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光中:诗歌就是流淌的音乐

 爱雅阁 2015-02-18
余光中:诗歌就是流淌的音乐


 图片图片  

   

    2008年10月11日
下午,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教授作客扬州讲坛,主讲诗与音乐。纵横古今,横贯中西,品味诗歌的魅力。

   扬州历史悠久的,不单是文化古都,也是经济的大镇。所以读小说也好、读诗词也好,到处都看到提到扬州,一提到扬州就提到扬州的经济,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还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等说法,我一直抱着这种心情来到扬州。所以我不敢在扬州人面前大谈文化。

  诗歌是三角的顶点

  诗也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艺术,在广义上讲。诗是文字的艺术,音乐呢?音乐是一种如何分配时间的艺术。把时间分割成长长短短的片断,形成了韵律,形成了篇章,对我来说,这几种相关艺术,文字的艺术诗、空间的艺术绘画、时间的艺术音乐,这三者构成了一个三角的关系。诗,一般是排在顶点,因为诗跟音乐一样是时间的艺术,同时跟绘画一样是空间的艺术,因此诗是种综合的艺术。它应该兼有音乐的时间安排、同时也有着绘画的空间安排。
 
  我们念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看到他的远景,把这个远景拉近,有一个画面,有一个场景,诗不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空间。绘画也是这样,绘画是有二维的空间、长宽,也有三维的空间、远近、阴暗等等。可是在另外一方面,诗歌与音乐又有关系。因为你要欣赏一首歌,或者交响曲、古筝,比如《平沙落雁》,你不能从中间听起,或者倒过来听,它是有一定的时间顺序。那么诗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欣赏一幅画就不见得了,比如梵高的《向日葵》挂在我们面前,看到的时候是刹那之间,全部也看见,局部也看见,整体就在我们面前全部展现。可是我们听音乐的时候不是全部听的,是循序而进,第一章、第二章,诗也是如此。所以诗跟绘画一样有空间艺术,又跟音乐一样有一种时间艺术,是有顺序的。
 
  比如说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个画面很有意思。从诗里看有一个广阔的空间,然后再缩小,孤舟,然后是蓑笠翁,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是独钓一条鱼而是独钓寒江雪。所以这个空间缩小然后又放大,虚虚实实,这个空间有转换。因此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在心目当中先看到千山万径,然后又看到近处。我们看王维的水墨画,看柳宗元的诗境,画面不可能有千山,最多两三个山头意思一下,也绝对画不出万径出来,这是诗歌绘画的基本的不同。所以诗与画面相通,但是又不完全是一回事。
 
  诗有画面,有场景,诗也有节奏,也有旋律。所以诗是兼有绘画与音乐之长,成为这个三角形的顶点。

  中国诗与音乐的关系

  中国诗最早的是《诗经》,了不起的风、雅、颂。西洋诗往往是客观而记事,从一开始是史诗、英雄开国的事迹,或者有记事诗,可是我们开始的时候是抒情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说出来。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就音乐来了。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然后就唱起来,唱起来不够就用肢体来表现,里面就包括语言、诗、音乐、肢体语言,摇滚乐都在里面了,手舞足蹈不是摇滚乐吗?像猫王猫王唱起来全身抖动,尤其是那个膝盖。我们这个《诗经》里早就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了。
 
  历史如果没有诗,英雄人物就显得寂寞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大英雄刘邦跟项羽,刘邦不是古诗人,项羽也是如此。可是英雄末路,项羽到了垓下,突然听到四面楚歌,这是音乐,心有所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项羽怎么成了诗人了,成了音乐家了?再说到刘邦,他胜利后回到故乡沛县突然感到很寂寞了,他的敌人不在了,于是击鼓而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你看这两个大英雄,真正感情澎湃的时候突然变成诗人了,历史上的英雄如果跟诗没有关系、跟音乐没有关系,恐怕很难流传得很远。
 
  这是讲英雄,至于儿女私情呢?诗也可以来表现,可以用音乐来配合。南宋的姜夔,姜白石,他的诗里面有扬州的诗,非常有名的。姜夔把一个诗妓带回家去,写了《过垂虹》: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所以中国诗的发展从《诗经》的风、雅、颂,到楚辞,到元曲,这一路发展下来,都可以看出诗与歌的密切关系。同时,诗与乐曲的名字往往也是相通的,歌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诗。比如《长恨歌》,曲也可以,也是通用的,也是有的。诗的题目都跟音乐相通。我们日常所讲诗歌诗歌,说到诗,歌就来了。古人也可以倒过来,说成歌诗。

  西洋传统的诗与音乐

  西洋的传统,欧洲的传统,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都应该是从希腊开始,然后罗马,后来成为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等。希腊文化很有意思,有很多神,其中一个大神很重要,叫做太阳神阿波罗。太阳神阿波罗掌管诗、音乐、青春、太阳,一个神管这四样东西都是相通的,诗跟音乐本来就是青春的,跟太阳、光明有关系。可是希腊人又很务实,觉得这个太阳神阿波罗身兼数职忙不过来,于是就发明了一些小神叫做MUSE,翻译过来叫做缪思,这是九个姐妹,九个美丽的姐妹,有的掌管历史,有的掌管天文,当然很多是掌管抒情诗、爱情诗、史诗等等。MUSE叫做文艺女神,掌管文艺与艺术。文艺女神本来跟诗是有关系的,后来从这个字稍微变化了一下,叫做MUSIC(音乐)。
 
  希腊除了大神阿波罗,以及几个小姐妹缪思之外,还有神人之间的神之子,在神人之间的一个伟大音乐家叫做ORTHEOS(音)。这个人是诗人,也是音乐家,他的新娘被毒蛇所咬而死掉。这个ORTHEOS非常伤心,就弹他的弦琴到地狱里去向冥王讨他的新娘。进入地狱之后,冥王一听这个音乐太感动人了,好吧,你把你的新娘给带走,但是你们走的时候,你走前面,你的新娘走后面,但是你不能回头啊,你要过了阴阳界才可以回头看你的妻子。两个人就走了,这个ORTHEOS
走在前面,实在忍不住了,回头看了一下,还没有过阴阳界,爱妻又回去了冥王界。
 
  那么西洋的诗包括英文的诗,许多诗的题名、音乐、曲子的名字是相通的,比如《少女》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首歌。这种例子也很多,比如说《狂想曲》、《四重奏》,尤其西洋在文艺复兴的那个时候很流行。欧洲诗人写的这种诗很像中国的律诗,因为它是14行,前面八行一段,后面六行一段,非常工整,押韵的要求很严格,写起来难度不亚于七言律诗,叫做14行诗。

    以乐入诗和以诗状乐

  诗可以入乐,诗可以配音乐。在中国的古诗里面最好的诗应该就是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本来不是叫《渭城曲》,本来诗的名叫做《送元二使安西》。后来被谱曲,最后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连唱三遍所以又叫《阳关三叠》,最后这首诗变成了歌,变成了《渭城曲》。
    
再说一个西洋的例子,全世界最有名的一首歌恐怕就是《离歌》,离别时唱的歌。这首歌是苏格兰文,题目叫做《惜别往日》,是讲离别情的。苏格兰的诗人为苏格兰编乐谱,整理民间音乐,看到这首诗的曲调和原先的歌词并不好,所以他自己来写,就写了这首《离歌》。那也就是说先有曲,后有诗。那么王维的呢,是先有诗,后有曲。
 
  另外一种关系,可以用诗来描写音乐,以诗来状乐。诗来描写音乐很难了,因此诗人往往倒过来,就描写听音乐的人陶醉的表情,作为一种折中。很有名的《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声法,嘈嘈切切错杂弹,七个字都是齿音,有声音出来了,然后有形象大珠小珠落玉盘,当然也有声调在里面,这是用文字来描写音乐。
 
  李白有一首《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直接作比喻,琴声像从深谷里传来的松风一样的,这还是有点写实的形容。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写他作客的心情,听过蜀僧弹琴之后,经过流水的清涤之后,客心好像流水一样,这是一种象征,已经是写音乐对听者的一种感觉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写音乐的方式和白居易明显不同。
 
  还有一种写法,用乐理来入诗。用谱曲的那种道理来写诗。这又是另外一种关系。我写诗曾经也引用音乐的那个道理,比如我写过《二重奏》,好像两个人在讲话,两种声乐起伏,好像在对话。我也曾经想把《爵士乐》的切分法用到诗的节奏里面来,但是写得不好。有一位诗人,是英国诗人叫艾瑞特,他有个作品叫做《四个四重奏》,第一段节奏很快,像古典音乐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慢下来了,变成行版,第三乐章就变成慢版,第四乐章写得很轻快,带着幽默、谐趣,就变成音乐里面的斯凯特,这是相当微妙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种诗,是指钢琴协奏曲、提琴协奏曲到了一个乐章完了,整个乐队停下来了,现场交给独奏家、提琴家或者是钢琴家,让他一个人去发挥,不完全按照乐谱,他自己可以很放开,做到一个程度,一个暗号乐队又回来了,这是非常微妙的协奏。我自己写散文和写诗,尤其是写散文,写到一个高潮之处,我突然就把文法脱开了,忽然我的句子就飞扬起来了,或者很多重复,或者很多断音,或者很多滑音。

  诗歌就是流淌着的音乐

  诗本身有它的音乐性,因为诗是要文字来表达的。每一个字的本身有它的发音,比如平仄,所以就有音乐的一面。然后一行诗、一句诗有平仄的对照、变化,几行诗一段,这里面节奏的变化就更多了,整首诗有一个音调的变化。比如说七言绝句,音调在变化,意义也在变化,如果写得好的话,文字本身就可以表现音乐,诗本身就有音乐性,我们可以说,李清照的诗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音调暗示性非常之强。或者我们念杜甫的五言绝句,读起来是多么沉重,对仗是多么美妙。我在美国一个人长途旅行,我就背这些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诗跟绘画、音乐都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我觉得艺术大概有一个原理,艺术家,一个画家,他对艺术要达到什么样的境地呢?我觉得在整齐和变化之间求得一个巧妙的平衡。你写首诗,至少要写整齐吧?如果整齐都达不到,那你还没有入门。
 
  倘若整齐达到了之后,不能太单调,太整齐了就单调,就呆板,就要变化,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如果我们把每一句的倒数第二个字拿掉,确实也是诗,但是感觉不太整齐,两个字一排重复了三次很单调。整诗要变化,所以上四下三。所以我们的古诗,从四言发展成五言,五言一跳变成七言,六言的诗,王安石、苏东坡这些人都写过,写得也很好,不过不流行,他们自己也写得不多,就是因为七言整齐之中又有变化。
 
  我们现在写新诗,要相当整齐,但是不能落入过分的韵文化。讲格律化,于是就出现了闻一多这样的诗人,写得非常整齐,但是有点单调,所以艾青就出来了,就写自由诗。自由诗就跳出了单调的韵文化,但是往往又落入另外一个陷阱,落入散文化的陷阱,又过分地散。所以我后来写诗,要在格律和自由诗之间取得平衡。
 
  现在很多年轻人写诗,他说他在写自由诗。这点是需要斟酌的,艺术有自由吗?艺术有自由!不过艺术之中的自由是你饱经自我锻炼之后的高度自由,并不是没有任何的纪律锻炼就有的自由。我是要提醒我们的青年诗人,多读一点古诗,如果能读一点外国诗也很好,尤其是格律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