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彻底击败支付宝的下一步

 naiga书馆 2015-02-20

微信彻底击败支付宝的下一步

腾讯网   师北宸   2015-02-20 11:34  

2000 (1)

都说互联网会革掉传统行业的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春晚竟然是被微信红包革命。除夕夜里,在抢红包与看春晚之间,当然是抢红包更重要。

开个玩笑。在我所在的好几个一小时能刷1000条消息的微信群里或许是这样的状态,但我的同辈们的父母们还是要坐在电视前看春晚,这已经是二三十年的习惯,无论好看与否,它本身成了春节的一部分,不看总缺了点什么。我家电视没有装机顶盒,除夕夜腾讯视频过了半个小时才开始有直播,这半个小时里,我爸爸自己掏出了手机看春晚,而我则还在努力把手机上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通过小米盒子连上电视、以及在电脑上刷爱奇艺之间折腾,弄得全身冒汗,真怕耽误了二老看春晚。

去年春节微信红包的爆发,让人惊呼“微信红包仅用2天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虽然现在已很难考证去年2天内微信支付究竟绑定了多少银行卡,而且这个描述有很大的夸张成份,但这样的表述已经表明了经春节红包一役之后,微信支付成长的速度。尤其考虑到微信支付“生于移动”而支付宝是慢慢从PC转战到移动的特性的话,微信支付已经是支付宝在移动上必须重视起来的对手。

2015年的春节,支付宝投入重金(及重兵)推支付宝红包。单就红包这个场景而言,支付宝落后还是不少。根据微信和支付宝双方透露的数据,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支付宝为2.4亿次,微信支付比支付宝多了4倍。

但微信支付的渗透率仍然非常有限。微信这10.1亿次的红包收发量,来自于2000万人。考虑到微信月活用户达到4.7亿、微信支付用户数达到2亿的情况下,除夕当天参与红包互动的人数占微信月活用户的比例只有4.3%,占微信支付用户总数的5%。考虑到除夕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和场景,除夕当天的微信支付用户应该能占到月活一半以上,那么估计微信支付的月活数还是在4000万-5000万之间。与之相比的是,支付宝月活用户应该已经超过2亿,在这个数据上微信支付相当于支付宝的1/4。当然了,考虑到微信支付还如此年轻,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

写到这里,其实可以看到,在特定场景(春节微信红包)与用户数上面,微信已经有了与支付宝抗衡的基础。但微信支付还是缺更多的支付场景。

除了所有支付产品、电商都有的花费充值、彩票、机票业务以外,微信的支付场景基本在滴滴打车、京东、大众点评。滴滴打车是非常高频的应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牙刷产品”,真正需要用的人,每天都会用得着。但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估计还得接入支付宝支付,这个高频应用场景会打一些折扣;微信上开放了京东的入口后,京东目前在微信上表现一般,对微信的帮助还很有限;大众点评虽然是团购业的老二,但离毕竟还不是完全的电商,离最终消费其实还有半步的距离。

在春节通过支付产品发红包这个事情上,与其说是一个“消费”行为,更不如说它其实是个“社交”行为。红包这样的产品是在中国传统习俗上的一种数字化实现,也是社交层级中关系“更亲密”的体现。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根据猿猴的智力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这个上限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150人”,它代表能稳定维持的关系不会超过150人。社交网络出现以后,这个数字很可能能提升3倍,达到500人左右。即:人们能维护大约500人的“点赞之交”。

但给人直接发钱是有很大的心理成本及更大的物质成本的,赞可以随便点,而发红包则是从点赞之交—>朋友—>亲密关系的朋友过滤了三层的结果。用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的话来说就是:“相比于口头上的甜言蜜语,掏钱当然有份量得多。作为一种极具形式感的,“有份量”的社交行为,它对于人际联结的质量给予了严肃的认证:看!这可是真金白银!就算我们平时关系不密,我可是拿你当回事的!”

春节过后,平时有多少时候还会用到红包功能?漂亮的春节成绩单之后,微信支付还需要拓展更多的场景。才能从社交走向真正的消费。所谓“支付”,是要用来买东西的。

本文作者师北宸为互联网从业者,科技专栏作者。目前从事未上市科技企业估值研究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