬光大龙的精神,让龙的精神代代相传。

  第一,团结统一的精神。从龙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龙是各个氏族族徽的组合体,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图腾。龙的奇异形象,曲折地反映了各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古代“协和万邦”的整体意识的表现。从古代“协和万邦”意识到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再到今天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龙的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在古代历史上,共同的图腾崇拜,共同的祭祀活动,对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天,中华民族同根、同种、同文、同是龙的传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情感纽带和心灵桥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歌,叫《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它们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下我成长,成长以后是龙的传人,……”这首歌一夜之间就唱红了江南塞北,风糜了全国,感动了全球的华人。为什么,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五千年,浓浓的中华情,九万里,不灭的腾飞意,中华民族一定会秉承龙的精神,走向团结、统一、和谐、友好的美好未来。
第二,自强不息的精神。龙能潜渊,能腾空,能布云,能施雨,能惩恶,能扬善,这种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为了美好理想而拼搏进取、勇往直前。例如周恩来19岁赴日本留学寻求真理,走前写下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前边的“面壁十年”取的是嵩山少林寺达摩大师曾面壁十年而悟道的故事,而“图破壁”则是引用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表明年轻的周恩来决心以达摩的精神学习和追求真理,与巨龙破壁腾飞的志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们仍需要发扬龙的精神,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从龙出现之日起,人们就富予了它无限的功能,这实质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精神的曲折体现。例如,天旱不雨,人们就拜龙王,请求龙王布云施雨,以求五谷丰登;在民族节日里,人们舞龙灯赛龙舟,是希求神龙带来幸福安康;雷鸣闪电,某人遭雷击,人们就认为是龙惩恶扬善。在今天山西盂县还有一个藏山庙,大殿里,有一组龙的雕塑,龙张牙舞爪,龙爪紧紧抓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这颗人头就是春秋晋国迫害忠良的大奸臣屠岸贾。今天,我们发扬龙的精神,就是要鞭挞假恶丑,追求真善美,让巨龙腾飞,再造龙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