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歙县一数百年古建筑毁于大火 疑燃放烟花爆竹所致

 春山茶馆 2015-02-20
倒塌的废墟里,翻寻到精美的门楼砖雕

倒塌的废墟里,翻寻到精美的门楼砖雕

古建午间屋焚毁,村民深感可惜

古建午间屋焚毁,村民深感可惜

古村没了最长寿的古建,水口林变也少了最重要的古建

古村最长寿的古建毁于一旦

古建“午间屋”火灾殃及周边数幢古民居

古建“午间屋”火灾殃及周边数幢古民居

午间屋失火前的局部图,记者2月11日拍摄

午间屋失火前的局部图(摄于2月11日)

午间屋失火前,记者2月11日摄

午间屋失火前(摄于2月11日)

“吴记者,我们村的一幢最古老的老房子被烧掉了。”今天(19日)凌晨1时许,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突然接到歙县杞梓里镇的一位网民的爆料,村里老人说它是古水口林的第一幢老屋,也是村民除夕夜集中祭祀的场所,室内大量珍贵构件和祖宗容像也付之一炬。

除夕夜,百年古建被火吞噬

今天早上,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驱车近百公里,赶到杞梓里镇海拔400多米的坡山村。坡山村是黄山市的百佳摄影点之一,以高山风光、古村落民居闻名,现在村里还有二三十幢古建筑。

坡山村村口有大量新建的民居。接近老村时,便到处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古建筑。站在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片古建筑倒塌的废墟和还在燃烧的火焰,浓烟飘在空中。古建筑一侧紧挨着一株水口林树---古樟树,半边的枝叶也烤得枯萎了。

这幢被焚毁倒塌的古建筑名叫“午间屋”,占地约200平方米。方志文等多位村民告诉记者,这幢古建筑为两层,室内的砖雕、木雕和石雕非常精美。

“坡山村是几百年前从山下迁来的,是一位方姓祖先选到这儿建村,老屋靠着水口林,一株古樟树也有近300年了。后来他建了这幢房屋,这个村姓方的都是这位祖先的后人。”方志文说,因此,老屋也供放祖先三张容像画及数十位先人牌位。除夕夜时,村民要集中到这幢古屋焚香祭祀先人。

而这次火灾就发生在除夕夜,当晚村民集中祭祀。晚上近11时,村民方柏清发现老屋起火了,“应该是村民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老屋后面存放了很多易燃杂物。”多位村民称。

七八幢古民居受波及

记者看到,不仅这幢古建筑完全焚毁,围绕着这幢古建筑的七八幢屋子也被烟熏火燎甚至局部烧毁,其中多幢是清代古民居。

“当时火特别大,烧起来非常快。”村民方惠民称,村里数百人、周边村子及山下数百村民也赶来灭火。可是,因火势太大,老屋最终垮塌,屋内的物件一样也没抢出来。在废墟里,记者仍能找到精美的门楼砖雕及室内残构件,非常可惜。

记者了解到,由于当晚歙县接到多起重大火警,消防力量入不敷出,徽州区消防部门接到指令后进山灭火,但消防车又上不了狭窄崎岖且陡峭弯道多的山路。当消防战士携带器材换车赶到目的地时,古建筑已坍塌,危及民房。

消防官兵经过连夜奋战,控制住了火势。

村民们多数推测火灾是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记者从歙县等地消防部门得知,具体的火灾原因会进一步调查确认。

“留守古村”火患严重

2月上旬,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曾经来到古村探访,当时这栋古建还十分精美。

然而,古村的多数古民居,常年一把锁锁住,无人居住。大多数村民在其他地方建了新房,且常年在外务工,老屋无人看管保护,常常腐朽失窃,“这样的房子,稍微遇到点火星,就可能被烧掉了。”村民称。

“这么好的老房子一场火就烧没了,真的可惜。”一位嫁到该村的女士称,古村落应该加强防火宣传,提高村民保护意识,要有专人夜里巡更加强管理,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尤其是升空爆燃的烟花。对违规者,应该以村规民约等形式予以处罚。(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吴永泉 摄影报道)

链接:

黄山市作为明清300年徽商发源地,现在还有数千幢古建筑古民居及百余个古建众多的古村落。然而近年该市乡村发生多起涉及古建筑的火灾。其中2013年底,祁门县闪里镇一处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戏台”在火灾中焚毁;徽州区也有古民居被焚毁;歙县郑村镇有一处体量大、规模宏伟的古建筑被烧毁;屯溪区屯光镇、黟县等地也曾有古民居因火灾烧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