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辩证广注 清·汪琥(苓友)二页

 连元康lian 2015-02-22

伤寒论辩证广注 清·汪琥(苓友)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发表者: 427人已访问

    (此系仲景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条言太阴病。乃阳邪传里之证也。
    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邪热壅甚。则为腹满。邪迫于上。则吐而食不下。邪迫于下。则利甚而腹时痛。成注云。阴寒在内。则腹中常痛。此阳邪干里。故虽痛而不常。但时时腹自痛。言有时而痛。有时则又止也。邪虽干里。既痛且利。
    则此腹痛之候。宜和而不宜下矣。若误下之。必胸下结硬。此即前第五卷太阳下编云。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者。
    此之谓也。或问此条病。在未下之先。仲景法。当用何药。余答云太阴受病。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庞安时以大承气汤下之。今者。腹虽满而嗌不干。是病热不甚。既吐且利。其邪未实。故不可下。愚以仲景法。还宜以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要之此汤。本太阳病误下。腹满时痛。转属太阴之药。若未经误下。而病已属太阴者。
    则此汤中桂枝。另宜以升麻或葛根代之。)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此条系太阴中风证。一言太阴。当见腹满等候矣。兼之四肢烦疼者。
    太阴之经属脾。脾主四肢成注云。风淫末疾是也。夫烦疼一候。似兼表邪。今者阳脉既微。表邪少也。阴脉则涩。里未和也。条辩云。血凝气滞则脉涩。此非向愈之征。其欲愈者。乃脉长故也。尚论篇云。微涩之中。更察其脉之长。此为邪气已退。正气欲复。故其病为欲自愈也。)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此条太阴病。当是太阳经传来者。夫曰太阴病。当见腹满等候。诊其脉不沉细而浮。则知太阳经风邪犹未解也。故宜桂枝汤以汗解之。汤见前第三卷太阳篇中。)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此条系真寒病。正文与注并汤见中寒论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条系太阴伤寒。自利欲解之证。前阳明篇中。伤寒脉浮而缓云云。至八九日。
    大便硬者。此为转属阳明。今者以脾家实。故虽暴烦要之腐秽。当自利而去何也。盖太阴病。必腹满。腹满者。胃中有物也。胃中水谷之积。既变而为腐秽。则邪应从大小便出。其暴烦者。邪欲泄而正气与之争也。成注云下利烦躁者死。
    此为先利而后烦。是正气脱而邪气扰也。兹则先烦后利。是脾家之正气实。故不受邪而与之争。因暴发烦热也。下利日十余行者。邪气随腐秽而得下泄也。以故腐秽去尽。利必自止。而病亦愈。)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太阴之证。太阳病。
    何以骤传入太阴。成注云。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此阳邪陷入于阴分也。
    故仍用桂枝汤。以解太阳未尽之表邪。加芍药。以和太阴里虚之腹痛。) 

桂枝加芍药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通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琥按上方。乃治太阳表邪未尽。太阴里气虚热。而腹痛者也。武陵陈氏云。上证原从误治。引太阳之邪入里。其邪未尽离乎太阳。未全归于太阴。自表而入。还欲其自表而出。故仍用桂枝汤。驱太阳未尽之邪。况桂枝辛温。建中亦可温中而救。误下之害其加芍药者。专主腹痛。腹痛宜和。凡属寒之痛。宜姜附之热以和之。而芍药在所不用。属热之痛。
    宜芍药之寒以和之。而姜附又非所宜。此阳经之邪。侵入太阴作痛者。故当以芍药和之。芍药性寒。寒能御热而泻侵脾之热邪。芍药味酸。酸能收敛脾气。使不受外邪所侵。此其所以用桂枝汤而加芍药也。后世不论寒痛热痛。而概用芍药者。岂不谬哉。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此承上文而言。如腹满痛甚。又为大实之证。其用桂枝汤。不可加芍药以治之。何也。以其人胃家本实。虽因太阳病误下。热邪传入太阴之经。然太阴之邪。已归阳明而入于府。此非里虚痛。乃里实痛也。成注云。大实大满。自可下除之。故加大黄以下里实。其仍用桂枝汤者。以太阳之邪。犹未尽故也。)  
桂枝加大黄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一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仲景既云。加大黄。则不当加芍药矣。而方中用芍药至六两。所以条辩云。此皆后人之苟用者。当斟酌也。内台于上方。止用赤芍药一两。虽变仲景之法。实得用药之旨。
    内台方议曰。表邪未罢。若便下之。则虚其中。邪气反入里。若脉虚弱。因而腹满时痛者。乃脾虚也。不可再下急与桂枝加芍药汤。以止其痛。若脉沉实。大实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实也。
    即胃实急宜再下。与桂枝汤以和表。加芍药大黄。以攻其里。且赤芍药性凉而能泻中。大黄苦寒而能除其实。泻其脾也。
    内台方疑问曰。桂枝加芍药汤用白芍药。加大黄汤用赤芍药。二证皆同。何得有异答曰。白芍药能补脾止痛。赤芍药能泻脾利痛。前证加芍药汤。乃治虚邪。后证加大黄汤。乃治实邪。以此虚实之不同。故补泻之有异。非明智者孰能辩之。
    琥又按上桂枝加大黄汤。仲景虽入太阴经例实则治太阳阳明之药也。与大柴胡汤治少阳阳明证义同。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此承上两节而言。太阴病者。
    腹满时痛是也。但腹满痛者。其脉未必尽弱。今者太阴之脉既弱。其人肠胃之气。必不能固。其大便必接续。自利而通。
    设于未利之先。当行大黄芍药者。方中宜减用之。以其人脉弱。则胃气亦弱。大便易于动利故也。诊其脏脉。可以知腑。
    医人用药。可不详慎。以保其中州之气乎。或问大黄能伤胃气。故宜减芍药能扶脾阴。何以减之。余答云。脉弱而胃气弱者。弱则气馁不充。仲景以甘温之药能生气。芍药之味酸寒。虽不若大黄之峻。要非气弱者所宜多用。以故减之亦宜。)(琥)按以上方论。乃仲景治太阴病法也。要之人病太阴伤寒。其脉证实不止此。学人须于昔贤方论。参合用之。



附昔贤治太阴病方论变法

发表者: 192人已访问

    庞安时云。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其经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宜大承气汤下之。(郭河南云。此即仲景辩太阴之说也。当详证而后可下。)琥按上条论。仲景于序例中不言汤药。庞氏以腹满嗌干。的系太阴热证。故云。宜大承气汤。郭氏云。未可遽下者。以其脉沉细。恐胃中未结实。琥又按伤寒例云。太阴受病。脉尺寸俱沉细。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厥阴受病。脉尺寸俱微缓。凡言脉处。大都系叔和补入。兼之传写时。不无所误。以理论之。三阴经居里。脉皆当沉。岂有太阴少阴脉既见沉。而厥阴更居于里。其脉反不言沉之理。今校正尺寸俱微缓者。当是太阴受病。尺寸俱沉细者。当是厥阴受病。
    细字。乃弦字传写之误。尺寸俱沉。是少阴受病。无烦议耳。凡三阴证。宜用承气汤者。于沉脉中。必数而有力。惟太阴脉微带缓。此为辩证最妙之法。
    又云。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云云。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橘皮汤主之。
     

 (总论)橘皮汤方 
    橘皮(一两)生姜(二两)细锉。水一升半。煎七合。去滓。分二服。稍热呷。未瘥。再作服。
    琥按上主疗云云。即仲景原论也。仲景云。腐秽当自去。故无方治。今庞氏用橘皮汤者。内安太阴。去秽恶。扶助正气故也。
     

 (活人)桔梗半夏汤方。 
    治伤寒冷热不和。心腹痞满。时发疼痛。顺阴阳消痞满。
    桔梗(微炒细锉)半夏(生姜汁制)陈橘皮(各一两)枳实(半两麸炒赤色)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七分。去滓。温服。
    琥按上主疗云。心腹痞满。时发疼痛。此太阴病也。故上药入足太阴。兼走手太阴。足阳明。为散邪泄实之剂。
     

 (宣明)槟榔散方 
    治伤寒阴病。下之太早。成痞。心下痞满而不痛。按之软虚也。
    槟榔枳壳(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煎黄连汤调下。不计时候。温服。
    琥按上主疗云。心下痞满。乃腹满也。腹满。为太阴经病。仲景云。太阴为病。脉弱。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今者。伤寒阴病当是太阴病。误下之而成痞。按之不痛。比大实之证略虚。非真虚也。上方乃手足太阴。兼入阳明之剂。
     

 (陶氏)桂枝大黄汤方。 
    治足太阴脾经受证。腹满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来沉而有力。此因邪热从阳经传入阴经也。
    桂枝赤芍药甘草大黄枳实柴胡(此味可删)水二钟。姜一片。枣二枚。煎之临服槌法。入槟榔磨水三匙。热服。本经腹满。不恶寒而喘者。加大腹皮。去甘草。
    琥按上方。即仲景桂枝加大黄汤也。其用赤芍药者。此本许氏内台方之议。加枳实槟榔者。此合河间宣明散方而用之也。据上主疗云云。与少阳证毫无与其用柴胡殊悖于理。又加减法云。腹满者。去甘草。愚以海藏法。若满者。并不加大枣也。
    (琥)按仲景云。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或问云。二药既所当减。另有他药以代之否。余答云。太阴病。当行大黄芍药者。乃腹满实热作痛。此阳邪陷于阴分也。热痛者。不可减芍药自利者。法当去大黄。宜以黄芩芍药汤代之。
     

 (添加)黄芩芍药汤方 
    黄芩芍药(俱酒炒)生姜(各一两)水二升。煎八合。去滓。热服。不愈。再作服。
    (上方乃手足太阴泄热散邪之剂。兼入手足阳明。仲景虽云。脉弱。要之脉弦数。而腹痛者。更宜用此方也。)(琥)总按上方论乃治太阴病活变之法也。可以佐仲景方论之未备者。要之人病多端。并上方论亦不足以尽其变。
    在学人推展而通之耳。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发表者: 406人已访问

    (此系仲景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少阴病热困极之状也。少阴者。肾经也。肾为水藏。主寒。其脉当沉。今曰脉微细者。与沉相类之脉也。邪在三阳。脉皆洪大。传入少阴。则变微细者。此热邪深而脉内伏也。成注云。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愚以此非真寐。乃热极而神志昏愦。若欲寐然。条辩谬以欲寐为静。若果静。则邪去而无病矣。此与仲景立论之意大悖。愚按少阴病但欲寐。此仅举病热之端。以故不及治法。)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此条少阴病。非自三阳经传来者。乃少阴经自中之寒气已深。内迫于脏故见以上等证。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亦少阴真寒证也。注见中寒论中)(见后例)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此火逆证也。正文与注见第十二卷救逆论中)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此条乃阳邪传入少阴之证。夫曰少阴病者。此承首条但欲寐。而申言治法之不可误也。诊其脉于细沉之中带数。可见热邪虽伏而终不可掩。乃热入于里之征也。里指胃府而言。仲景云三阴经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病热在里。正当议下。故云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此条少阴病。乃寒邪直中之阴证。故不可汗而并无可下之理。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此条病。亦寒邪直中少阴之证。脉暴微。为阳气得回故为欲解。可见脉微不但指阴证而言。则是首条云。脉微细。为阳热传阴之证。无疑矣。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恶寒而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上二条皆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此条言少阴中风。虽不明指其证。要之辩其脉。可以知其证之轻矣。少阴中风。
    风为阳邪。其初必自太阳经传来者。但邪在太阳。脉本阳浮阴弱。传至少阴。又自有微细之本脉。曰微细者。其脉于尺寸之间。浮沉取之俱微而细。乃阴阳皆微细也。夫微细之脉。为表邪已缓。里邪深伏。兹者。阳脉虽不细而见微。此在表之风邪已解也。阴脉不微细而反浮。此在里之正气自和也。尚论篇云。阳微则外邪不复内入。阴浮。则内邪尽从外出。    故为欲愈。)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此条系真寒证。故宜用艾灸法。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此条乃少阴经邪热。传入太阳府证也。少阴肾经也。与太阳膀胱经为表里。少阴病八九日。寒邪郁而变热。热势已极。有不入阳明胃府而入本经之府者。故云热在膀胱也。一身手足尽热者。言其热自内达外。与表热不同。膀胱为多血之经。肾又开窍于二阴。热在膀胱。则下焦之血受伤故从前后便而出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桃仁承气汤。芍药地黄汤。愚以桃仁承气汤。仲景用以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下焦有蓄血者。此条证。成注云。血散下行。上汤断难借用。如欲用药。还宜芍药地黄汤。郭白云云。未见方。愚意云。想即是芍药地黄二味药。煎汤服也。)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此条少阴病乃传经热证。厥冷也。热深者。厥亦深。热邪深入。表虽发厥而无汗。成注所云。热行于里者是也。医人不知。不攻其里。而反用麻桂等药。以强发其汗。汗不得出。则在内燥热已极。必击动。少阴之血而出于上窍。错经妄行。故从口鼻。或目中出也。条辩云下厥者。以少阴居下而热深也。上竭者。以血妄逆而几尽也。汗与血一而已。得汗固非易治。得血其治尤难。此为最逆之候。愚按此条论。仲景但云。难治其非必死之证明矣。补亡论常器之云。可芍药地黄汤。)少阴病恶寒。身而利手足逆者。不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以上四条皆中寒死证(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至六七日。传经之热已深。少阴属水。水生气。成注云。肾为呼吸之门。息高。则邪热甚而水将涸。肾虚不能纳气归源。其鼻息但呼出。而声甚高。故主死也。或云。此亦中寒死证。殊不知少阴经中寒者。乃命门火衰而阳虚也。阳虚则气馁。而鼻不能报息矣。今云息高。明系热证无疑。)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以上证三条方二首(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此条少阴病虽得之二三日。当是三阳经传来者。少阴之脉。出络心。注胸中。肾经邪热。上凌于心。故发烦也。第少阴病热。当但欲寐兹则不得卧者。何也。盖热微则昏沉而欲寐热甚则反扰乱而不得卧也。成注云。与黄连阿胶汤以扶阴散热。或问云。心中烦。不得卧。非少阴独有之证。何以知其为少阴病邪。余答云。此条少阴病。必口燥舌本干而渴者。否则心烦不得卧。几与阳明病无别矣。学人临证。宜细诊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扰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成注云。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
    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琥按上方。乃治足少阴肾水不足。手少阴心火有余。火有余者。阳热内盛也。阳热盛。必以苦泄之。以寒胜之。故用黄连为君。黄芩佐之。水不足者。阴血下虚也。阴血虚。必以甘温补之。酸平收之。故以阿胶鸡子黄为君。白芍药为使也。且也。白芍药能敛阴益血。成注反云其泄邪热。殊非善解。
    琥又按此方。凡系好色之徒。精血内虚而病邪热者。宜用之。或问好色之徒。复病风寒。此系阴证伤寒。须急投附子四逆辈。犹恐未及。若用上药。是以寒治阴。不几速其死邪。余答云。人身一阴阳耳。而阴阳之根蒂。皆本于肾。好色之徒。两肾受伤阴虚者多。阳虚者少。阳虚者。命门火衰也。阴虚者。肾中水竭也。凡人入房过度。则精多所遗。所遗之精。皆为水而属阴。况其作强之时。心火先炽。火炽则水流。水愈流则火愈炽。五内燥热。外复伤寒而病邪热。两热相夹。肾水必枯,其人发烦躁。而舌黑生芒。则就死矣。语云。伤寒偏打下虚人者。正此谓也。又今人有耽于淫乐。
    精泄不止而死者。世俗不云走阴。而反云。走阳何谬之极邪。或又问云。诚如吾子所言。则是人病伤寒。无所谓阴证矣。
    余答云。有之阴证者。中寒也。其病乃是阳虚阳虚之人。命门火衰。其平日必言语低微。饮食不化。四肢无力。腰以下冷前阴不举。小便清白。此为真气不足。复为外寒所袭。表里四末皆冷。是为真阴之证。然亦不全因入房所致即小儿亦有病阴证者。以胃中阳气虚。不能作郁热故也。其证详中寒论中。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少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此条即上条桃花汤证。愚意云可刺者。当是可灸之讹。正文与注并灸法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此条病亦真阴证。正文与注并汤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亦自三阳经传来者。热邪传入少阴。少阴之经气虚。故下利。其咽痛胸满心烦者。以其经之脉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尚论篇云。少阴邪热。充斥上下中间。无所不到故也。成注云。与猪肤汤以调阴散热。)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成注云。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琥按上汤。
    治少阴客热。虚燥下利之药也。猪肤甘寒。白蜜。甘凉。白粉甘平。三物皆能清热润燥补虚。热清则烦满除。燥润则咽痛解。虚补则利自止矣。
    或问下利一候。乃水来侮土。今者少阴经有热邪。当是湿热利。何为而云。有燥热也。余答云。下利既多。则亡阴致虚而津液去。故燥咽痛心胸烦满。此是燥热之征无疑。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此条少阴病。亦阳邪入于阴经之证。经中客热。故咽痛。
    用甘草汤者。甘以发其热。缓其痛也。服汤后不瘥者。与桔梗汤。即于甘草汤内加桔梗。以开提其邪。邪散。则少阴之气自和矣。)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成注云。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或问仲景于甘桔二汤证。无所谓寒热者。成注云。甘梗相合。以调寒热。何也。余答云。少阴为寒水之藏。今者热客其经。故成注又云。寒热相搏。则为咽痛。乃热邪与经中之寒气相搏。故宜用甘梗相合以调和之也。)武陵陈亮斯云。咽痛既属热邪。何不兼用寒凉之味。不知少阴病真藏气寒。得热证。犹为易治。若纯寒。则已滨于死。故虽属热证。不敢轻用寒凉。以其热非极热。而骤用寒凉。势必变极寒之证。其去死不远矣。此猪肤汤治热痛热利。亦止用粉蜜。猪肤不用苦寒。兢兢防正气之虚寒而热证之易变为寒证。同一意耳。学人不可不识此意。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亦系阳邪所传入者。邪热客于经络。甚至咽伤生疮。比之上条咽痛。则更剧矣。不能语言声不出者。以少阴之脉。入肺循喉咙肺属金。主声金空则鸣。肺受热邪所实故喉咙为之窒塞也。或问仲景言咽痛。咽以咽物。于喉何。与而云。语声不出邪。余答云。喉与咽相附。仲景言少阴病热咽痛。而喉咙即在其中。)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考内台方第一味用苦酒。上共三味。今此方第一味半夏。第二味鸡子。则是内上苦酒上字。无着落矣。宜校正之。)成注云。辛以散之。半夏之辛以发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
    或问成注云热伤于络。则经络干燥。使咽中伤。生疮。既燥热矣。何以方中犹有半夏。余答云。咽中生疮。乃湿热也。此证之始。由三阳经有寒邪。传入少阴。郁而变热。又寒之中湿气居多。郁热之内。岂无留湿。湿热相搏。咽中生疮。语声不出。成注云燥热者。误也。故上方用半夏以去湿散邪。鸡子白以清热降火。苦酒之用。一以敛半夏之太辛。
    一以消疮肿而疗咽伤也。此方乃清燥兼施之剂。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乃自太阳经传来者。风寒入于少阴之经。郁热未甚。亦作咽痛。用半夏散者。取辛甘发散之义也。)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以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成注引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以缓正气。琥按上汤中用甘草。当是助正气发风邪。缓咽痛成注但云缓正气。恐有遗义。)或问仲景半夏散。云治客寒咽痛。条辩独云。风热。何也。余答云。半夏散中有桂枝。本治太阳中风药。仲景止云寒者。风亦自寒中来也。风寒伤太阳之表。传入少阴之里。未有不郁而成热者。但有热甚不甚之分耳。半夏散虽非治热之药。然以辛甘发散其风寒之邪。而热自解。成注但云。客寒。亦未尽其义。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白通汤方。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云云至)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加减法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云云至)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加减法以上四条证并四汤方(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条少阴病。乃伤寒邪在少阳。传入少阴之证。四逆者。四肢不和顺也。成注云。伤寒传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此非寒厥之宜温补。亦非热厥之宜寒泻矣。止宜用四逆散。以解其热。而散其邪也。其或咳。或悸等证。此里热之候。尤当析辩。加药法。不可误也。) 


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成注引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枳实甘草之苦甘。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琥按上方。虽云。治少阴。实阳明少阳药也。)内台方议曰。四逆者手足不温也。四厥者。寒冷之甚也。四厥为阴寒之邪。四逆为传经之邪。乃阳热已退。邪气不散。将欲传阴而未入也。此只属阳。故与凉剂以治之。用甘草为君。以和其中而行四末。以枳实为臣。而行结滞。以芍药为佐。而行营气。以柴胡为使。而通散表里之邪也。琥按上云。阳热已退。言阳经之邪热。敛而退入于里。以故外不热而四逆。仲景用四逆散者。乃和解邪热。兼消里实之剂。
    后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成注云。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利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利。治则颇同。愚意云。亦有肺热而咳者不可拘也。下利亦然。)悸者。加桂枝。五分。
    (内台方注云。气虚不能通行于心。则心下筑筑而动悸也。桂枝入心。故加之。愚意云。亦有邪热乘于心包而动悸者。
    不可以气虚例。治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条辩云。茯苓味淡渗而利窍。故宜加之。)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
    炮令拆。(成注云。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愚按前成注于方后云。热淫于内云云。枳实甘草之苦甘。以泄里热。
    盖里热宜泄。虽腹痛。未必是虚。若用炮附子。必致大害条辩顺文作解。其误甚矣。建安许氏云。古金镜方中倍加芍药五分。以其能止痛也。后人改作附子。此岂从治之法邪。)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七。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成注云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治少阴热利分理之法也。成注云。下利不渴者。
    里寒也。此以下利而渴。知非里寒。至六七日。正当热邪传里之时。经云足。少阴之脉。其直者入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下利本有水渍。经中之热。与水搏结。侵于肺。则咳逆于胸。则呕。凌于心。则烦。少阴之病本欲寐。
    今者反不得眠。其为热甚而躁动。明矣。与猪苓汤以清降邪热。通调水道。斯利止而呕渴等候自平矣。
    或问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焉知非少阳阳明病。余答云。少阳阳明。若见此证为里实。其脉必弦大而长。此条病。脉必微细。故知其为少阴下利之证无疑。猪苓汤方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内台方议曰。少阴下利不渴者。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而呕。心烦不得眠。知非里寒。乃里热者。故用猪苓为君。茯苓为臣轻淡之味。而理虚烦。行水道。泽泻为佐而泄伏水。阿胶滑石为使。镇下而利水道者也。
    琥按阿胶之用。不但利水。其气平而味甘微咸。上以益肺气而清化源。则咳止。下以滋肾阴而除经热则利平。此成氏未悉之义。学人不可不知。
    琥又按上方。乃治阳明病。热渴引饮。小便不利之剂。上条病亦借用之。何也。盖阳明病。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乃水热相结而不行。兹则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亦水热搏结而不行也。病名虽异。而病源则同。故仲景法。同用猪苓汤主之。不过是清热利水。兼润燥滋阴之义。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系邪传少阴。热入于府之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者。非才得病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谓少阴口燥咽干之病。已得之二三日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邪热传于经。以故口燥咽干。成注云邪热已甚。肾水将干。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汤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或问大承气汤。乃下胃府实热之药。与少阴病热。肾水干之证无与。成注云与。大承气汤。急下之以全肾。何也。余答云。仲景于论例中原云。
    三阴经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则是上条少阴病乃入府证也。少阴邪热。已入于府。胃府实热。以故口燥咽干。
    用大承气汤以泄府实。而经中之邪热自除。且少阴之藏本肾属水。胃府属土。泻土所以救水。故成注云然也。)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少阴病。亦热邪入府。所当急下之证。
    少阴之藏本水。经中热极。则迫其水液下流。而肾燥。肾愈燥。则肠中之物愈坚。以故下利。止清水耳。色纯青者。肾将竭而肝木反来侮之。故色青也。心下痛为实。口干燥为热。故与大承气汤。以下实热之邪。)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病。虽系少阴。实则阳明。实热证之显见者也。少阴邪热。
    传入阳明胃府。成注云。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阳明病土胜肾水则干。急与大承气汤。以救肾水。或问少阴之邪。
    既传阳明而见腹胀等证。何以不入阳明篇中。余答云。此条病实承上二条。口燥咽干之证而言。以故系之为少阴病。否则与阳明病。实无以别矣。学人宜细诊之。)(附例)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此条自厥阴篇移附于此。愚意云。少阴病可下者。亦当于脉候决之。少阴者。两手尺中之脉也。趺阳者。两足跗上高骨间动脉也。少阴主肾水。趺阳主胃土。兹者。少阴脉弱。趺阳脉强。是为负于趺阳。则肾水已亏。胃土太旺。故宜用大承气汤。以泻土救水。虽下之。亦为顺候也。)琥按趺阳脉。图经原名冲阳。脉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故一名会原。
    诊法。病重者。切此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云云至)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此条系真阴证之宜用灸法者。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琥)按以上方论。乃仲景治少阴病法也。少阴之经有真寒。有热病。今止就少阴热病。从阳经传来者。一十七条悉为解说于前。又考昔贤治少阴热病法。与仲景论稍有异旨者。复为详辩于后。务使学人临证施方。略知通变云耳。  



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发表者: 167人已访问

    庞安时云。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补亡论常器之云。未可下也。更详余证。可下则下之。
    琥按上庞氏云云。即仲景论例中语也。其用大承气汤者。又即仲景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其说同也。但一云。五六日。一云。二三日。若论传经之时。不止二三日矣。此必是口燥咽干之证。已得之二三日。故云宜急下也。
    琥又按常器之云。未可下者。以脉沉故也。殊不知少阴热病。可下之脉沉。必沉脉中兼数疾。或有力。此的系可下之脉。昔人言不尽意。在学人以意会之而已。又少阴病。邪气传经之脉本微细。邪气入府之脉必沉实。愚尝诊之。最为有准。
    云岐子云。少阴经病。口燥舌干而渴者。胃中实热而有痛。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经病。口干燥而渴。自利清水。心下痛胃实也。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经病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干燥而渴。饮水。大便难者。
    胃实也。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
    琥按上云岐子云云。即仲景少阴病。所当急下之三证也。仲景原论中不言脉。而此独言脉。更觉详悉。
    海藏老人云。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脉尺寸俱沉。沉疾。则大承气汤。疾而无力者。不可下。如大热。而脉反细小。
    不可下。宜泻心汤。
 
(难知)一物黄连泻心汤 
    (此方出古本东垣书第九卷此事难知中)黄连无分两并无用水煎法易老随证加减例附后烦者。加栀子。(烦心烦也。仲景少阴热病。有心烦一条。)燥者加香豉。(燥。即口燥是也。加香豉者。火郁则发之也。)呕者。加半夏。(呕者。胸有饮也。加半夏以涤饮。)满者。加甘草。(满。胸满也。加生甘草。引黄连一味。直至满所。以泄实热。)腹痛。加芍药。(少阴热病。有腹中痛一条仲景加炮附子者。误也。今加芍药。以能和营血。止腹痛。)脉迟。加附子。下焦寒。加干姜。(此二条。与制汤本义相反。今从删。)大便硬者。加酒浸大黄。此比之大承气为少缓耳。虽下之与脉细小无害。
    琥按上方。乃海藏治少阴传经热证。口燥舌干而渴。止因尺寸脉细小。不敢用大承气。而以此汤代之者也。观乎此。而知昔贤读仲景书。不轻用仲景方。盖慎之至耳。今医。治伤寒。但知证书。而不细察夫脉者。不其大害矣夫。
    琥又按仲景辩少阴证。相传为足经。主肾。今海藏反用黄连一味。为泻心汤者。乃知手少阴亦有伤寒病也。
    又云。少阴渴逆者。失下也。阴消将尽。阳逆上行。使阴不纳也。或舌挛。言语不正。反昏冒。与咽痛者。少阴也。
    速下之。大承气汤。若阳极。脉微将尽者。不宜下。宜泻心汤。凉膈散。去硝清肺亦可。
     
(难知)凉膈去硝散方 
    (此方本治上焦热甚。气中之血药也。今借用之。以治少阴渴逆之证。)山栀子仁(一两)连翘黄芩薄荷(各一两半)大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二盏。同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入蜜少许。食后服。
    琥按上主疗云。少阴渴逆。肾热也。然至舌挛。言语不正。昏冒。咽痛。虽为肾热。实则阴不纳阳。阳热已极。
    逆而上行。上干于心矣。脉微者。乃阴气微而将尽也。此为脉中无神。故不可用下药。以大泄其热。止须用凉膈散。又去硝以清肺。盖金为水母。肺清。则肾经之热。亦随之而解矣。此读仲景书。而神于通变。不执死方者欤。
    又云。少阴心惊悸。邪热入阴。肾水乘心。是以心悸。是水犯火也。不当治水与火。治在于木。故仲景用四逆散调之。(此即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药也。方已见前。)琥按上主疗云。治木者。乃肾热极。反调其肝。实则泻其子也。又仲景于四逆散方后云。悸者。加桂枝五分。兹则专主悸。而不加桂。可见用药之法。不可执也。
    (琥)按仲景治少阴病。用大承气汤者。共三证。一则口燥咽干。一则自利纯青水。心下痛。口干燥。一则腹胀不大便。乃火土过极。水将涸矣。故用大承气汤泻土。即所以救水。土为水之贼也。然病患之脉。必两尺沉数。有力者。
    宜下之。无力者。不宜下也。宜滋阴泻热。玄黄膏主之。
     
(添加)玄黄膏方 
    玄参生地黄(各四两)大黄(酒浸一两)上三味。蒸一伏时。合捣。令相得。如膏。每用取两许。投百沸汤中。热绞取汁一升。作一服。腹胀者。加浓朴枳实各五钱。
    上方。乃入手足。少阴兼走阳明之药也。阴虚人及老人血少者。大宜服之。
    (琥)总按以上方论。乃治少阴经热病。通变之法也。少阴热病所急者。止一下证。所难者。亦止一下证耳。学人苟能临证切脉。神而明之。则旧论新方。何一非济人之良法哉。



辩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发表者: 351人已访问

    (此系仲景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条厥阴病。乃总言病热之大纲也。成注云。邪传厥阴。则热已深而成消渴。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也。厥阴属木。肝木过旺。则肾水不足以滋之。 故水易消。而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者。火生于木。气即是火。火性急速。以故上逆之势如撞。肝相火也。心君火也。以火犯火。火热亢极。心中则疼。饥不欲食者。胃属土。火热。则土偏燥。故饥。木强。则土受制。故不欲食也。
    食则吐蛔者。蛔胃中长虫也。蛔居胃中。因人不食。则饥而上膈。故一闻食臭。即上逆而吐出也。厥阴经邪热。横逆于脏腑之间。故见以上诸证。实则胃中空虚。无物可下。若漫下之。则木乘所胜。利遂不止。而成土崩之势矣。愚按此条论。乃仲景约言病热之大纲。以故不及治法。设误下之而利不止者。宜以理中汤救之。)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未言伤寒。而先言中风者。亦犹太阳病例。先出中风条也。论例中原云。 厥阴受病。尺寸脉俱微缓。愚已校正当是沉弦之误。盖寒为沉。而风为弦也。兹者风已传入。脉见微浮。成注云。此邪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不浮则邪气深入。正多变证。故云。未愈也。或问仲景但云。脉微浮。不言中风形证。何以知。为厥阴病。余答云。病患必见消渴。或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二证。而后谓之厥阴病也。王宇泰云。仲景立法。凡曰厥阴病者。皆气上撞。心痛吐蛔也。言虽如此。亦不可拘。)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厥阴病渴。传经之邪热已深。欲饮水。则邪热有向外之机。盖木火亢盛。得水济之。则阴阳气和。而病自愈。或问厥阴原有消渴一候。不言自愈。此条渴。何以与之水即愈也。余答云武陵陈氏云。消渴者。热甚而津液消烁。虽饮水。不能胜其燥烈。乃邪气深入。未愈之征也。此渴欲饮水。其热非消渴之比。乃邪气向外。欲解之象也。两者自是不同。)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此言厥阴逆厥之端也。成注云。四逆者。四肢不温。厥者。手足冷也。邪传厥阴阳气内陷。阴气已微阳气内陷。则外不与四肢相接。故逆而厥。阴气已微。则内不能守于脏腑。故不可下。若轻下之。则内陷之阳热未去。将几微之真阴。反随之而亡矣。在仲景于后条。虽云热厥者应下之。然方其逆厥之时。下之一法。不轻试也。诸字。是该下文诸厥之条而言。虚家亦然者。言人于未病之前。气血本虚家。虽病热厥。亦不可下。成注引金匮云。虚者十补。勿一泻之。此是言其平日。若病伤寒。不可取以为例也。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当归四逆汤误矣。当先以四逆散调之。)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先厥后热。乃阴寒也。发热。是阳气自复。故利止。见厥是阴气还胜。
    故复利。此条病。名为伤寒。而实中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
    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索苏故切当作素。此条病。先发热而后厥。乃伤寒传经邪热伏匿之证也。始发热者。邪自三阳经起也。热至六日。邪传厥阴。阳气内陷。因而见厥。协热下利反九日之久者。邪热伏于里。不能还于表也。凡厥利者。多胃气下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是除中之证。除中者。胃中之真气。所余无几。将欲尽除。求救于食。如灯将灭。而复明之意。当以索饼试与食之。以观其发热与否。其不骤发热者。此非除中。知胃中真气尚在。其厥与利。必渐自愈。其发热者。是为暴热。恐其骤来。则能食。出即来也。既来而复骤去者。此胃中真气。得食而尽泄于外。即名除中而必死矣。若然。则是厥利之人。食以索饼。但虑其热之暴耳。使其于九日之后。其热悠悠。又三日脉之。而热续在者。此言诊之。而前已发热六日矣。兹则复热三日。故云续也。此其人。内陷之阳气渐还。而复于四肢之间。可期之于旦日前。夜半后。病当向愈盖自丑至卯。为厥阴欲解之时也。所以然者。以热与厥期。无太过不及而相应。故当愈也。如愈后。又三日。脉之。而脉数仍不罢。此为邪热之气。尚有余留。条辩云。厥阴主血。血热持久。则壅瘀腐化而为痈脓。所不免耳。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可服千金漏芦汤。盖此汤即漏芦连翘汤也。治时行热毒。变作赤色痈疽者。若未发痈脓之前。厥利发热。还宜以白头翁汤主之。)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云云至)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条病。
    虽名伤寒。实则中寒证也。上条除中是热邪。此条是寒邪。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云云至)便脓血者。其喉不痹。(此条伤寒亦中寒之证。盖先厥后热为真寒。但寒极亦能变热。热气上行。则为喉痹。热气下行。则便脓血。后条辩云。此得毋辛温过剂所致。亦犹热病过用凉药而变成寒证也。愚以既变之后。虽从中寒例。当以治杂病法治之。注详中寒论中。)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此条乃传经邪热。阳极似阴之证。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言伤寒在一二日之时。本发热。至四五日后而厥者。乃邪传厥阴之候也。必发热者。言病患四肢及肌表虽厥。而躯壳以内。必发热也。前热者。后必厥。乃申明一二日为前。四五日为后。以见热极必发厥也。成注云。此为阳气内陷。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内陷之深浅也。阳邪深伏。应须以苦寒之药。下去其热。使阴气得伸。则阴阳平四肢和顺而不厥矣。粗工见厥。认以为寒。而反用辛温之药。以强发其汗。辛温皆升。引热上行。必口伤烂赤。以厥阴之脉循颊里。环唇内故也。补亡论郭白云云。仲景言厥应下之者。谓有当下之厥而误汗。非谓厥皆可下也。故仲景又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或问厥证应下。当用何药。余答云。尚论篇举厥阴篇末下利谵语条。而用小承气汤。因本篇中别无下药故耳。殊不知此条系阳明篇错简。若审证用药。厥时四肢冰冷。过乎肘膝。甚至有肌表皆凉。脉伏匿者。用四逆散。热回脉沉数。大便难者。方宜小承气。如脉沉实。大便不通者。还宜大承气汤下之。口伤烂赤者。宜黄连解毒汤。)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云云至)故知自愈(此条伤寒。先厥后热。是亦中寒证也。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以上数条。皆言厥证。而未详其厥之义。故于此节特申明之。成注云。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指。阳气内陷。不与阴气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愚以人之肢体。皆属阴。气附则温而生。气离则冷而死。阳气主外。阴气主内。成注云。阳气内陷而厥。乃阴气已微。阳热用事。当是热厥。若寒厥。则阴寒用事。阳气将外脱矣。何由而反内陷邪。学人。其试思之。)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云云至)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云云至)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按上条伤寒曰藏厥。曰蛔厥。藏厥固系无阳证。即蛔厥。亦为藏寒。此非首条厥阴病。心中疼热吐蛔比也。正文与注并。) 

 乌梅丸方 
    (并详中寒论中)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此条伤寒。乃先热后厥。亦为热厥之证。热少厥微。阳气内陷之浅者也。惟厥微故但手足指头寒。惟热少。故虽烦躁。止默默不欲食也。条辩云。厥阴之脉挟胃。故不欲食。过数日。小便色白。欲得食。此邪热除而胃气复。其病不治而自愈矣。若厥而呕。加之胸胁烦满者。厥阴脉不但挟胃。兼贯膈布胁肋。乃厥深而热亦深也。成注云。厥阴属肝。主血。其后数日。内热不去。迫血下行。必从大便中出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
    热不除而便血。可犀角地黄汤。)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此条伤寒。
    先发热。后见厥。亦热厥也。厥后复热。此为真阴气复。阳邪还表。故以厥日少。热日多。为阴阳顺接。其病当愈之征。
    然热不除。为阳邪过胜。成注云。内搏厥阴之血。其后必大便脓血。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桃花汤。误矣。愚以仲景黄芩汤。可借用之。)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此条证。与上条相反。乃真寒厥也。
    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此条伤寒。乃中寒也。脉微厥冷。为真寒。烦躁。是假热。灸法详中寒论中。)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此条及下条。皆厥逆死证也。伤寒发热。则不当下利而厥逆矣。今者。既发热又利而厥。加之躁。不得卧。为阳气扰乱。阴气亦随之而绝矣。阴阳交绝。故主死也。)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此承上文而言。伤寒发热。纵未至于躁不得卧。但利而厥不止。亦是死证。成注引金匮云。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脏腑气绝。故主死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此条乃真阳气脱之证。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濡上演切与软同。此条病。系邪传厥阴。
    热厥中不可下之证也。伤寒五六日。邪气传里。当作里实之时。不结胸。腹濡者。邪不实也。脉虚者。血自亏也。厥阴之脉。挟胃贯膈。使其邪果实。则其胸必结。而其腹必不濡。厥阴藏血。使其血不亏。则其脉亦不至于虚矣。兹者。胸不结。腹又濡。脉又虚。而其人复厥冷者。不可下。此为阴血素亏。血为阴。无阴。则阳无以附。故发厥也。若误下之。
    重亡其阴。必主死也。愚按此条证。本系先发热而后发厥。故云复厥。且其厥亦不甚。故云不可下也。若热深仲景应下之矣。又按补亡论常器之云。可当归四逆汤误矣。复云。人参汤。愚意云。汤中宜更加凉药。以清补之。)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发热而厥。阳邪传里也。至七日。则陷内之阳。当回复于外而厥止。在里之阴气。亦当伸而热除矣。今则不惟不止。反加下利。则阴气消亡。故为难治。成注云。邪气胜。里气虚。愚以邪气胜者。
    阳邪之气胜也。里气虚者。真阴之气虚也。诸家注认以为真阳气虚。大误之极。)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此系真寒证。故宜火灸。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重出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注已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上二条皆真寒证。(正文与注并汤见中寒论中。)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上二条皆真寒证。(系误发其汗而亡阳者。正文与注并汤。俱见中寒论中)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条证。乃厥阴病用吐之法也。病患者。厥阴病之人也。言病则气上撞心痛之义。已该其中。厥冷而但云手足。乃厥之微者也。厥则阳邪内陷。脉不当紧。今则脉乍紧者。知邪气仅结于胸。未入于胃。邪结。故脉紧也。邪在胸中。故心下满而烦。胃无邪。故饥。不能食者。胸邪窒塞。于食有碍。故虽饥而不能食也。仲景法。邪在胸中者。宜吐之故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瓜蒂散方已见前第五卷太阳下编。)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条乃厥阴病热。消渴以后之变证也。成注引金匮云。水停心下则悸。兹则厥而心下悸者。明系消渴。饮水多。寒饮留于心下。胸中之阳。不能四布。故见厥。此非外来之寒比也。故仲景之法。宜先治水。须与茯苓甘草汤。而治厥之法。却在其中。盖水去。则厥自除也。不尔者。谓不治其水也。不治其水。水渍而下入于胃。必作湿热利也。诸家注。皆以阴寒为厥。谓仲景另有治厥法。误矣。至补亡论郭白云以四逆汤治厥。大误之极。茯苓甘草汤。见前第四卷太阳篇中。或问曰吾子既云。厥阴病热。消渴。饮水多。水停心下而厥。则是心下者。即胃脘之分也。仲景又云。不尔水渍入胃。若是乎寒挟水湿。又从外而入。岂消渴所饮之水。不在胃以内邪。余曰不然。仲景言胃中者。即肠中也。据阳明篇云云。胃中有燥屎五六枚。则此胃中者。非肠中邪若然。则是仲景言心下者。果系胃脘。言入胃者。即胃以下而接于肠中也。水停心下。浸渍而下入于肠。故作利也。或又问茯苓甘草汤。仲景用以治太阳府有停水。兼主经中风邪未尽之药。与上证若不相涉。何为而借用之也。余答云。仲景法。有一方而治两经之证者。茯苓甘草汤。兼治厥而心下悸。实防水渍入胃之药。胃土也。补土所以胜水。故用茯苓甘草。又生姜辛温。亦能助胃。桂枝虽走太阳之药。其辛温之性。亦能借以助胃而散水。又胃。阳也。水阴也。胃有积水。则阳气不能四布。姜桂之性。用以行胃阳。而外达于四肢之间。却治厥也。譬之热证多服寒药。
    当以辛热之味纵。治同一理耳。)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此条病系热厥下后之危证。成注云。伤寒六七日。邪传厥阴之时。大下后寸脉沉而迟者。肺脾阳气下陷也。下部脉不至。则肝家之阴。亦复衰竭。阴阳不相顺接。以故手足为之厥逆也。厥阴之脉贯膈。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下后。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脓血也。成注引金匮云。肺痿之病从何得之。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复泄利不止者。阳气下陷于阴分。阴气衰竭。故难治也。与麻黄升麻汤。用以升阳和阴。润肺补脾调肝。而成万一之功耳。)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石膏(碎绵裹)白术干姜芍药天门冬(去心)桂枝茯苓甘草(炙各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
    汗出愈。
    成注引玉函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麻黄升麻之甘。以发浮热。正气虚者。以辛润之。当归桂姜之辛以散寒。上热者。以苦泄之。知母黄芩之苦。凉心去热。津液少者。以甘润之。茯苓白术之甘。缓脾生津。
    肺燥气热。以酸收之。以甘缓之芍药之酸。以敛逆气。葳蕤天门冬石膏甘草之甘。润肺除热。
    琥按上仲景方。既系错杂。成氏注。又多差误。况系厥阴难治之证。医人何以措手。
    琥又按上汤。乃肺脾之药而兼走肝。麻黄升麻升肺脾之阳也。知母黄芩石膏葳蕤天门冬。能清肺家之燥热。以下后。
    则津液重亡。兼之唾脓血。则肺愈燥。而热故也。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虚兼主泄利。下多亡阴。故以芍药当归和补中下二焦之阴。肝与脾兼受其益也。用干姜者。温中气以济知芩石膏之寒也。用桂枝者。调营卫而兼升阳之用也。服药令尽。使汗出愈者。非用上药以发汗。此以见阴阳和。则汗微出。而厥逆等候自除之意。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此条乃言厥阴腹痛。将欲自利之证也。伤寒四五日。邪气传里之时。腹中痛者。凡三阴之经皆走腹。若腹中更有转气。下趋少腹。此为厥阴经腹痛明矣。里气虚而遇邪热。故不上结于胸。遂下移于肠。欲作自利之证。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愚意云。未利者。宜四逆散。已利者。宜白头翁汤。
    补亡论常器之云。宜四逆汤散。愚以汤散寒热相反。何得误用。)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此条乃言厥阴伤寒过于吐下之变证也。本自寒下者。谓病患平日。胃气本自虚寒而下利也。厥阴病邪结胸中。心下烦满者。固当吐。前热后厥者。应宜下。医人倘罔顾其寒热虚实。而吐之下之。凡吐下之药。又皆苦寒。寒格者。两寒格拒其热。为上寒下热。故其人更逆吐下。谓病上吐下利。为更逆而甚也。食入口即吐者。此形其逆之至也。用干姜芩连人参汤者。以开寒格。清中下二焦热。而兼补里虚也。)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成注云。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琥按上成注云。芩连。寒格。其言大谬条辩云。其反佐。更谬之极。愚以上方用干姜之辛热。通寒格而止吐逆也。
    芩连之苦寒。泄伏热而坚下利也。人参之甘温。助胃虚而益正气也。且也。干姜人参以调阳。黄连黄芩以和阴。阴阳和平。而格逆吐下自除矣。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此传经热利自愈之证也。阳邪传里而至下利。则热当少衰。故以微热为邪退。
    渴则知其非寒利矣。且下利。则津液亡。故渴。凡下利脉宜微小而弱。兹则脉弱。知热邪已退。正气将复之象。故云。
    令自愈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此传经热利。有愈有未解之证也。热利脉数。与脉弱相反。未可言愈。所喜者。热微汗出。则阳邪还表。胃家之真气复。故令自愈。设脉复紧者。始则寒邪在表而脉紧。兹已传里。
    寒化为热。其脉复紧。当是实邪壅塞胸膈而作痛之诊。故为利未解也。)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重出例)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此条证。已见前少阴篇中)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此条乃下利变脓血之候也。热利而得数脉。非反也。得浮脉。则为反矣。
    兹者。寸反浮数。此在里之邪热不少敛也。尺中涩者。阴虚也。阳邪乘阴分之虚。则其血必瘀而为脓血。清。圊同厕也。
    言如厕。则所下者。皆脓血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宜桃花汤。误矣愚意云。宜以仲景黄芩汤代之)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此条系真寒直中于里。当是太阴经错简。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此辩热利之脉也。脉沉弦者。
    沉主里。弦主急。故为里急后重。如滞下之证也。脉大者。邪热甚也。脉经云。大则病进。故为利未止也。脉微弱数者。
    此阳邪之热已退。真阴之气将复。故为利自止也。下利一候。大忌发热。兹者。脉微弱而带数。所存邪气有限。故虽发热。不至死耳。按成注云。脉微弱数。为邪气微而阳气复。发热由阳胜。此以热利作寒利解。大谬之极。)(附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条辩云。此申上条而出其治。下重者。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肝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塞。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主以白头翁汤者。以泄热而浓肠也。)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成注引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利则下焦虚。是以纯苦之剂坚之。
    琥按成注云。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肾开窍于二阴故也。
    琥又按下焦者。肾肝所主。肝主疏泄。而反下重者邪热壅瘀。气滞而不行也。条辩云。白头翁逐血以疗。秦皮洗肝而散热。黄连调胃而浓肠。黄柏除热而止泄。成注云。四味皆苦寒。愚以白头翁独带辛温。故泄热之中。而兼散邪之力也。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此条虽无下重之证。然热利。内亡津液。故欲饮水。白头翁汤。不但坚下焦。兼能清中热。以汤中有黄连故也。热清。则津液回。饮水止而利自除矣。上二条证并汤。即从本篇之后移附于此。)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云云至)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此条亦热利变脓血之证。下利而渴者。热也。脉数。
    为热未解。曰自愈者。其脉必数中带虚。而其渴为未甚也。设脉数渴甚。为不瘥。必清脓血。以在里有郁热故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黄芩汤。)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此条系真阴证。然亦有热利过用凉药。而变成是证者。医人不可以不察也。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此条乃热利必死之脉证也。始由伤寒。继则下利。乃热邪传入于阴经也。然利至一日十余行。则热邪之势宜少减。脉当虚弱而带数矣。今则脉反实者。邪气胜也。故主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重出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已见前)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重出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已见前)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已见前第六卷阳明病小承气汤方下)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上条证。已见前第四卷太阳病栀子汤方下)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条当是阳明经错简)成注云。胃脘有痈。则呕而吐脓。不可治呕者。以治呕之药。皆辛温也。得脓尽。呕即自愈。或问胃脘痈。于何得之。
    余答云。始由风寒之邪蕴于经络。继则入于胃府。变而为热。热甚。则气瘀血积而为痈。痈者。壅也。言热毒壅聚而成脓也。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上二条系真阴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重出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已见前第七卷少阳篇小柴胡汤方下。)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此条伤寒。乃热传厥阴。误治之变证也。厥阴证。虽有吐下之方。而无大吐下之法。如瓜蒂散。承气汤。仲景不过暂假之以吐胸中之邪。下里热之厥耳。兹则大吐下之者。医人必过用瓜蒂散。及大承气汤。故至胃气虚极也。复于吐下之后。复极发其汗者。何也。以其人外气怫郁。怫郁者。言其人面上之气。恰如外来之邪。怫郁于表也。此系阳明胃府虚极。浮热之气上升于面。医人认以为邪热胃燥过极。不得汗复与之水。以助其发汗因而得哕。哕者。千金方谓之哕逆。
    俗云冷呃是也。所以然者。胃中虚极。又继之以冷水。虚寒相搏。故成哕也。愚按此条。本系传经热病。既服凉药。复饮冷水。凉冷过胜。故成胃寒之证。诸家注。皆以吴茱萸汤主之者。不过暂用之以补胃虚。散寒饮也。愚以理中汤。亦可借用之。)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此条伤寒。乃邪传厥阴。热郁于里。而成实哕之证也。厥阴之经抵少腹。挟胃。上入颃颡。凡哕呃之气。必从少腹而起。由胃而上升于咽颡故也。哕而腹满者。必其人前后便不利。水火之气不得通泄。气不通泄。反逆于上而作哕也。须大小便通利。而哕自愈。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
    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调胃承气。汤愚以汤名调胃。而芒硝太峻。恐厥阴无大下之法。须以小承气汤微利之。)(琥)按以上方论乃仲景治厥阴病法也。厥阴病有真寒。有热病。今止摘传经热病三十余条。一一为之解说。使后学治厥阴一经。切毋误温。亦毋大下。其因证制宜。自有一定之良法。寓于圆机活变之中耳。   



附昔贤治厥阴病方论变法

发表者: 194人已访问

    庞安时云。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微缓者。囊必不缩。
    若尺寸俱沉短者。囊必缩。宜承气汤下之。
    琥按上庞氏云云即仲景论例中语也。其言微缓者。囊必不缩。此以见论例中。凡言脉处。皆不可拘也。其言沉短者。
    囊必缩。宜承气汤下之。愚以沉短囊缩。恐非是下证。若论脉。当沉中带弦。或带数疾。按之有力。斯为下证悉具。当以小承气汤微利之。
    王海藏云。厥阴证。烦满囊缩。大小便不通。发热引饮。腹满。脉尺寸俱微缓。又云。脉沉疾。按之有力者。为阳。
    阳则当下。宜大承气汤。
    琥按王氏云。厥阴证烦满囊缩。大小便不通。发热引饮。腹满。则脉不当微缓矣。其曰尺寸俱微缓者。此仲景论例中语也。其曰脉沉疾。按之有力。是为脉证相符。决当议下。但其用大承气。亦太峻厉。盖热传厥阴。阳邪久郁。真阴内消。若用峻厉之药。则阳邪虽得外泄。而几微之阴气。亦随之而脱矣。故余立议云。若用下药。止须以小承气汤微利之。
    活人书问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答曰。此名阳证似阴也。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寒暑之变也。假令前证。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甚者。承气汤。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
    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谓热厥应下之者此也。)琥按上朱氏论。因仲景云。热厥应下。伤寒论有法无方。故采仲景之方而补之也。其言轻者。白虎汤此是仲景云。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宜白虎汤主之。愚以此条当是阳明篇错简。盖白虎汤。乃解肌散热之药。热病服之。有汗出而解者。独不闻仲景云。热厥应下。不可反发汗邪。兹用白虎汤。虽非辛热发散之比。据上朱氏云。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则是热厥不但应下。并宜使出汗矣。倘后学观之。更用他药。反发其汗。岂不大误。故余于仲景热厥应下之条云。厥深者。用小承气缓下。厥微者。宜四逆散调之。
     

(活人)五味子汤方 
    治伤寒喘促脉伏而厥。
    人参麦门冬(去心)杏仁(去皮尖)橘皮(去白各二钱半)五味子(半两)生姜(二钱半)枣子(三枚破)上锉如麻豆大。水二大白盏。煮至一盏。去滓。分作二服。
    琥按上主疗云喘促。脉伏而厥。当是手厥阴心包相火。兼挟邪热。怫郁于内而发厥也。故上汤大能清心。其兼润肺者。以火盛防烁金也。第汤中用姜枣人参。嫌其太补。此当是伤寒后。邪气已微。真阴虚。内热不解。而外发厥者。
    方宜用之。
     

又李根汤方 
    治气上冲正在心端。
    半夏(汤洗半两)当归芍药茯苓(各一分)桂枝(一两)黄芩甘草(炙各一分)甘李根白皮(二合)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生姜四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琥按上主疗云治气上冲。正在心端。此为厥阴经病。盖冲字即撞字之义也。仲景于厥阴篇。首条言证。皆无方治。
    故朱氏采此方。治上证。李根甘寒微酸。得木之正气。大能走厥阴。治消渴。止心烦逆气。故以之为君也。诸药剂皆滋阴降火。清导逆气。惟半夏桂姜。为辛温之剂。意者气上冲心。与水停心下而悸相仿。或者。消渴所饮之水未行可。用也。否则宁勿服之。
    刘河间云。蓄热内甚。阳厥极深。以阳气怫郁。不能营运于身表四肢。以致通身清冷。痛甚不堪。项背拘急。目青睛疼。(青睛属肝。肝热甚。则疼。青睛疼者。其人目脉当赤。若以目色青作解误矣。)昏眩恍惚咽干。或痛躁渴。虚汗呕吐。下利腹满实痛。烦冤闷乱。喘急。郑声。脉虽疾数。以其蓄热极深。而脉道不利。反致沉细而欲绝。或始得之阳热暴甚。而便有此证候者。或两感热势甚者。通宜解毒汤。加大承气下之。热不退者。宜再下之。古人云三下之而热未退。即死矣。然亦有按法以下三五次。热方退而得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热。而必死也。下后热少退而未愈者。黄连解毒汤调之。或失下热极。以致身冷。脉微。而昏冒将死者。若急下之。残阴暴绝而死。(阳热亢极。则所余之。阴气无几。
    故云残阴)盖阳气后竭而然也。然不下亦死。宜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或二药合服。或白虎合凉膈散。养阴退阳。积热渐以宣散。则心胸温暖。脉渐以生。至于脉复有力。方可三一承气汤下之。或解毒加六一散调之。愈后尚宜服退热之药。里热。脉滑而厥者宜白虎汤。热极厥深。诸药下毕。竟不能利者。不救必死。黄连解毒汤。更加甘遂末一钱匕。下之(诸汤散俱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六一散见前第五卷太阳篇后。惟解毒汤附下) 

(直格)黄连解毒汤方 
    黄连(去须)黄柏黄芩大栀子(各半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四分。绞取汁。温服无时。日三四服。以效为度。
    琥按上刘氏论热厥一条。可为畅发仲景之旨。无余蕴矣。但其用药有治气分。热而发厥者。有治血分热而发厥者。
    学人所宜分别。有如解毒汤。承气汤。此治血。分热之药也。白虎汤。六一散。此治气分热之药也。又凉膈散。及解毒汤。加甘遂末。此气血兼走之药也。倘一概混用。不无有误。余以邪传厥阴。病热已久。其人真阴之气有限。若大承气三一承气汤中芒硝。宜审用之。
    娄全善云。热厥者。国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二三日。至四五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却发热者。热浅故也。其脉虽伏。按之而滑者。为里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承气汤。随证用之。
    琥按上娄氏论。及所用之药。与朱奉议所言热厥之义相仿。至其辩二三日。四五日。又言国中病。必身热头痛。
    方能发厥。此皆阐扬仲景极切要处。
    或问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此热郁于胃而吐长虫也。诸家皆以仲景治蛔厥证。
    乌梅丸主之。是邪非邪。余答云。乌梅丸治胃中虚冷而蛔厥。乃厥阴直中之寒证也。今者邪传厥阴。胃中实热火气上逆。
    故暴饥欲食。复不能食而吐蛔也。乌梅丸中。如桂附细辛辛热之剂太甚。何可用邪。陶尚文秘方。有理中安蛔散。方中用参术为主。余复嫌其太补。缘立清中安蛔汤以主之。
     

(添加)清中安蛔汤方 
    治胃实热。呕吐长虫。
    黄连(姜汁炒三钱)黄柏(酒炒钱半)枳实(麸炒二钱)乌梅(三个)川椒(去目炒去汗三十粒)上五味。共剂。水二钟。加生姜三大片。煎八分。细口服。
    (琥)于上方。用黄连生姜者。以清中而止呕也。复加黄柏乌梅川椒者。蛔得苦则安。得酸则止。得辛则头伏也。
    用枳实者。泄胃实也。如病患胃中虚热而呕者。去枳实。加人参一钱五分。
    (琥)总按以上方论。乃治厥阴热病通变之活法也。厥阴所难治者。惟发厥一证。据仲景论中。真寒之厥。十居其七。郁热之厥。十止二三。以故今医治厥。每以热证作寒治者。其误良多。殊不知寒厥证。仲景治法虽多。而病者十不得一。热厥证。仲景治法虽少。而病者十居其九。愚因集昔贤续论。附于仲景原论之后。学人诚能通变观之。则庶乎其不瘥矣。



辩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

发表者: 371人已访问

    此系仲景原文琥按仲景论。叔和所增入者。王安道云。乃第一卷辩脉平脉法。又第七八九卷汗吐下诸篇而已。至若六经篇以前。则有痉湿三证。六经篇以后。则有霍乱一证。此亦仲景原文。非叔和所能赞辞。愚今不为辩注者。盖以上四证。本非伤寒。仲景当日偶比类言之也。然其实。则各有不同。有如痉证。当见头摇。口噤。背反张。湿证。则皆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证。大都口开。前板齿燥霍乱。亦必挥霍撩乱。呕利齐作。此其与伤寒不同处。所以喻嘉言着尚论篇以四证为杂病。而不列之伤寒中也。其他如阴阳易。瘥后等证。此即伤寒病之未愈者。故特辩注之如下。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散主之。(此言瘥后诸病。而先以阴阳易冠其首也。阴阳易之为病。成注言之已明。易者。以无病患清正之气。
    与病后人交合。换得浊邪之气。故曰易也。身体重少气者。我之正气脱也。少腹里急云云者。我受彼之邪气上逆也。后条辩云。三焦相混。一皆秽浊之邪。布塞于经络之中。故见以上诸证。用烧散者。以导引其浊邪之气。男女各由溺而出也。) 

烧散方  
    上取妇人中。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当烧灰。
    (当即裆也。)内台方议曰。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故曰易也。易者。如换易也。故与中隐处烧灰服之。
    以复其气也。男病用女。女病用男者。此以阴阳复易之义也。
    琥按上议。即本成注之义。其云。回复其所易之气。此实发成注之未发。与仲景制方之旨。为甚相合。
    琥又按烧散。成注不言气味。仲景但云。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此是言男子病。故曰阴头微肿。若妇人病。
    止利小便而已。条辩云。当近隐处。阴阳二气之所聚也。尚论篇云。服之小便得利。阴头微肿者。阴毒仍从阴窍出也。
    此阴毒。当是阴中所受之毒。非阴寒之毒也。
    琥又按所受之毒。有不尽从阴窍而得者。戴院使云。男子之病。秽气出于口。女子之病。秽气出于阴。然方其强合之时。即女子口中。未必无秽气出者。及其施泄之后。即男子阴中亦未必无秽气下者。此皆不可拘也。全在医者。以意会之。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成注云。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愚按两阳相合而病。
    以病热本属阳。而食入于阴。经又云长气于阳。故云两阳相合也。)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成注云。枳实栀子豉汤。则应吐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散于表者。苦则发之。
    内经曰。火淫所胜。以苦发之。此之谓也。
    琥按仲景云劳复证。以劳则气上。热气浮越于胸中也。故用枳实为君。以宽中下气。栀子为臣。以除虚烦。香豉为佐。以解劳热。煮以清浆水者。以瘥后复病。宜助胃气也。胃气升。则劳复之热降矣。覆令微似汗者。胃家之气既升。
    则遍身得以和畅。故云微似汗也。成注云。热聚于表。苦则发之误矣。又方氏条辩。注劳复之劳为房劳。尚论篇已斥其非。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瘥以后。不因劳食而更发热者。
    此半表半里之间有留邪也。故用小柴胡汤。汤中有人参以扶正气。去余邪。乃和解法也。若诊其人而脉浮。是热发在表。
    脉沉实。是热发在里。表里有邪。另当斟酌汗下之法。条辩云脉浮是有重感。脉沉实是饮食失节。其说极是。小柴胡汤方已见前第七卷少阳篇中)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成注云。大病瘥后。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金匮要略云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与牡蛎泽泻散。利小便而散水也。)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泽泻栝蒌根蜀漆(洗去腥)葶苈(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日三。
    成注云。咸味涌泄。牡蛎泽泻海藻之咸。以泄水气。内经曰。湿淫于内平以苦。佐以酸辛以苦泄之。蜀漆葶苈栝蒌商陆之酸辛与苦以导肿湿。
    琥按上成注。犹混杂不明。牡蛎泽泻海藻三味之咸。固能入肾而导水。若蜀漆葶苈商陆根之苦辛。乃苦以泄其水。
    辛以散其邪也。又商陆兼酸。酸与苦皆能涌泄。至于栝蒌根。非泄水之物。条辩云。苦能彻热。乃蜀漆之使。大都上方。
    用以治下焦水热病最宜。或问大病瘥后。成注既云脾胃气虚。何不竟用补脾之剂。使脾胃气壮。肾水不将有以制约邪余曰然。尚论篇亦云。脾土告困。不能摄水。疑者以为罔顾其虚。而反用牡蛎泽泻散峻攻。殊不知此正因水势未犯身半以上。急驱其水。所全甚大。设用轻剂则阴水必袭入阳界。驱之恐无及矣。愚以言虽如此。使脾土果虚。如仲景五苓散方亦可借用。但方中药宜去桂。加牡蛎海藻。投之甚稳。盖此条系下焦水热证。故不宜加桂也。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大病瘥后。何为而胃上有寒。此必是病热之时。过用凉药所致条辩云唾者。口中液也。寒以饮言。胸中有寒饮。故喜唾也。不了了。言病了而不了。无已时也。与理中丸以温脾胃之气。其不用汤而用丸者。以病瘥之后。不可骤补故也。) 

理中丸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七卷采附于此)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以上各三两)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
    成氏明理论云。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云云。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琥按上成氏注理中丸。乃治脾胃虚寒药也。使脾胃虚而不至于寒。则干姜在所当减。况敢加桂附等药乎。使脾胃寒而不至于虚。则参术又在所当减矣。医者不可不知。又上证言喜唾得。乃吐涎沫也。倘其人恶心欲作呕吐之状。方中宜去甘草。又用干姜。不若多用生姜之为妥矣。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伤寒本是热病。热邪所耗。则精液销烁。元气亏损。故其人必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气虚不能消饮。胸中停蓄。故上逆而欲作吐也。与竹叶石膏汤。以调胃气。散热逆。愚按前条是胃中虚寒证。此条是胃中虚热证。)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甘发散而除热。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余热。甘缓脾而益气。麦门冬人参粳米之甘。以补不足。
    辛者散也。气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气逆。
    琥按上方。乃和解肺胃虚热。兼消停饮之剂。成注云辛甘发散。误矣。至若胃无大热。石膏在所当去胃无停饮。半夏又非所宜。临证制方。不宜执也。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病患脉已解者。
    谓脉不浮。又不沉实。表里之邪为尽除也。烦热也。日暮犹微热者。成注云。日暮为阳明王时。以病热新瘥之人。强与谷食。食谷既多。脾胃气尚虚弱。一时不能消化。故令生烦热也。然其热甚微。止须减损其谷而病自愈。愚按此条。乃不须服药证。故仲景止设一损谷之法。成注云。当小下之。是与前条食复证无别矣。误极误极。)



附昔贤治瘥后病方论变法

发表者: 199人已访问

    孙真人云。病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之也。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猪狗肉也。
    琥按上孙氏云。宜食羊雉兔鹿等肉。夫雉属火而性温有毒。又羊鹿虽补。其性大热。恐病后不宜食也。倘少食羹汁。亦无害。惟兔属金而性凉。为可食耳。
    新瘥后。当静卧。慎勿早起。梳洗。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故督邮顾子献得病已瘥未健诣华敷视脉。敷曰。虽瘥尚虚。未得复。阳气不足。慎勿劳事。余劳尚可。女劳(外台作御内)则死当吐舌数寸其妇闻其夫瘥。从百余里来省之。经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热口噤。舌出数寸而死。(按此段巢氏病源云出之范汪方中也。)病新瘥。
    未满百日。气力未平复。而以房室者。略无不死。有士盖正者。疾愈后。六十日。已能行射猎。以房室。即吐涎而死。
    及热病房室。名为阴阳易之病皆难治。多死。近者。有一士大夫小得伤寒。瘥已十余日。能乘马行来。自谓平复。以房室。即小腹急痛。手足拘挛而死。
    琥按上孙氏云云。皆女劳复也。外台秘要中引作阴阳易病。以致俗医妄谈云。阴阳易之病。有舌出数寸而死者。
    殊不知阴阳易病。犹属可生。女劳复病大率多死。故千金但有治劳复之方。而无女劳复之药也。慎疾君子。其自谨之。
     

(千金)补大病后不足虚劳方  
    (万病虚劳同用)取七岁以下。五岁以上。黄牛新生者。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如人体温。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十日服。
    不绝为佳。
    琥按黄牛属土。其乳色白。又属金。味甘气温。大能补气。养营。润燥除虚热。解劳乏。病后肺脾气虚。大肠枯燥者。大宜服之。
     

又治伤寒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  
    栀子仁(三七枚)石膏(五两)香豉(一升)鼠屎(尖头大者二十枚)上四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琥按上主治云。劳复。或食饮。或动作。夫两者之复。不无少异。盖饮食之复。宜消导。动作之复。宜调补。在仲景既以枳实栀子豉汤两用之。上方之用。即祖仲景之意也。大抵此方专治劳复热渴证。故以石膏鼠粪。二者之甘寒。
    以凉解之。愚以石膏一味太寒重。莫若以知母。或栝蒌根代之。千金又一方。治食大饱不消。劳复脉实者。即上方中去石膏加大黄。此又仲景法云。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是也。愚谓以上等方。治食复。固效。治劳复。尚宜斟酌。
     

又治重病新瘥早起劳及饮食多致发欲死方  
    烧鳖甲末饮服方寸匕琥按上方。乃治少阴厥阴劳复。寒热间作之证。
     

又麦门冬汤  
    治劳复气欲绝。起死人方。
    麦门冬(去心一两)甘草(二两)京枣(二十枚)竹叶(切一升)上四味。咀。以水七升。煮粳米一升。令熟。去米。内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不能服者。绵滴汤。内口中。
    用之有效。(据原方中。麦冬止一两。太少。可增至三两。)琥按上方。乃治肺脾劳乏之剂。即仲景竹叶石膏汤之变也。王海藏治劳复。亦用此方。去京枣复云。加人参大妙。
     

又治伤寒瘥后一年心下停水不能食者方  
    生地黄(一斤)白术(一斤)好面(二斤)上三味。合捣。令相得。曝干。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二匕。
    琥按上主治云。心下停水。当是脾气虚热而不和也。故上方用生地以凉之。白术以补之。好面以和之。
    或问心下停水。而反用地黄。得毋泥膈邪。余答云。生地之性宣通。不比熟地之泥膈。况助以白术好面。则中焦之湿热清。而土气得益。水自不停。食自能下矣。仲景法。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其药甚厉。
    此云。心下停水。而其药又甚平。可见先圣后贤。其因证制方。各臻其妙。岂粗工所能仿佛乎哉。
    又曰。妇人温病虽瘥。若未平复。血脉未和。尚有热毒。而与之交接。得病者。名为阴易之病。其人身体重。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眵。(一作膜。)四肢(一云膝胫)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皆即死。其亦有不即死者。
    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虚。骨髓竭。便嘘嘘吸吸。气力转少着床不能动摇。
    起止仰人。或引岁月。方死。医者。张苗。说有婢得瘥后。数日。有六人奸之皆死。
     

治交接后阴卵肿缩腹中绞痛便欲死方  
    取所交接妇人衣服。以覆男子。立愈。又一方取女人手足爪二十枚。女人中衣带(中衣。里衣也。外台方作衣中裳。)一尺。烧以酒。若米饮汁服之。
    琥按上二方。即仲景烧散之遗意也。男病取女。女病取男。如法服之。
    深师疗妇人得温病虽瘥。平复未满一百日。不可与交合。交合为阴易之病。病必拘急手足拳皆死。丈夫病以易妇人。
    名为阳易。速当疗之。可瘥满四日不可疗也。宜令服此药方。
    干姜(四两)上一味。捣末。汤和。一顿服。温覆汗出。得解止。手足伸遂愈。
    琥按仲景云。阴阳易。乃伤寒病瘥后之证。至深师与孙真人。皆指为温病瘥后之证。何也。此犹之太阳病中风伤寒。其初虽异而其传变则一也。温病后。是感得温热之余气。而反用干姜一味者。何也。此必是男女因交接之时。走脱阳气。令不病者。反得病。故用干姜之辛热。使顿服之也。病候多端。制方不一。今姑存之。以备采择。
     

又疗劳复大青汤方  
    大青(四两)甘草(二两炙)阿胶(二两炒)香豉(二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五六欲尽。复作常使有汤。渴便饮。无毒除热止吐下。伤寒一二日。上至十数日。困笃发汗热不解。吐下后。热不除。止下痢甚良。先煮大青甘草。取四升。去滓。内胶豉。胶消尽。便漉去。勿令豉坏。当预渍胶令释也。
    琥按上方。乃治肺胃烦热之剂。盖劳则气耗。而生烦热故也。今方家惟大青一味不见用。纲目云。其茎叶深青。
    其性大寒其味苦甘。乃草药中之无毒者。医人不可以不知也。
    又疗伤寒瘥后。
 
劳复葵子汤方  
    葵子(二升)粱米(一升)上二味。合煮作薄粥。饮之。多多为佳。取汗立瘥。
    琥按上方。乃滑利肠胃兼和中气之剂。盖用葵子之甘寒以利窍。粱米之甘凉以养胃也。
     

范汪鼠粪汤  
    疗伤寒病后男子阴易方。
    薤(一大把。肘后方作蓝。即板蓝根也。叶可作靛。今处处种之。)鼠粪(十四枚。音加。雄鼠也。其粪两头尖者是。)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尽饮之温卧。汗出便愈。亦理劳复。
    琥按薤味辛温。蓝味苦寒。亦各因其证而用之。(又疗交接劳复卵肿。腹中绞痛。便绝死。竹皮汤方此方又疗伤寒病瘥。语言书疏。坐起行步劳复者。) 

刮青竹皮  
    (一升)上一味。以水三升。煮五六沸。绞去滓。顿服。立愈。
    琥按上主疗云。交接劳复。乃女劳复。而非阴阳易也。劳复之证。有阴虚生内热者。此方可选而用之。
    又疗阴阳易。
     

栝蒌汤方  
    栝蒌根(二两)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先以青淡竹沥一升。合水二升。煮好银二两。减半。去银。先与病患饮之讫。须臾。乃服汤。小便利即瘥。栝蒌汤。银汁。须冷服。
    琥按栝蒌汤苦寒清中。银汁甘寒坠下。病患热毒上攻。神气浮越者宜用之。
    庞安时云。病新瘥后。气血津液虚耗。慎勿为诸劳动事。凡言语思虑劳神。梳浴澡(音诲洗面也。)劳力。劳则生热。而复病如初也。又新瘥后精髓枯燥。切不可为房事。犯房事劳复必死。故督邮顾子献。病瘥后。华敷嘱之。慎勿房事。余劳尚可。女劳即死。此是女劳复。非阴阳易也。又素问曰病热而有所遗者。是新瘥后肠胃尚弱。若多食。则难消化。而复病如初也。此是食复新瘥。强人足两月虚弱人足百日则无复病矣。
    (总论)疗天行劳复头痛四肢疼。
     

葱豉汤方  
    葱白豉(各半升)水二升半。煎葱烂。去滓。入雄鼠矢三七枚。末之。和匀。分再服。未瘥。更作。
    又疗天行劳复作热。旦至晚则腰背痛。头项强重葛根姜豉汤。
     

葛根姜豉汤  
    芍药生姜(各一两半)豉葱白(各一合半)葛根(二两)咀。水三升。煎二升。下豉。煎一升半。去滓。温饮一盏。
    又疗天行瘥后。劳复发热。呕吐食不下。芦根汤。
     

芦根汤  
    芦根(半升)生姜(二两)橘皮枇杷叶(各一两)以水三升。煮一升半。去滓。温饮一盏。心烦躁。加石膏二两。加水一升。煮二升。
    琥按上三方。皆云。疗天行病。其因自巢氏病源始。病源就仲景之论。而曰伤寒。曰时气。曰热病。曰温病伤寒者。触冒冬时之寒。乃正气病也。时气者。四时反寒反热之气也。热病者。病重于温。经云五脏皆有也。温病者。冬伤于寒。至春所变也。四种病。皆分一日二日。至八九日。及传变之候。并与伤寒同也。四者之中。惟时气一候。病无长少。率多相似。故外台方。以天行名之。今庞氏作总病论。列之伤寒证中。愚意云。此即四时伤寒病也。上三方皆治阳明劳复之药。独葛根姜豉汤云。疗腰背痛。头项强重。当是太阳经病。传写时。得毋误邪。姑并采之。以备参考。
    又疗病未平复。后劳动。致热气攻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宜栝蒌竹茹汤。
     

栝蒌竹茹汤  
    琥按此即是前范汪竹皮汤。又栝蒌根汤。二方合用之复方也。但所治略殊耳。
    又疗男子房劳成复者。宜鼠矢薤根汤兼治阴阳易神验。
     

鼠矢薤根汤  
    琥按此方。即前范汪鼠粪汤也。治疗亦同。
    又云男子房劳复发热口噤。临死。舌出数寸。又始得病百节痛。如被杖。浑身沉重。恍惚失措、脉促而绝。不可治。
    或有吐涎不止。或有谵妄烦乱者皆不可治。
    又疗妇人病。未平复因夫所动。少腹篡中。(音算。篡内深处为下极。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也。)急痛腰胯四肢。不任举动。无热证者。
     

附子黄汤  
    白术当归桂枝附子甘草芍药人参(各半两)黄(三分)生姜(一两半)咀。水四升。煮至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盏。食久再服。温覆取小汗。
    琥按上庞氏所云。则是妇人亦有房劳而病复者。此补千金方之未备。上方太温热。犹之深师用干姜一味。治阴阳易病。在投之得其宜耳。
    又云阴阳易病者。阴阳相感动。其毒瓦斯着人。如换易也。然女犯男。得病鲜有死者。男犯女。得病救稍缓。则十无一人得生者。又若女犯男。男自发劳复。则女不病男犯女。女自发劳复。则男亦得病。但略轻。富贵之家。虽知其事。
    后生轻于自恣。犯之多致不救。田野之家。蒙蒙昧昧。只知伤寒能杀人。因此病死者。又十有三四。皆不知其所犯之由。
    深可伤也。宜服手足甲。灰散。可灸毛际横骨上。中央。曲骨一穴。百壮。若阴卵缩。未下。灸大敦二穴。(在足大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小炷七壮。(手足甲。灰散。已见前。) 

又疗伤寒口干喜唾方  
    大枣(四十枚煮去皮核)乌梅(肥者十个去核为末)上以枣肉和为丸。含化自然汁。
    琥按仲景云。大病瘥后。喜唾。宜理中丸。以胃上有寒也。上主疗云。口干。则非胃寒。乃胃家虚。而津液败矣。
    故用大枣之甘温以补之。乌梅之酸平以敛之。
    朱奉议云。伤寒病新瘥。阴阳气未和。因合房室。则令人阴肿。入腹绞痛。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名为阴阳易也。(云云)宜烧散。(即仲景原方)鼠粪汤(已见前。但范汪方用薤。此用韭根尤妙。)竹皮汤。干姜汤。(并见前)青竹茹汤。(内有栝蒌根。即前栝蒌竹茹汤也。)当归白术汤。(见下)可选用之。
     

(活人)当归白术汤  
    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举动无力热发方。
    白术(一分)当归(一两)桂枝(去皮)甘草(炙)芍药附子(生去皮破半片)人参黄(各一分)生姜(半两)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盏。食顷。再服一盏。温覆微汗。便瘥。
    琥按上主疗云。妇人病未平复。当是劳复之证。其名阴易者误也。上方乃温甘辛热。大补气血之剂。又阳虚畏寒者。宜用。阴虚发热者。审用之。
    刘河间云。汗下后。劳复。柴胡饮子。(见前第七卷少阳篇中)饮酒复剧。黄连解毒汤。(见前第十卷厥阴篇中)或双解散。加黄连。(见前第五卷太阳篇中)在里者。三乙承气汤(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在表者。益元散。(即天水散亦见前太阳篇中)或双解散。半表半里。大小柴胡汤。(即仲景原方)凉膈散。(亦见前阳明篇中)解毒汤。随证用之。食复。三乙承气汤。
    琥按上刘氏用药。各有所宜。有如少阳劳复。宜小柴胡汤。食复。宜大柴胡汤。虚而食复者。宜柴胡饮子。饮酒复。三焦皆热者。宜黄连解毒汤。阳明食复。大热大实者。宜凉膈散。三乙承气汤。劳复。阳明气分大热者。宜益元散至若双解散。药味杂乱。徒伤元气。非瘥后复病。所宜用也。
    王海藏治一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王诊之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
    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营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其劳。庶几得愈。授以补脾汤。佐以小柴胡汤而解。云云。
    (全文已见前第一卷手经篇中。上论出名医类案准绳云。学士许叔微记不知何考)  
补脾汤  
    治伤寒得汗。瘥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及寻常血气不和者。
    人参白术甘草橘皮(去白)青皮(去瓤)干姜(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数沸。热服。入盐点。亦得。
    琥按上方。乃温补中气之剂。其用青皮者。泻木。所以扶土。木为土之贼也。
    海藏又云。大抵劳者。动也。动非一种。有内外血气之异焉。若劳乎气。无力与精神者。法宜微举之。若劳乎血与筋骨者。以四物之类补之。若劳在脾。内为中州。调中可已。此为有形病也。但见外证。则谓之复病。非为劳也。如再感风寒是已。
    琥按上论云云。以病后内伤为劳。外感为复。此发仲景未发之旨。又其治有形病。以四物汤之类。其治无形病。
    有微举法。又调中之法。未及论方。愚意云。大约是东垣补中益气之类耳。方不尽录。全在医者。以意取之。
    云岐子云。大病瘥后。真气未全。强行房事。劳损督任二经。故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急痛。拘急。热气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目中生花。胫拘急。两足脉督任四经病。可易取男子妇人。烧之服。名烧散。
    琥按上论。当是男女劳复证。亦取烧散者。乃相假而合治之法也。
    琥又按阴阳易病。仲景不言何经。兹云督任受伤。阴阳脉。四经合病。可谓畅发病情。又易老用烧散。分寒热而治。病在三阴。煎附子四逆等汤调下。如有热者。以鼠屎竹茹汤之类送下。可见古方。亦不可执也。
    张兼善云。假如妇人病。新瘥。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因感外邪而卒病。实非余邪相染。医见病速。谓之阴易于法。
    何以别乎。夫易病者。有上条所见之证存焉。其与外所感。岂相侔哉。设若风寒外伤当有表证。安有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者。乎。或又云假如男子病新瘥。未平复。强合阴阳而自病。仍小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证同易病。求其理。何故不染易他人。而自复。未审其证治。可同何法也。病虽自复理与易同。亦用烧散。以诱安其正气。夫易病之为合阴阳。
    感动余邪。而其人正气本虚。故能染着。不然。安得受其邪哉。今病自复。缘正气尚虚。而余邪因动。悉非外感。故与易同。亦用烧散。以安正气。正气安。余邪自平矣。
    琥按上张氏论。反复圆活。可谓发仲景之未发。要之既病易。复挟外感者。未必无之。此亦不可执也。
    琥又按仲景止言阴阳易。而千金复增女劳复证。昔贤相传。阴阳易犹可生。若女劳复。必死者何也。愚以复病。由病后正气大虚。余邪不能传易于人。因而自病。则多死。以其人不堪再病。故也。易病由病患正气稍复。不病之人。正气反虚余邪遂至传易因而忽病。然犹可生。以其人病尚初发也。倘两人正气皆不虚。虽合阴阳。复者不复。易者。亦不易矣。两人正气皆虚强合阴阳复者。自复。易者。自易。有同时而病者矣。巢氏病源云。易者。阴阳相感动。其毒度着如人之换易也。若二男二女并不相易。愚又以二女。或不能易。若二男。亦有强相合者。焉知其不易也。古人着书。言不尽意全在后学。以意会之。
    琥又按烧散一方。海藏云。若果得阴脉。各随三阴经。用四逆等汤调送下。此热因寒用也。吴仁斋以竹皮汤合主之。此寒因热用也。娄全善煎人参汤调服。此虚者补之也。信哉。用药炎不可执也。
    医林云离经脉见。多主死。太过曰至。一呼三至曰至。不及曰损。一呼一至曰损二脉。惟阴阳易病有之。
    琥按脉一呼三至由可不死。余脉皆死。
    (琥)总按伤寒阴阳易并瘥后病。仲景止引其端至诸家方论。各有变通。是皆彼此祖述。互相发明者也。至于瘥后病。愚曾细阅病源千金外台等书证。非一候治亦多方。兹不能尽采附焉



附昔贤刺风池风府期门等穴泻热病法

发表者: 237人已访问

    资生经云风池治伤寒头痛。又主烦满汗不出又主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头疼。
    琥按上主疗云云。此必是太阳头痛也。仲景云。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两风池。又主温病汗不出。愚以春气多温。此即是春时伤寒也。又主目眩苦头疼。此必是太少合病。以足太阳之脉。起目内。少阳之脉。起目锐故也。
    千金方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灸法。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涩涩。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一二日。但烈火灸两风池。又肝俞百壮。
    琥按上灸法。大误之极。彼孙氏岂以涩。涩守火为真寒证邪。夫曰头痛。面目如饮酒状。其为热病无疑矣。热病用灸法。是以火济火。此与仲景法。大相背谬而千金录之。其害多矣。
    类经云风府主伤风头痛。项急。不得回顾。目眩。反视。一云。主泻胸中之热。又云。阳明二日寻风府。
    琥按上主疗云。伤风头痛。当即是仲景云。太阳中风证也。太阳者。经名巨阳。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云。治项急等证。又云。主泻胸中之热。胸中者。胃之部分。故云阳明二日。寻风府也。仲景但云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反烦不解。刺风池风府。今则兼主阳明。以泻胸中之热。谓非发仲景未发之旨邪。
    资生经云。期门治妇人伤寒。过经不解。当针期门使经不传。
    琥按仲景法。刺期门。但治妇人热入血室。兹则兼治妇人伤寒。过经不解。此为善用仲景之法者矣。
    许学士治一妇人患伤寒。热入血室。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治之数日。遂成血结胸。许公曰。小柴胡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刺期门穴。予不能针请善针者针之。如言而愈。或问热入血室。何为而成结胸也。许曰。邪气传入经络。
    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入于血室。血为邪所迫。上入肝经。肝受邪。则谵语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矣。妇人平居血养肝。犹水养木。方未受孕。则下行之为月水。既孕则中蓄之以养胎。及已产。则上壅之以为乳。皆血也。今邪逐血并归于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药可及。故当刺期门也。
    琥按上许氏云云。实发仲景未发之义。仲景论妇人热入血室证。但云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此则直云。聚于膻中。
    结于乳下。以手触之则痛。遂成血结胸。学人试为思之。此与仲景用大小陷胸汤之结胸。其状何别。余曾细审其证。仲景云。结胸者。乃邪热乘虚而入于府。故以手按之。其痛在胃脘之中。许氏云血结胸。乃邪热乘虚而入于经脉。其痛止在两乳之下。是以别也。且仲景言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第二条证云。其血必结。此是血尚未结也。法当用小柴胡主之。
    今者许氏所云即仲景言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第一条证。为血既结。故云小柴胡已迟。当刺期门。此非深探仲景论中之理。其孰能知之。
    资生经云。大椎。主伤寒热盛烦呕类经一云。能泻胸中之热。
    琥按仲景云。刺大椎。治头项强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此则云。热盛烦呕。又能泻胸中之热。大都是太阳邪热未尽。欲传阳明。故胸中热作烦呕。刺大椎者。谓能泄太阳之邪热。使不传阳明。病可自愈故也。
    千金方云。诸烦热时气温病。灸大椎百壮。刺三分泻之。
    (按先灸后刺。是引热气入经络矣。岂不大误。)类经云肺俞。肝俞。俱主泻五脏之热。
    琥按经云刺中肺。三日死。中肝。五日死。二穴宁勿刺之。若虚寒病。用灸法。则甚稳。


    仲景云。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正文已见前第二卷伤寒论例中。成注云。五十九刺者。以泻诸经之温热。针经云。热病。取之诸阳五十九穴。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而补其不足。所谓五十九刺。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五指间各一。凡八。足亦如是头入发际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以上云云。见灵枢热病第二十三。又内经曰。热俞五十九。头上五行。行五者。以泻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冲。
    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旁五。
    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者。皆热之左右也。以上云云。见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琥按仲景云五十九穴。而成注两引内经。其穴各有不同。使用针家。何所适从。盖尝考之甲乙经云。按上灵枢素问二经之言。虽有不同。皆刺热之要穴也。资生经但云。温病。可针刺五十九穴。而不明言其处。以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而不传故也。马玄台注灵枢。特辩成氏注伤寒两入之误。且云。水热论中五十九穴。与灵枢刺热病五十九穴不同者。
    以彼则刺水病。此则刺热病。病有不同。穴因以异。既治伤寒。当从灵枢。不宜入。以治水之穴矣。或问水热穴论。水俞凡五十七穴。前半篇已详言之。末后言热病五十九俞。乃治伤寒之法也。何为而独不从之乎。余答云。末后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乃人病风水。水寒之气郁于内。则变而为热。故刺五十九俞。以泻表里脏腑之热。其理譬之人伤于寒。寒盛则生热。非直云。伤寒病也。马氏所言。实为不易之论。余因就灵枢中文。辩注其穴于后。
    灵枢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手太阳少泽穴。在手小指外侧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可刺入一分。手阳明商阳穴。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可刺入一分。留一呼。手少阳关冲穴。在手小指次指之端。
    去爪甲角如韭叶。可刺入一分。手太阴少商穴。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手少阴少冲穴。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可刺入一分。手厥阴中冲穴。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可刺入一分。
    计六井穴。左右手共十二。者。刺疮也。有刺必有瘢。故即以为数。)五指间各一。凡八。(手太阳后溪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可刺入一分。手阳明三间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内侧陷中。可刺入三分。留三呼。手少阳中渚穴。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可刺入二分。手少阴少府穴。
    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中。可刺入二分。手之六经。厥阴本节后无穴。太阴本节后有鱼际穴。其脉实散腕中。而不在指间。
    计四经左右。共八也。)足亦如是。(足太阳束骨穴。在足小指本节后陷中。可刺入三分。足阳明陷谷穴。在足大指次指之间。本节后陷中。
    可刺入三分。留七呼。足少阳临泣穴。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可刺入二分。足太阴大都穴。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
    可刺入三分。足之六经。少阴脉不行于指。厥阴本节后上二寸。有太冲脉。而其穴亦不在指间。计四经左右。亦八也。)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头入发一寸旁。即督脉上星穴之次。其旁之穴。分而为三。则足太阳之五处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可刺三分。留七呼。承光穴。在五处后一寸五分。可刺入三分。通天穴。在承光后一寸三分。可刺入三分。留七呼。左右各三穴。故凡六。此偃伏头部。第二行穴也。穴皆由前发际。上而至后。)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更入发者。自上星之次向后也。三寸边五者。去中行三寸许。两边各五也。即足少阳之临泣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可刺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目窗穴。在临泣后一寸。可刺入三分。正营穴。在目窗后一寸。可刺入三分。
    承灵穴。在正营后一寸五分。可刺入三分。一云禁针。脑空穴。在承灵后一寸。五分。挟玉枕骨下陷中。可刺四分。得气。即泻。左右共凡十。乃偃伏头部第三行穴也。)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耳前者听会穴也。在耳前陷中。开口有空。可刺入七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乃侧面部穴也。耳后者。完骨穴也。在耳后入发际四分。可刺三分。留七呼。乃侧头部穴也。俱属足少阳经。左右各一。凡四穴。口下者。任脉之承浆穴也。在唇下宛宛中。可刺入三分。得气即泻。在面部中行。止一穴。项中者。督脉之哑门也。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可刺入二分。不可深。
    在偃伏头部中行。止一穴。共凡六。)巅上一。(百会穴也。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脉足太阳交会于巅上。手足少阳。足厥阴。俱会于此。可刺入二分。得气即泻。)囟会一。(囟会督脉穴名。在上星后一寸。陷中。
    可容豆。可刺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发际一。(前发际谓神庭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发高者。发际是穴。发低者。
    加二三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铜人等书皆云。禁不可针。针即发狂。甲乙经云。令人癫疾。目失精。马氏灵枢注引之。欲足五十九穴之数。误矣。后发际谓风府穴。已见前。以上四穴。俱在偃伏头部中行。)廉泉一。(廉泉任脉穴名。在颔下。结喉上中央。舌本下。仰而取之。阴维任脉之会。可刺三分。得气即泻。乃正面部中行穴也。)风池二(穴与刺法已见前)天柱二。(天柱。足太阳经穴名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可刺五分。得气即泻。乃偃伏头部第二行穴也。)(琥)按上五十九穴。皆可刺。惟前发际神庭一穴。禁不可刺。则是可刺之穴。实止五十八矣。或云发际止一穴。
    而廉泉有二穴。当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脉。为足少阴之会。斯言出类经图翼。姑订入之。以备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