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茵陈蒿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2-19
 古代谷疸阳黄病的专方,适用于以身黄鲜明如橘子色、寒热不食、小便色黄短少、腹满、舌红苔黄腻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常用剂量】茵陈蒿30g,栀子15g,制大黄10g。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236)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260)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十五)
       【体质要求】身目黄染色鲜明、黄红隐隐、色如橘皮,兼有身热便结、口干烦躁、舌红脉数等热象。
       【适用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新生儿溶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钩端螺旋体病、肝损伤性黄疸、过敏性皮炎、牛皮癣、银屑病、荨麻疹、蚕豆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小儿胆汁黏稠症、胆石症、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
       【加减法】黄疸、身热、皮肤痒,合栀子柏皮汤;胆道感染,腹痛腹胀,合大柴胡汤;胆囊炎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者,合小柴胡汤。
       【注意事项】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贫血、食欲不振、舌暗胖不红、容易腹泻、脉缓、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